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个怪事,最近听说宝马全球召回了33.1万辆车,主要是因为启动电机腐蚀那事。这启动电机,据说腐蚀之后可能引发起火。数字看着挺吓人吧,涉及的年份还挺广,2015年到2021年都有。美国那边大概19.5万辆,德国13.6万辆,按我听销售那哥们说,这次主要集中这两地。说到这,我心里有点疑惑:为什么其他地方没卷进来?难不成这零部件供应链或者生产批次就只有这两个市场用得多?(这段先按下不表)
说起启动电机,那玩意儿其实就像汽车的敲门砖,没它发动就没法唤醒引擎。想象你家门铃线路生锈了,电流跑偏,不及时修那就真容易冒烟烧火。这次腐蚀问题,我猜测是供应商出品的镀层没做好,或者当地气候条件加速了锈蚀(这是我没细想过的猜测,体感)。 修理工出来告诉我,换这个件操作不复杂,维修费用估计几百块,具体看车型(样本有限)。
刚才我翻了下笔记,记得2020款3系也在召回名单里,这让人头疼。毕竟那批车刚用没几年,居然出了这毛病,很影响买家的心态。销售同事曾跟我讲:买宝马的人对品质很挑的,这事儿真不好处理。 这种情况让人怀疑,宝马的研发流程是不是哪里出岔子了?或者是零部件供应链还没梳理干净。对比同价位的奔驰C级,这车的启动电机好像没这么多问题,修起来省心不少。
想说,宝马这次召回,再加上2024年刚召回的150万辆刹车故障车,供应商是德国大陆集团,那就更复杂了。大陆集团这家伙倒是挺厉害,零件用得广,但坏了就在关键部位。大家知道刹车问题有多严重,直接关乎安全。相比这些,启动电机的风险虽然没那么立刻,但长远看同样让人心慌。用生活比喻就是,你家门锁有点松动还没坏,跟刹车直接失效还是两回事。
之前我觉得宝马这次召回算是负责任的表现。毕竟主动查出缺陷,处理起来也坦诚不少。后来想想,这么大规模的召回,难道背后不是供应链协调出了大问题?研发应该避免不了这些质量环节才对。再加上大量规划发布新能源车,零件供应链越来越复杂,风险自然攀升。或许跟车企盲目压低成本、外包过度有关吧。你说,厂家真能管好这么长条的供应链吗?
说到质量管理,我忍不住就想起跟修理工的一句话。他说:你们外面看这些大品牌,好像很高端,其实都是复杂零件拼凑,哪个没点问题?我听了挺认同。别说宝马了,要我说,整个行业的零件管理都算是老大难。出了事回头叫供应商闪电补救,自己还得掏腰包。想想买车这事,不就是买个安安心心的家么,这种频繁召回真是让人犯嘀咕。
对了,你们觉得车企为什么对国外召回信息透明度比国内高?这次美德集中了大批召回对象,亚洲市场反倒没动静,是监管不同还是供应链构成差异?还是宝马只是比较佛系?这问题说实话我也没答案。
插个小计算,我心算了一下。假设每辆换启动电机花个800元,33.1万辆一算,宝马就得砸个2.6亿人民币出来。还没算人力和渠道成本。这笔账,普通人买车时可没占便宜。
最后我想说的,开车一天,手里攥着的钥匙,那按钮背后到底藏了多少心机和风险?这事,再不注意,谁敢保证不会出岔子?你有试过觉得车启动时有点怪味儿吗?还是我多心了,毕竟车里面的声音和异味哪个没点?等我想清楚了再说。
你们怎么看这一次宝马召回,还有那些没被说出口的细节藏在哪儿?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