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有车的朋友都遇到过这么个情况:新车刚开没多久,里程表刚跳过五千公里,4S店的电话就准时打来了,那头传来服务顾问热情又关切的声音,提醒您“车该保养了”。
可您一翻购车时附带的那本厚厚的《用户手册》,上面清清楚楚地写着,建议的保养周期是一万公里或者一年。
这时候,一个大大的问号就浮现在脑海里:我到底是该听那个笑脸相迎的服务顾问,还是该信这本由汽车工程师编写的官方指南呢?
这相差了整整一倍的里程,背后到底有什么讲究?
今天,咱们就以一个普通消费者的视角,把这件事里里外外掰扯清楚。
首先,咱们得明白一个商业常识,4S店作为一个企业,它的核心目标是盈利。
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在如今竞争异常激烈的汽车市场,尤其是在我们国家,4S店单靠卖新车,其实利润空间非常有限。
各种优惠、折扣下来,一台十几二十万的车,卖出去可能就赚个几千块钱,毛利率普遍在百分之一点五到百分之八点七之间,有时候为了完成厂家下达的销售任务,甚至可能是平价或者亏本销售。
那么,4S店庞大的场地租金、员工工资从哪里来?
答案就藏在售后服务这块“大蛋糕”里。
汽车的保养和维修,才是4S店真正的利润奶牛。
相关行业数据显示,售后保养业务的毛利率可以轻松达到百分之二十二以上,高的甚至能超过百分之五十。
这是什么概念?
就是说,您花一千块钱做一次保养,其中可能有三四百块甚至更多,都成了4S店的纯利润。
想明白了这一点,4S店为什么热衷于劝您五千公里就去保养,答案也就昭然若揭了。
这其实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增收手段。
把原本一年一次或者一万公里一次的保养,通过各种话术,变成了一年两次。
保养的频率直接翻倍,他们的营业收入和利润自然也就跟着水涨船高。
他们的说辞往往听起来特别有道理,比如“国内路况复杂,红绿灯多,走走停停对发动机磨损大”、“国内的油品质量不如国外,容易产生积碳”、“空气质量不好,对发动机进气系统有影响”等等。
这些话术精准地抓住了大多数车主,尤其是新车主爱惜车辆、担心出问题的心理,巧妙地制造了一种“保养焦虑”,让您觉得,要是不听他的,爱车可能就要提前出问题了。
在这种心理暗示下,很多人就心甘情愿地提前把车开进了维修车间,不仅做了常规保养,还可能被推荐了各种听起来高大上但并非急需的附加项目,比如清洗节气门、清洗喷油嘴、养护三元催化器等等,最终的保养账单自然也就节节攀升。
当然,我们也不能完全说4S店的话都是凭空捏造。
他们提到的“恶劣驾驶条件”,在现实生活中确实普遍存在,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城市里的短途通勤。
很多人每天开车,就是从家到单位,单程可能也就几公里、十几公里,开车时间不过十几二十分钟。
这种驾驶模式,对发动机来说确实算不上友好。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发动机就像一个运动员,在它进入最佳工作状态之前,需要一个充分热身的过程。
汽车冷启动时,为了让发动机尽快达到工作温度,行车电脑会控制喷油嘴喷射比正常工况下更浓的燃油,这时候燃烧是不够充分的,就容易产生我们常说的积碳。
同时,机油在低温下的流动性和润滑效果也远不如达到正常工作温度(通常是90摄氏度左右)时那么好,这就意味着冷启动初期的磨损会相对更大。
更关键的一点是,汽油燃烧会产生水蒸气,在长途行驶中,发动机和排气系统的高温会把这些水蒸气完全蒸发并排出车外。
但在短途行驶中,车还没等彻底热透就熄火了,这些水蒸气来不及排出,就可能凝结成水,混入到发动机底部的机油里。
机油里混了水,就会发生乳化现象,变成乳白色或乳黄色的粘稠液体,这会极大地破坏机油的润滑性能,使其提前失效。
所以,如果您的用车环境确实是以这种频繁启停的短途为主,那么适当缩短保养周期,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
完全死板地按照用户手册上的一万公里标准,可能确实有些勉强。
把保养周期提前到七八千公里,是对车辆负责任的表现。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必须盲目听从“五千公里”这个被商业利益绑架的数字。
那么,作为一个聪明的车主,我们应该如何科学地决定保养时机,既能保护好爱车,又不会花冤枉钱呢?
关键在于看一样东西——机油。
机油是发动机的血液,它的品质直接决定了保养周期的长短。
市面上的机油大体分为三类:矿物油、半合成机油和全合成机油。
您可以把它们简单理解成三个不同档次的“营养品”。
矿物油是基础款,性能一般,耐久性也比较差,用这种油,五千公里一换是比较稳妥的。
半合成机油是升级款,性能和耐久性都更好一些,坚持七八千公里没什么问题。
而全合成机油,则是顶级产品,它在高温下的稳定性、低温下的流动性以及清洁能力都是最出色的,能为发动机提供最全面的保护,使用全合成机油,跑一万公里甚至更长的里程再进行更换,完全在它的能力范围之内。
现在市面上的新车,尤其是带涡轮增压发动机的车型,厂家在出厂时或者在4S店首保时,使用的基本都是半合成或者全合成机油。
您花的是好机油的钱,却只用了五千公里就把它换掉,这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浪费。
因此,了解自己车里用的是什么类型的机油,是打破“五千公里魔咒”的第一步。
此外,保养也并非只有4S店这一个选项。
很多车主担心在质保期内去外面的修理厂保养,会影响车辆的质保。
实际上,根据我国的相关规定,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维修保养单位的权利。
只要您选择的是有正规资质的维修企业,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配件和油液进行保养,并且保留好完整的维修记录和票据,那么即便车辆在质保期内出现问题,厂家也不能以此为由拒绝提供保修服务。
如今,市面上有很多大型的连锁汽车服务机构,它们的技术、设备和管理都越来越规范,价格也比4S店更加透明和实惠,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最后,想让爱车保持良好状态,除了按时保养,养成良好的用车和观察习惯也至关重要。
您可以偶尔打开发动机盖,自己拔出机油尺看一看,观察机油的液位是否在正常范围内,颜色是否过黑,质地是否过于粘稠或者出现乳化现象。
也可以利用现在的智能手机,下载一些车辆管理的应用程序,把每一次的保养时间、里程、项目都记录下来,形成一个清晰的“车辆健康档案”,这样就能做到心中有数。
多和其他车主交流,参与一些车友社群,听听大家的经验分享,这些来自真实用户的信息,往往比任何单一渠道的建议都更加宝贵和客观。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