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也觉得,新能源车风头正劲,但燃油车的存在感依旧很强呢?尤其是最近发布的2025年中国燃油汽车行业用户满意度调查,燃油车满意度居然拿到了81分,和去年持平,还保持着历史最高记录。这说明什么呢?说明燃油车不止是“余温未散”,甚至还有点“硬核韧性”,愣是顶住了市场的大潮流。咱们不妨慢慢聊聊,看看燃油车凭啥还有这股韧性。
先说个有意思的数据,用户抱怨率居然降到了9%。这个数字有意思,四舍五入就不到一成了是不是?这说明燃油车在服务质量上确实抓住用户的心了。而且忠诚度达到了79分,这又是个近十年的最佳记录,这就说明很多人用了一次燃油车之后,还愿意继续买,说白了就是信得过、靠得住。
燃油车的销量也来了个漂亮的反弹,从2025年6月到8月,同比涨幅分别是9.7%、9.5%和13.5%。累计销量已经到了714万辆,直接终结了之前一路跌的态势。我还专门琢磨过,除了汽车厂商推出了一些值得夸的燃油车新产品外,最近的新能源车补能难、续航焦虑或许也给了燃油车一点反攻的机会。那些三五分钟就能加满油,而且上路动辄比拼续航的场景,是不是就显得燃油车无比“得劲”?
说到这里,咱又不得不提燃油车的几个特别实在的优点。续航能力这块不用多说了吧?听朋友吐槽过新能源车的续航问题,不敢开空调,不敢多用电,生怕哪儿突然抛瞄了。不过燃油车简单,几分钟加满油,跑个千八百公里的长途,随便就去了。之前有一段时间新能源车充电桩排队的事上了热搜,当时不少网友就感慨,这要是燃油车,早就跑上高速了,甭说啥,还真是不一样。
另外一个,燃油车的保值率也是优势,这个数据我查了一下,三年保值率能达到55%,而且63%的用户还是第一考虑落地价和保值率。这点在县城市场尤其讲究,各种“实用党”直接把智能抛置脑后,说到底还是常见车型、维修方便,老百姓买得安心,还能确保卖二手不亏太多。日子过得精刮,这样就挺好。
然后就到了安全这一块。燃油车的结构成熟,技术稳定,是有目共睹的,一些应急处理确实能更快一些。举个鲜活的例子,有一次我在省道上开车突然爆胎了,好在车子稳定性够高,顺利靠边停下,才没有酿成大祸。再如果当时刹车系统是虚拟系统,可能风险上升就不止一点半点了。
听到这,可能有朋友已经开始给燃油车鼓掌了,但还有个问题不是有些人说燃油车“没有智能化”嘛,这点其实也未必绝对。现在的燃油车为了追赶技术潮流,智能座舱也好,辅助驾驶也罢,都在加速优化,和新能源车的差距在缩小,甚至在某些细节功能上还小有优势。你像我前两天试驾的一款高端燃油车,智能化体验已经甭提了,语音识别、车载导航,甚至看路况都和大多数新能源车一样优秀。
不过呢,别的不说,市场大盘的趋势依旧摆在这里,得承认的是,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多,消费趋势也在改变。乘联会的数据显示,2025年8月,新能源车零售渗透率已经超过了55.2%,这意味着什么?简单,可以说每两台购车里,一台就是新能源车。尤其是年轻的朋友,对智能和环保的追求更强烈,未来的汽车行业还是“油电并存”的大潮流。
那燃油车就没法跟新能源抢市场了吗?倒也不是,你看咱国家的大石油企业也开始搭配各种综合能源站了,有加油、充电,加氢啥的,一站式解决各种用车需求。我特别佩服一点,就是中国石油在2024年光是充(换)电站就上马了2880座,加氢站也开始建了,光伏站搞了1386座,这速度确实能打。
这场燃油车和新能源车的“对决”,其实没那么剑拔弩张,反倒是慢慢融合成了一种“油电无界”的局面。就像是两条罗锅桥,新能源是新的那一座,燃油车是旧的那一条,谁走哪一条桥,最后的目的地嘛,反正都还在那儿。这事吧,现在也没个绝对答案,你怎么看呢?燃油车与新能源车,你更Pick哪个?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