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理想i6一出来,车圈直接炸锅了。不少刚提了i8的朋友坐不住了,朋友圈里都在喊:“我这不被背刺了?”“差几万,i6空悬还更强,前备箱都有,i8图了个啥?”说实话,我也刷到好几条视频标题写着“理想背刺老车主”,听着都心疼。但冷静下来一想,咱们买车又不是只看一个空悬,多花的这5万块,到底买了啥?值不值? 别急着气得蹦起来,咱今天就掰开揉碎了聊聊。
先说结论:i8不是被比下去,而是定位不一样。 它的目标从来不是“性能控”或者“性价比党”,而是那些家里人多、追求极致舒适、愿意为体验多掏点钱的家庭用户。你拿i6的“性能参数”去打i8的“舒适体验”,这就好比拿运动鞋跟拖鞋比谁更软,压根不是一个赛道。
先看大家最上头的“空悬”。没错,i6的双腔魔毯空悬确实支棱起来了,85mm调节范围,后轴还能单独升降,听着就硬核。反观i8,可调高度65mm,没提后轴单独控制,参数上确实被压一头。可问题是,你日常开车真需要85mm的调节范围吗? 城市通勤、高速巡航,65mm够不够用?说实话,够了。而且i8的空悬调校更偏舒适,过减速带那一下的滤震感,老车主都说“像坐船”,这可是调校功力,不是参数能直接体现的。
再看空间和座椅。i8最大的杀招是什么?六座!第二排单侧零重力座椅+腿托加热,这配置一上,瞬间从“买菜车”升级成“移动会客厅”。你想想,家里老人孩子坐后排,按摩+加热+零重力,长途出行不香吗?而i6主打五座,后排虽大,但没第三排,也没这些高端配置。如果你是三口之家,i6真香;但家里四个以上人,i6直接劝退。
还有那些容易被忽略但超实用的细节:i8有车内220V电源,露营煮个火锅、接个电水壶,方便吧?感应式电动尾门,手里拎着娃和菜,脚一扫就开,省心吧?双层镀银隔音玻璃,关上车窗,车里安静得像图书馆,这舒适性配置,顶呱呱。而i6呢?这些全都没有。多花的钱,有一部分就花在了这些“看不见但用得着”的地方。
续航也得算一笔账。i8用的是97度三元锂电池,CLTC续航比i6的87度磷酸铁锂电池多60公里。别小看这60公里,跑长途时心里踏实多了,服务区不用抢充电桩。再加上i8送2000度电+7kW充电桩,算下来这部分权益就值一两万。i6虽然空悬强,但电池小、没充电权益,这差距,可不是一个前备箱能补上的。
说到前备箱,i6确实赢麻了,多一个储物空间,放个随车充、露营装备,方便。但i8车主会说:“我有三排座,后备箱本来就小,前备箱对我意义不大。”你看,需求不同,关注点自然不一样。
再拿两款车和竞品比比。比如问界M8,六座+零重力座椅+鸿蒙座舱,智能化上头,但空悬没i6那么激进,价格还更高。小鹏X9主打智驾和低风阻,但第三排空间和舒适性被吐槽“应急用”,家庭用户可能觉得不够顶。相比之下,i8在六座舒适性这块,算是把配置堆满了,属于“家庭出行场景”的针对性选手。
而i6呢?更像是理想给“务实派”准备的“性能实用派”。空悬强、前备箱有、价格低,五座家庭买它,性价比直接拉满,走路都带风。 但你要六座、要更长续航、要更多舒适配置,那i8才是那个“上桌第一个动筷”的排面担当。
所以你看,i8多花的5万,买的不是“被背刺”,而是“多场景舒适性”和“家庭出行的体面”。它没输,只是服务的人群不一样。i6的出现,反而让理想的产品线更清晰了:你要性能和性价比,选i6;你要六座和越级舒适,选i8。
这波操作,理想其实挺聪明——用i6的“性价比”吸引眼球,再用i8的“舒适配置”留住高需求用户,产品策略玩得明明白白。之前L7、L8不也是这样?低配反而卖得最好,因为精准戳中了大多数家庭的核心需求。
最后留个问题:这样的产品布局,你会怎么选?是为i6的“真香”买单,还是为i8的“舒适排面”多掏5万?你觉得理想这波操作,是“背刺”还是“精准匹配”? 评论区聊聊,这车,你爱了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