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银河星耀6一预售就火得飞起,价格还打折到7.98万,国庆前能提车,感觉像是早早放了个王炸出去。你说,赛场上比拼的到底是什么?我觉得,吉利的套路也很明确,就是盯准比亚迪。你别以为比亚迪秦plus就厉害,续航55公里?那算啥,我看这次银河星耀6的60公里续航在数据上拼个你死我活。
吉利老是这样,找到市场上的爆款对标,然后在配置或价格上做点文章。有时候你会觉得,就是差那么几公里续航,但价格低出来1万多。比如我看相册里那个价格——裸车598,再加点补贴,差不多298就开走。你说,这还不算优惠?我刚才翻了下笔记,厂家补贴一个,国补再一个,只要买家愿意,根本不用愁提不了车。
哎,讲真,这是不是某种兵法?把对手最火的那款车作为目标,然后在价格战上不断降低?比亚迪的续航都能到128公里了,银河也想跟上。哈哈,这不明摆着要拼命抢市场嘛。不过我还在想,荣威M7也不错,价位都差不了多少,配置性价比似乎还更高点。
但对比下来,别忘了供应链的事情。你知道,研发和供应链其实就像生活中做菜,原料和流程都决定了最终味道。吉利说不上特别高端,但价格非常实在,这次用扭力梁悬挂,卖好多钱?还有推沟,这个区域的配件天知地知,厂家调价真心要慎重一点。
而且,咱们也别忽略了,销售渠道其实很重要。比亚迪店里,人们拼的是续航、品牌,硬刚的话,价格是刚性因素。而吉利的这波低价策略是把价格优势盯得死死的,竞争对手的销量也会受到影响。但是我一直觉得,这样做市场会不会有点烧钱?一方面要降价划算,另一方面还得保证利润。你怎么想的?这次银河星耀6的价格战能持续多久?你觉得,不会把自己也拖下水吧?
我还在琢磨,等着对比一下同阶车中,除了比亚迪,比如荣威M5或长安CS55这样的车,银河有没有可能突然变强?毕竟,不同的用户对配置和价格的心理预期也不同。这次银河在某些配置上可能打低了点,但总价少了两万,用户还能接受。
对了,我刚才翻了下相册,看到一张报价单,裸车价似乎不到3万,优惠后还会再低点。难怪有人说:这车起码还要2万才能跟秦比。最后售价已经差不多了,再加上那点补贴,差不多可以捡漏似的拿走。
这让我想起一个问题:你觉得吉利这次的价格策略是不是太狠了?是不是已经到底线了?或者说,厂家其实心里知道,降价到一定程度,利润就吃不消了?不过这波操作,确实撼动了市场。
还记得有朋友说:贵2万的推沟里,扭力梁卖这价格,推沟里。这推沟,其实就是给那块地区市场打背景,价格一降,有可能会引发一轮便宜车的。但是不是太激烈?一旦某个厂商掉队了,后面就难再追上。
这次比亚迪好像也意识到这个问题,把续航拉高点到128公里,价格还在6.98万左右。银河它的续航刚好低点点,也不差,但在价格、配置上,真的能压过比亚迪?我猜测,这次比亚迪的优势其实还不是真的很稳,毕竟续航的硬指标还是很关键。
我在想,未来还能不能找到平衡点,既保证价格竞争,又不牺牲利润?或者有人会说:「这种价格战,最后谁都吃不消」?谈到补贴,其实用多了,厂家就像花钱买客户,这可不是长久之计。
我觉得,这次银河星耀6的王炸价格,像是市场上的靶心——占着主导位置。不知道你们怎么看?是不是市场变天了?还是真正给长远发展留了一手?我偶尔在想,供应链会不会暗中帮忙,只是看不出来?
或许,下次我还得细查一下背后那些暗流,尤其是那些零配件来源、调价逻辑。这个行业,就像打拼图——每个碎片都很重要。你心里有个疑问:在这么激烈的战局里,谁会最早出局?
(这里可以打个留白,像是给你们留点悬念)未来几个月,价格可能还会变,不知道那些厂家会不会突然心软,或者咬牙坚持?我们只能静待市场变奏。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