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界M9和M8这半年在中国市场简直是杀疯了,你要说四十万、五十万的价格,放在以前,那不是宝马X5、奔驰GLS的主场吗?可现在呢,问界硬生生把这些老牌豪华品牌挤下王座,每个月销量都能上万台,把大家的底盘、发动机、真皮座椅什么的全搅合了个遍。说到底,谁还在乎油门声浪?现在拼的是谁的智能系统更好用,谁能听懂你一句话就把空调调好。
其实很多人刚开始也没想到,问界会这么猛。一台车卖到五十万左右,谁家不是斟酌斟酌的买?可偏偏就是这么贵的价位,问界还把销量做起来了。M9一年七个月蝉联同级销冠,M8也咬着宝马X3和奥迪Q5L不放,还经常反超。合资车以前就是四十万的天花板,现在中国品牌直接把起步价拉到43.98万,还卖得更好。这阵仗,可不是靠便宜打市场的老路,而是大家的消费观真变了,谁也不光看牌子了,开着舒服才是真王道。
买问界的人,真皮座椅不见得是最在意的,V6的油门声更没人念叨,他们更关心这车能不能全语音智能控制,导航自动认路,工厂升级快不快。华为那套智能座舱,手机里能玩的,车上全都实现了。别说空调、天窗这些基本操作,车主说它比苹果手机还懂人,什么意思?就是你一句“家里停好”,它自己把导航和泊车全安排明白。买完车,能一直远程升级,根本不用反复进维修站。关键服务遍地开花,门店六千多个,随时能解决问题。宝马和奔驰那些4S店,还在慢慢坐着染指新能源汽车,节奏都赶不上。
你以为这些变化只有用户自己感受得到?实际上,连国家政策都在推波助澜。买带高阶自动驾驶的国产车能拿政策补贴,把智能化消费门槛降下来。问界背后的华为那线路厉害,门店开到全国大大小小城市,售后铺天盖地,操盘速度快得让人眼花。德国那些车企还在忙着油改电,智能体验啥时候上线都要过几道审批,拖拖拉拉一两个月还没影。问界这边倒好,用户提了个需求,三天之内系统就能改好上线。跟这种工作效率比起来,谁还会看几十年的技术积累?经济账谁都算得明白,速度快才是王道。
反过来看,以前好多人买车图个光鲜亮丽,奔驰宝马的标贴在车头,就是身份和实力的象征。可现如今,大家更在乎能不能一张嘴就把车里的所有功能调好,手机能干的事,车里也要无缝衔接。品牌光环不要无条件买账了,功能体验成了新的“豪华”。买问界的回头客特别多,四成以上的人还愿意再买一次,大多数人看重的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豪华,而是这个智能化的脚步到底能不能一直跑在最前头。
说到底,还是问界的打法变了。过去德国车企慢慢打磨发动机、底盘,问界直接转型智能座舱,两手硬货都不落下。油车改电车、客户体验升级还有流程审批,德国总部那套办法,慢得像蜗牛爬。问界一切围绕用户走,市场变化说变就变,加个功能、调个系统,效率堪比快餐店换菜单,说干就干。以前觉得入手五十万的车要谨慎三思,现在年轻人直接开上问界,连带销量都涨得飞快,这个逻辑已经跟过去不可同日而语。
再说服务这块,宝马和奔驰的售后过去很牛,动不动就捧个牌子,但实际体验呢?预约得排队,经销商流程又长,维护一次老是拖沓。问界的做法,标准早就立住了,手机修得快,车也不能落下。买车之后还能持续升级,软件随时在线,不怕过时。哪怕以后智能化再升级,也用不着苦苦等厂商反应,自己手机点点,车就能变新。对于乐于尝新的用户来说,这种方便比什么牌子都来得管用。
量变带动质变,一个月一万辆的销量也不是白来的。合资豪华品牌最怕的,不是问界会不会冲击他们在中国的市场份额,而是消费者的认知彻底换了。以前讲家用舒适,大空间和面子,牌子永远摆在第一位。如今,谁能把车做得像手机一样灵活智能,谁就能俘获用户的心。前脚刚下单,后脚功能自动更新,用起来天天新鲜,这种体验,德系车真跟不上。
你说德国人不努力也不现实,大家都知道智能化是大方向,奔驰宝马的管理流程却复杂得让人挠头。一个系统更新,从总部到分公司,各种表格审批,几个月下来新鲜劲儿都没了。问界反倒靠中国速度和华为技术,三天能换一项功能,不怕你挑毛病,就怕你不提意见。光这个效率,就让合资品牌压力山大。毕竟时代变化再快,做事拖泥带水的人,永远跟不上真金白银的买家。
车圈这波风向改变,其实早就有苗头。国产新能源品牌摸索了三年多,把软件体验拉起来,连带用户习惯也变了。谁还能把自己关在办公室,研究几年发动机?用户早就不耐烦了,只要能一口气把需求反馈解决,对品牌的信任度就蹭蹭上涨。问界这一套打法,让传统豪华品牌没得挑毛病。以前的选车逻辑是一个牌子定江山,现在是智能化搞定一切,谁的用户满意度高,谁就能把销量带起来。
要说智能化到底多有用,有人会说,“不就是语音控制么,真有什么新鲜的?”问题是,智能座舱这两年变成刚需,谁能把语音交互做到细致入微,谁就能抢先一步粘住用户。奔驰宝马现在也开始自己搞智能座舱,但反应速度、系统流畅度跟问界差一截。问界的车主只需一句话就能完成一系列操作,导航、娱乐、空气净化全部一键直达。买了之后,车还能远程升级,每次开都像新车,这体验,别的品牌真没法比。
老百姓买车,看重的早就不是面子工程。以前到4S店就是看标志、讲历史、比底盘,现在大家直接掏出手机比体验。谁能让操作变简单,服务做贴心,谁就能赢得市场。买车不再是一锤子买卖,问界用持续升级把用户黏在手里,想用多久都不用担心过时。宝马那套老派方式,连买家都觉得慢,哪怕店里装修再豪华,用户体验跟不上,销量没法看。
国家层面也知道方向在哪。补贴政策倾斜高阶智驾,鼓励大家选择智能车,这对国产品牌简直是东风压倒西风。问界和其他中国品牌借势提速,服务网络铺得比老外还细,买车、用车、修车全搞定。宝马奔驰一年升级几次系统,问界三天上线新功能,谁能跟这种速度比?对车主来说,真正的豪华,是体验方便,好用管用,再贵也有人买。
问界的突围,带动了整个车市的话题变化。以前买车就问动力、配置、空间,现在直接问智能是不是好用。这种消费习惯的变化,是中国品牌能撑起高端市场的底气。不是便宜就有人买,豪华标不香了,谁能解决客户问题,谁就能立于不败之地。问界这波走得快准狠,德国车企就是慢了半拍,还在犹豫要不要接班新能源,把传统油车当成救命稻草,用户早找新欢了。
要是再说服务体验,还是问界更省心一点。线下门店多,出故障不用跑远路,售后跟手机店一样利索。以前大家嫌国产车不靠谱,怕维修麻烦,现在车主都觉得买问界更安全,维修方便还不用等好几个星期。宝马奔驰那套“高冷”维修模式,排队这些流程,用户谁还吃那一套?服务能跟上,技术能升级,谁都愿意花钱买新体验。
当然,竞争激烈也让市场越来越挑剔。问界要守住高端位置,后续还得及时迭代,不然也会被后浪拍死在沙滩上。但只要效率和创新拉满,用户愿意试新,合资豪华的地位就得让一让。现在问界的回头客户特别多,这说明品牌已经让大家信得过,不是随便营销吹出来的。品质兜底,服务到位,技术升级不给拖堂,买家心里自然有数。
中国车市刚过“不比标,不比便宜”的门槛,问界直接用销量证明了智能化更吃香。谁还在研究底盘、引擎声浪,那都是过去的老皇历。年轻车主直接拿大数据说话,选择更智能的座舱,愿意为体验买单。问界的高价不是随便开出来的,背后是整个中国自主品牌的转型升级,也是消费观念的巨大反转。以后谁能做到用户每周都有新鲜感,把服务做到像手机一样无缝,谁才能踩在潮头浪尖上。
说到底,豪华车不再靠标志证明身份了,会听话、会升级、随叫随到,这就是问界的新本事。牌子变得不重要,体验才是硬道理。等你挥手一句“开空调”,车里马上就凉爽舒适,这时候谁还关心底盘是不是调了个什么新方案?时代换了跑道,再贵的车也得跟上用户脚步,否则就是画饼充饥。
一场新的“贵”,正在悄悄改写豪华车的定义。而问界,就是那个敢第一个吃螃蟹的家伙。
本报(台/网)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