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成铁路扩能改造:川陕交通动脉迎来新生

近日,成都传来一个让无数人彻夜难眠的好消息——宝成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即将加快开工!这一消息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川陕两地乃至全国交通领域激起层层涟漪,引发广泛关注。

宝成铁路扩能改造:川陕交通动脉迎来新生-有驾

宝成铁路,这条承载着厚重历史与无数回忆的交通大动脉,始建于1952年7月,历时四年,于1956年7月建成通车,并在1958年1月1日正式运营,1975年7月1日全线完成电气化改造,成为中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 。它北起陕西省宝鸡市,向南穿越秦岭,抵达四川省成都市,全长668.198公里,宛如一条钢铁巨龙,横卧在崇山峻岭之间,首次打通了西北与西南地区的铁路通道,极大地改变了“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交通困境,对加强川陕两地经济交流、文化融合,推动区域发展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然而,历经岁月的洗礼与风雨的侵蚀,宝成铁路如今面临着诸多挑战。受限于建设时期的技术条件,其最小弯道半径仅300米,坡度接近30‰ ,线路标准较低。加上沿线地质条件复杂,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区域占全线40%,每遇暴雨等极端天气,塌方事故时有发生,严重影响铁路的正常运营与安全。与此同时,随着西成高铁的开通,宝成铁路的客运功能被大量分流,但货运压力却与日俱增,使得这条运行了六十多年的“老铁路”愈发不堪重负。

此次宝成铁路扩能改造意义深远,它不仅是对这条历史铁路的一次“焕新”,更是川陕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从经济层面来看,宝成铁路是北煤南运的重要通道,扩能改造后将大幅提升货运能力,满足日益增长的能源运输需求,有力促进沿线地区工业发展,带动区域经济腾飞;在交通格局优化上,将进一步强化川陕之间的交通联系,完善西部铁路网布局,增强区域交通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对于旅游发展而言,便捷的交通将吸引更多游客前往川陕两地,领略秦岭的壮丽风光、四川的天府美景,推动沿线旅游资源开发,带动旅游经济繁荣。

目前,宝成铁路扩能改造的前期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2025年5月22日,国铁集团正式启动宝成铁路扩能改造勘察设计工作 ,相关招标公告的发布标志着项目迈出了关键一步。按照初步研究方案,北段扩能改造后将改建为双线电气化铁路,设计时速160公里 ,这意味着未来动车组有望驶入秦岭,大幅提升运行效率与旅客出行体验。

当然,改造工程也面临着诸多难题。在秦岭段,6公里直线距离竟需拔高680米,工程师们曾修建出三层叠绕的“观音山展线”,如今要在悬崖峭壁间扩建双线,难度堪比在心脏上做微创手术;既有线旁新建双线,空间极为有限,如同在螺蛳壳里做道场;而老线路已被列入工业遗产名录,如何在改造过程中妥善保护文物,避免对历史遗迹造成破坏,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但这些困难并没有阻挡建设者们前进的步伐。目前,宝成铁路阳平关到宝鸡段扩能改造勘测已经完成 ,项目已进入初测及可行性研究阶段,实验检测工作也在有序开展,有望在明年底前正式开工建设 。宝成铁路公交化改造项目也已开展可研等前期工作,力争年底开工,该项目按双线设计,线路起于既有成都站,经金牛、新都、青白江,终至金堂县,设计运行时速120至160公里 ,将极大地方便沿线居民出行。

宝成铁路扩能改造工程的加快开工,是川陕地区发展的重大机遇。它将让这条承载着历史使命的铁路重焕生机,以全新的姿态迎接未来的挑战,为川陕两地的经济发展、文化交流、民生改善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在新时代续写辉煌篇章。让我们共同期待宝成铁路的华丽转身,见证它再次成为连接西北与西南的黄金纽带。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