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摩托车圈里不少人的目光都投向了印度市场,原因很简单,本田在那里又发布了一款新车——CB350C特别版。
消息一出,国内许多喜欢复古风格摩托车的朋友们心里就泛起了嘀咕:本田的CB350系列不是已经有好几个版本了吗?
这个新来的“C”又是什么来头?
更重要的是,看着图片上这车的造型和质感都相当不错,为什么这类车型似乎总是在国外市场率先亮相,而国内的消费者却迟迟见不到踪影呢?
今天,我们就以一个普通车友的视角,来好好聊一聊这款车,以及它背后所反映出的一些市场现象。
首先,我们得弄明白这款CB350C特别版到底是一款什么样的车。
按照本田官方的说法,车型名称里的“C”代表的是“Classic”,翻译过来就是“经典”或者“怀旧”的意思。
这个定义其实就已经给这台车定了性,它的核心卖点,就是比普通版本的CB350拥有更纯粹、更浓郁的复古味道。
这种复古感并不是简单地贴个拉花或者换个颜色,而是通过一系列实实在在的硬件改动来营造的。
我们来仔细看看它的细节。
最显眼的变化之一就是油箱,它的两侧增加了复古车上常见的橡胶护垫。
这个设计可不只是为了好看,它在早期的摩托车上是标准配置,一方面可以在停车时保护油箱漆面,另一方面也能在骑行时增加驾驶者膝盖与车身的摩擦力,让夹持更稳固。
其次是前悬挂部分,套上了一对黑色的橡胶防尘套,俗称“风琴套”。
这个小零件对于整车复古气质的提升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它能立刻让人联想到上个世纪那些在泥地里驰骋的经典车型。
坐垫也从之前的一体式改为了前后分离的两件式设计,乘客座位看起来更厚实,造型上更有层次感。
还有就是前后挡泥板,CB350C毫不吝啬地使用了大尺寸的金属材质,并且做了闪亮的电镀处理,这种沉甸甸的金属质感,是现代很多追求轻量化的塑料件所无法比拟的。
最后,再配上一根经过重新设计的、线条更为古典的排气管,整台车的“经典”韵味就非常完整了。
至于这次发布的“特别版”,则是在C版的基础上,为车身增加了一圈精致的金色线条拉花,让整台车在复古之余,又多了几分典雅和高级感。
看完了外观,我们再来看看它的内在。
这台车的心脏是一台排量为348.36cc的风冷四冲程单缸发动机。
在如今这个追求多缸、水冷、高转速的时代,这样一台结构简单的风冷单缸机似乎显得有些“落伍”,但对于复古车来说,这恰恰是它的精髓所在。
这台发动机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长行程设计,它的缸径是70毫米,行程却长达90.5毫米。
用大白话讲,这种设计的发动机不追求极限的马力输出和高转速下的嘶吼,它的强项在于中低转速时能提供充沛的扭矩,让骑行者感受到一下一下、清晰有力的动力脉动,配合着单缸车特有的“突突”声,这正是许多复古玩家所着迷的“机械感”和“节奏感”。
它的最大功率是15.5千瓦,大约21匹马力,这个数据虽然不大,但对于城市通勤、周末郊游这样的使用场景来说是完全足够的。
毕竟,选择这类车的人,更多是享受那种悠然自得的骑行姿态,而不是在马路上和别人比拼加速。
当然,复古并不意味着配置上的落后。
本田在这方面还是考虑得很周到的,比如它配备了滑动式离合器,这个配置能让驾驶者在减速降档时操作更轻松,有效防止后轮因为发动机制动过强而产生跳动甚至抱死,提升了安全性。
同时,它还标配了HSTC牵引力控制系统,在遇到下雨天或者路面有沙石等湿滑情况时,这个系统能及时介入,防止后轮打滑失控,给骑行者多一份保障。
这些现代电控系统的加入,让这台看起来很“老派”的车,实际驾驭起来却非常轻松和安全。
接下来,就是大家最关心的话题——价格。
这也是让国内车友感到“羡慕嫉妒恨”的主要原因。
根据印度市场公布的信息,CB350系列目前共有五个版本,价格从最低的约合人民币1.52万元,到我们今天谈论的这款CB350C特别版,售价为201900印度卢比,按照近期汇率折算下来,大约是1.64万元人民币。
不到两万块钱,就能拥有一台来自国际一线品牌本田的、做工精良、设计纯粹的复古摩托车,这个性价比确实非常诱人。
那么,问题就来了,既然这车这么好,价格也这么有吸引力,为什么本田迟迟不把它引入到中国市场呢?
这背后的原因其实是多方面的,并非“偏心”二字就能简单概括。
首先,任何一款进口车型要进入中国市场,都必须通过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3C认证,这个过程本身就需要投入不菲的时间和金钱成本。
其次,本田在中国市场有着五羊-本田和新大洲-本田两家合资企业,它们都有着各自的产品线和市场布局。
引进一款全新的全球车型,需要仔细评估它是否会与合资伙伴现有的车型产生直接竞争,比如会不会影响到同样是复古风格的CM300等车型的销售,这是一个复杂的商业决策。
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中国摩托车市场本身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今天的中国市场早已不是十年前那个可以任由进口品牌进行“降维打击”的环境了。
就在我们羡慕本田CB350的时候,我们的国产品牌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环顾四周,钱江闪350、QJMOTOR逸550、无极CU525、奔达金吉拉系列等等,一大批优秀的国产复古车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这些国产车在设计上越来越成熟,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在动力上,很多车型都提供了比CB350更大的排量和更强的动力,甚至还有V型双缸等更具吸引力的发动机形式;在配置上,全彩液晶仪表、智能车联系统等也屡见不鲜。
最关键的是,它们在拥有这些优势的同时,价格还极具竞争力,并且遍布全国的销售和售后网络也让消费者买得更放心。
在这样一个竞争白热化的市场里,本田CB350如果真的被引进,它的定价将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难题。
如果定价过高,消费者可能会问,为什么不花差不多的钱去买一台动力更强、配置更高的国产车?
如果定价过低,又会冲击到自家合资公司的产品,同时利润空间也难以保证。
因此,本田在印度市场密集布局CB350系列,更像是一种因地制宜的精准市场策略。
印度市场对这种英伦风格的单缸复古车有着特殊的历史情结和庞大的用户基础,CB350的定位正好切中了他们的需求。
而在中国,消费者的选择更多元,竞争格局也更复杂。
我们看到CB350C时感到羡慕,这很正常,因为它确实是一台设计出色、工艺精湛的好车,代表了国际大厂对复古文化的深厚理解。
但我们更应该为国内市场的繁荣和国产品牌的崛起感到自豪。
正是因为有了强大的本土竞争者,才让国际品牌在进入中国市场时需要更加审慎,也促使整个行业向着更高品质、更高性价比的方向发展。
从这个角度看,虽然我们暂时买不到本田CB350,但我们却拥有了更多、更好的选择。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