司机不买账!体型过大+口碑差,美国汽车日本遇冷根源?

当浦田秀次郎琢磨在日本买辆新车时他的手机响了。 当地丰田经销商主动来电询问需求一小时后直接开着两辆试驾车停在他家门口。 成交后经销商还包办了保险和定期上门取车保养的服务。 "日本客户早已习惯了这种服务美国经销商不这么做。 "这位东京早稻田大学教授的经历撕开了美国汽车在日本市场溃败的真相。

2024年美国汽车在日本的销量仅有1.6万辆市场份额萎缩至0.4%。 这个数字不到德国车的十分之一同年梅赛德斯-奔驰卖出53,195辆宝马卖出35,240辆连MINI这样的个性品牌都有17,165辆的销量。 曾经辉煌的底特律三巨头彻底边缘化:福特退出日本市场多年雪佛兰年销587台凯迪拉克仅449台。

司机不买账!体型过大+口碑差,美国汽车日本遇冷根源?-有驾

特朗普近期宣称通过贸易协议撬开日本市场时东京湾宝马展厅里正举办儿童遥控车比赛。 这个占地2.7万平方米的旗舰店设有咖啡吧、配件展厅和专属交车区店员化身"产品天才"细致讲解。 宝马集团日本CEO克朗斯纳布尔直言:"在日本一切都围绕着殷勤的服务。 "为此他们砸下5.8亿欧元翻新经销网络。 而通用汽车在全日本仅剩28家经销商去年仅卖出约1000辆车。

司机不买账!体型过大+口碑差,美国汽车日本遇冷根源?-有驾

美国车企常抱怨日本独特的车检制度和右舵标准阻碍销售现实打脸更痛。 福特野马EcoBoost在美国卖3.4万美元(约24.6万元)在日本却标价680万日元(约33.2万元)贵出30%。 日元贬值、运输成本和销量不足导致的规模效益缺失让价格劣势雪上加霜。 当日本消费者为省油精打细算时美国车却因大排量发动机被排除在环保减税政策外。

司机不买账!体型过大+口碑差,美国汽车日本遇冷根源?-有驾

尺寸成为另一道硬伤。 东京驾校教练松山隆久看着凯迪拉克直摇头:"燃油效率差还容易坏。 "这种印象被《消费者报告》2025年可靠性排名印证:垫底的吉普、GMC、凯迪拉克全是美国品牌前四名则被斯巴鲁、雷克萨斯等日系车包揽。 当福特F-150皮卡(长6米高2米)挤进狭窄街巷时日本销量前五的车型中四款是轻型车包括丰田Sienta、本田Freed这些灵活穿梭的"盒子车"。

司机不买账!体型过大+口碑差,美国汽车日本遇冷根源?-有驾

首相石破茂近期点破要害:"美国车左舵设计、车身大油耗高不符合日本道路。 "丰田高管更具体指出日本街道狭窄且行人事故多车辆需强化行人保护装置还得标配自动刹车系统应对老龄化司机误踩油门问题。 而美国制造商对此视若无睹十二年来未推出右舵车型直到2025年3月才由凯迪拉克Lyriq电动车打破僵局这款售价1100万日元(约53.76万元)的豪华电动车比日本主流车型贵出三倍。

司机不买账!体型过大+口碑差,美国汽车日本遇冷根源?-有驾

经销商网络的短板直接掐灭消费意愿。 大桥秀雄坚持买丰田的理由很实在:朋友买的欧洲车换零件要等几周而他和丰田经销商相识十年"有专人长期照顾我家的车"。 当奔驰宝马广告占领电视和社交媒体时美国车几乎隐身。 日本汽车进口协会数据显示过去十年美国车销量下降15%同期德系车增长超25%。

司机不买账!体型过大+口碑差,美国汽车日本遇冷根源?-有驾

特朗普威胁对日本车加征35%关税的枪口下日本汽车对美出口额在2024年5月冲到1.31万亿日元同比增长13.6%。 日本车企去年在美卖出588万辆汽车丰田独占233万辆。 当白宫指责贸易壁垒时东京的回应直指核心:日本自1978年就取消进口车关税美国车遇冷纯粹是"消费者用钱包投票"。

司机不买账!体型过大+口碑差,美国汽车日本遇冷根源?-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