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车品牌缺席成都车展,国产品牌站C位,年轻人追技术

说起今年的成都车展,说不上像春晚,但也比隔壁小区的广场舞热闹点儿。别以为天公不作美下点小雨就能浇灭爱车群众的热情,毕竟人家西部国际博览城摆在那里,汽车展不论下雪下沙尘暴,照样得热火朝天地开。第一天明明说是媒体日,结果来了大票市民,个个像捡便宜似的四处张望,左看右看,估计不是想买车,就是想蹭空调和wifi,顺便在朋友圈发条“我在成都车展”的定位,给自己的人生打打补丁。

不过有人失望了,他们想看的保时捷、劳斯莱斯、兰博基尼队伍里愣是没人,大概连零食都没带够。为什么豪车品牌缺席?道理很简单,钱不够。别看你家车标加多一个字母,展位费、布展搭建、宣发加餐饮,没大几百万还真不好意思出门。而且豪车品牌多讲究,柜台要金边的,灯光要梦幻的,工作人员全英文,还得自带微笑弧度。现在呢?找不着多少买单的主,豪门也得算计算计——打肿脸充胖子不流行了,谁还真跟钱过不去。

你瞧,前几年那些被视作“白富美、霸总选车标配”的玛莎拉蒂和英菲尼迪,已经连续两年放了鸽子。今年更是热闹,保时捷、宾利、兰博基尼、劳斯莱斯、莲花跑车、雷克萨斯、捷尼赛思、捷豹路虎,豪华名册能背成绕口令,就是看不见真人。去年你还可以押宝今年会有谁回归,现在只能押谁下一家退场——这玩意比世界杯赛场还刺激。

豪车品牌缺席成都车展,国产品牌站C位,年轻人追技术-有驾

为什么会这样?其实不用专家解读,地球人都明白,中国市场变天了。中国车市卷得不是一般的厉害,豪车该有的身份感、尊贵感,突然就和蛋炒饭似的,都平民化了。数据很扎心,进口超豪华品牌从去年起销量一直下滑,今年还在滑。如果你相信“低谷就是反弹的起点”,那只能说明你人挺乐观。比如保时捷,今年上半年在中国卖了2.1万辆,同比下滑28%。连续四年下滑了,光靠信仰充值,估计也撑不住玛莎拉蒂在国内去年卖了1209辆,同比大减一半多,一看销量都能让工程师泄气。自然,布展花几百万,还不一定回本,谁傻还往里冲?

豪车品牌缺席成都车展,国产品牌站C位,年轻人追技术-有驾

其实这几年车展的主角,早就不是老外那群“只可远观不可亵玩焉”的豪车标。车展16号馆,现在早成国产品牌们的大本营。原本劳斯莱斯和兰博基尼扎堆的展台,也给小米、红旗、广汽本田、宁德时代这些新晋网红腾了坑。平时号称与众不同的网红达人都快认不出现场阵容更新。但别说,这排面还真不小,要帅有帅,要酷有酷,赛道纪录也挂着,让豪门的信仰粉不服都不行。

走几步,手机党就会被小米SU7限量款吸引,听说还在纽北赛道刷了记录,这比朋友圈炫耀猫窝新装备还要带感。老一辈追求品牌溢价,现在则流行“技术溢价”,小米负责人都说了,理性消费者认技术不认脸。至于那种只懂得流着口水看豪华车的时代,过去了。现在年轻人讲究智能化和个性化,谁能给我搞到影音智能和骚气颜色,我就给你刷单。

红旗也不甘示弱,扛着国潮大旗带来最新款。曾几何时,红旗还被嫌弃是“老干部用车”,现在一摇身一变成了“新中产图腾”。比亚迪更别提了,连高端品牌都玩出花来了。还有啊,自主品牌拼创新,拼速度,几十项黑科技加身,敢跟老外拼刺刀。这要放在足球场上,国产车牌估计已经提前拿了冠军。

当然你要问国外豪华品牌就完全躺平了吗?非也。这牌桌上拳怕少壮,瘦死的骆驼也比马大。奥迪今年大概是来证明自己不是年年“空气”,展台人潮涌动,电车新标加辅助智驾,都搭上了新势力的快车道。别管是和谁合作,只要能把“智能豪华”这四个字打到消费者脑门上,奥迪的KPI就是合格的。

再不安分的还有蔚来,比亚迪中场放音乐搞智能展,灯光秀、演示齐活,感觉投几台车就怕观众不识货,得往你眼皮子底下一顿秀操作。今年人流量说要破80万,厂家得忙活40多场新品发布会——先不说真买假买,场面总得撑住,流量先造。

你说看了这么多,消费者图什么?其实很简单——买自己喜欢的车,适合自己的车,谁牌子无所谓,谁能给我满足感谁就是大哥。李政们说得好,现在不是比谁的商标香,而是看谁能把体验和技术做到极致。过去那个为品牌两肋插刀的年代走远了,现在好车千千万,排面不如好用,智商税都留给上一辈买单吧。

豪车品牌缺席成都车展,国产品牌站C位,年轻人追技术-有驾

说起来,本届车展像一锅大杂烩,国产崛起,老牌“垂死挣扎”,谁也不想当炮灰,谁也不想做历史,一帮企业你追我赶玩命刷存在感。豪华品牌心里没数吗?有数。盯着市场和钱包一天天瘦,心头滴血。但面都得顾——能不来就不来,钱得省着花,不然年底财报可就难看了。

当然,要真说新能源汽车的下半场拼什么,那大概率不是谁品牌大,而是看谁懂人心。你能给年轻人一个能吹牛的技术点,能让中年人少一点焦虑,能让老年人按下按钮就能开走,这才叫满足需求。这场车展实际上让所有玩家都明白个理儿——糟蹋钱不如搞技术,砸脸充门面玩不转了。

时至今日,买辆豪华车的意义早就和穿耐克、阿迪差不多,归根结底看自己的钱包和品位。市场是最无情的试金石,豪门不够格就退,国产能抗事儿就上。汽车行业的祛魅,说严重点是豪车没神秘感了,说轻松点是老百姓都长心眼了。以前觉得进口车一开秒变人上人,现在宁可凑份子抢新能源汽车的首发也不愿多缴品牌税。

有人说这是中国品牌的胜利,也有人担心会不会是集体消费降级。其实别想那么多,这年头,能让消费者为技术和真实需求买单,本身就值得开香槟庆祝了。至于豪车在成都车展缺席是风向还是无奈,反正豪门都没去,大家也没少拍照买车,最后流量、订单都没少,广大围观群众该怎么活还怎么活。

人生就像这场车展,谁都想抢C位,最后还不是得各回各家,各找各妈。你说让谁哭让谁笑?咱们就看下届车展还有谁不敢来,顺便看看那时候是不是轮到国外厂家给国产品牌打工,说不定哪天展会门口比亚迪和小米还能组织个应援团,给“新晋豪车”加油打气。至于会不会真有“国产劳斯莱斯”,咱们就拭目以待吧。

毕竟这个世界上,变的永远是风向,不变的永远是打工人的艰难和瓜群众爱凑热闹的心。剩下的交给历史和市场呗。

我们始终秉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内容涉及权益纠纷,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依规处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