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几天都刷到了,国产汽车领域,有个讨论度很高的话题——
0公里二手车
有人看到这几个字,大脑CPU瞬间被干烧了。
“寻思着二手车我知道,就是别人开过的嘛。”
“可里程0公里的二手车,都没落地跑过,这特么又是哪门子的二手车呢。”
怎么说呢。
其实这所谓的「0公里二手车」概念,说新也不算新,在国内汽车市场存在了好一段时间。
现在大伙去二手车销售平台逛一圈,筛选一下里程条件。
很快能找到一些,里程显示0.01万公里的车子,而且无论是外观、内饰还是各种零部件,都几乎看不出使用痕迹。
所以,对于咱们消费者来说。
0公里二手车和全新车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价格上。
比如机哥在平台上,看到一台含税落地10万左右的新车,它的「0公里二手版本」,不到七万块钱就能买到。
关键是,整体车况和全新车几乎一致。
说不心动,那肯定是假的。
但说出来你可能不信,看似对消费者极其友好的0公里二手车。
在车企们眼里,却完全不受待见。
前段时间,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接受采访时就表示——
“现在有一种怪象,叫“0公里二手车”,也就是说它上完牌照就算注册了,好像是卖出去了,但又回到二手车商手里。”
但二手车怎么会是0公里呢?”
随后他还吐槽。
现在二手车平台上,有三四千家卖家,在出售「0公里二手车」,这无疑在破坏汽车市场规则。
再到前两天,极氪也站出来发声明:
“坚决反对销售 0 公里二手车”等破坏行业秩序的行为”。
你来我往之间,想必机友们都很好奇——
0公里二手车到底是啥玩意?
为啥这么便宜、车企们又为啥会共同抵制?
如果想买「0公里二手车」,到底有哪些坑需要注意?
首先呢。
所谓的「0公里二手车」,就像长城魏建军说的那样,属于上完了牌照,被上架到二手车平台,以较低价格出售的“准新车”。
包括刚出厂的新车、展示和试驾用的车。
外观、内饰和零部件十分崭新。
除了无法以“新车”身份出售以外,和刚出厂的新车没啥区别,并且从法律层面上来看,它就是正儿八经的“二手车”。
前面机哥也有提到,这类车对消费者最大的吸引点,就是价格更低。
机哥去摸了几台,热门新能源车型的新车指导价、0公里二手车价。
发现0公里二手车,价格普遍会低个20%-30%。
如果是豪车,或者是冷门一点的车,差价甚至能在5万元到10万元。
至于为啥能做到这么便宜。
一方面是因为新车和二手车的税费成本差异很大。
新车都需要缴纳10%的购置税,如果你要买的车要20万元,那就得交2万元购置税。
但如果是以“二手车”的名义去卖新车,那车商只需缴0.5%增值税。
另一方面。
根据新华财经的报道,经销商为了冲销量数据,拿到更多的车企返利,会把新车变成「0公里二手车」低价出售给车商。
最后形成了一个,看似多赢的局面——
车商从经销商那低价买到新车,加价卖给消费者后能赚到差价。
消费者能以更低的价钱,买到自己心意的新车。
车企也能有效提高销量,减少库存积压。
那作为消费者想省钱的话,真的能放心买「0公里二手车」么?
这么说吧。
天上不会掉免费馅饼,如果有,那也大概率是发霉的馅饼。
看似成色比传统二手车更好,价格比新车便宜一大截的「0公里二手车」,背地里比新车实打实少了很多权益。
最直观的,无疑是首销权益。
比如车企给首任车主的专属权益,比如终身质保和免费充电啥的...
总不能,不应该,说不要就不要对吧。
我知道,有些车企是认可二手车,并且也提供二手车相关权益。
但该说不说,权益也不可能跟新车相提并论。
就拿极氪的权益规则来说。
首任车主享有终身质保、免费充电额度和保养等权益。
但如果是私人渠道或者非授权车商那买一台二手。
那整车质保只有3年,三电系统质保只有8年或12万公里。
现在的新能源汽车,维修成本有多贵,都不用自己买车。
机友们都能从之前的各种新闻中,看出个大概。
什么换电池比换车还贵。
什么特斯拉车主倒车把车尾撞了,定损报价20万。
所以说,0公里二手车买车时更省钱是真的。
但各种首任车主权益,以及首销权益,凑起来也比那几万块钱的降价划算,也是真的。
所以机哥的建议是,买来家用的机友先谨慎考虑清楚。
而且车企们的态度,大伙都看到了,都在库库吐槽和抵制0公里二手车呢。
原因也不复杂。
这类型的车,完全是汽车市场竞争过于激烈的畸形产物,本质上是厂商或者经销商,为了尽快消化掉库存或提高销量,想出来的骚手段。
给大伙看个数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显示——
2024年全国二手车市场中“登记日期≤3个月、里程数≤50公里”的车辆占比已达12.7%,新能源车型占比超60%。
换句话说。
去年的二手新能源车里,差不多有五分之一是「0公里二手车」。
通过这操作,车厂销量上去了吗,上去了。
但真的卖到消费者手上了吗?没有,还压在二手车商手里呢。
而且这种低价“全新车”,势必会冲击到,新上市新车和传统二手车的销量。
经销商和二手车市的选择,最后倒逼车企和消费者买单。
这大概不是咱们想看到的局面。
图片来自网络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