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这届上海车展,简直是车圈的“诸神之战”,各家车厂都憋着一股劲儿,恨不得把压箱底的绝活儿都抖搂出来。要说今年最耐人寻味的,莫过于上汽大众这波“广结善缘”,一口气签了十家“盟友”。
明面上看,这是上汽大众押宝新能源,力求转型的信号。可细细咂摸,一个老牌合资车企,突然这么热衷于“攀亲戚”,这背后的小九九,恐怕没那么简单。
瞧瞧这十位“金主爸爸”:宁德时代,电池界的泰斗;高通,车机芯片的执牛耳者;还有像Momenta、速腾聚创,智能驾驶领域的新贵。上汽大众把这些腕儿都揽入怀中,究竟图个啥?
有人说,这是“珠联璧合”,取长补短,共克新能源时代的难关。这话听着滴水不漏,可总觉得少了点味道。要知道,往日的合资车企,那可是高屋建瓴,把持着核心技术,零配件供应商都得仰人鼻息。如今,风向变幻,合资品牌也得纡尊降贵,主动投身本土产业链的洪流。
华夏市场,向来是大众的“摇钱树”,销量份额一度问鼎全球的四成之上。可近些年,自主品牌的新能源车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鲸吞蚕食了不少领地。大众坐不住了,赶紧祭出“在中国,为中国”的旗帜,扬言要在2030年推出三十款纯电座驾。
然而,光有货还不够啊!中国消费者的口味,那可是出了名的挑剔,他们中意什么,厌恶什么,心里明镜儿似的。上汽大众这次请来的“外援”,都是在华夏市场混得风生水起的,他们更懂中国用户的痒点和痛点。说白了,上汽大众是想倚仗这些地头蛇,让自家产品更“接地气”,更契合华夏市场的脉搏。
这事儿也颇具玩味,过去我们总觉得合资车企是“舶来品”,它们的产品都是“全球一盘棋”,鲜少顾及华夏市场的特殊性。现在,它们也开始效仿“量体裁衣”,这预示着什么?预示着华夏市场的重要性愈发凸显,也预示着中国汽车产业链的实力日渐壮大。
当然,单凭“八拜之交”还不够,还得有过硬的看家本领。这届上海车展,上汽大众还特设了技术品质区、工艺品质区和服务品质区,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它们四十年德系基因的积淀。EA888引擎、EA211增程器、电池包的338道严苛测试……这些细节,都在昭示着“大厂出品”的底气和实力。
或许有人会觉得,传统车企转型步履蹒跚,好似“老牛拉破车”。但反过来想,造车这行当,还真不能急功近利。安全、品控,这些都需假以时日。正如酿酒一般,越是陈年老酿,方能韵味悠长。
除了产品本身,服务亦是重中之重。当下,消费者与车企之间的关系,早已跳脱出单纯的买卖范畴,而是更加注重互动与体验。上汽大众也玩起了“互联网+”,搞起了“扫码溯源验真”,力求让消费者对产品的质量和服务更加高枕无忧。
归根结底,上汽大众此番在上海车展上的举动,绝非仅是签署几纸战略合作协议,更是一种姿态的嬗变。它在向世人宣告,它不再是那个高不可攀的合资品牌,它甘愿俯首帖耳,融入华夏市场,与本土企业并肩携手,迎接新能源时代的洗礼。
但此举能否助其重返王座,犹未可知。毕竟,华夏汽车市场的角逐,委实太过白热化,自主品牌也在不断攻城略地。上汽大众能否在这场“反攻”中突出重围,仍要看其后续的产品和服务能否真正俘获华夏消费者的芳心。
或许,数年之后,当我们再次回眸审视这届上海车展,会幡然醒悟,它不仅仅是一场车展,更是一场汽车产业格局重塑的“发轫之战”。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