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市场上有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让很多准备买车的朋友都犯了难。
你看,纯电动车卖得是风生水起,大有取代燃油车的架势。
可是在燃油车和纯电车之间,还有两种“混血儿”——插电混动和油电混动。
按理说,插电混动能上绿牌,能当纯电车开,短途用电几乎不花钱,怎么看都应该是最受欢迎的选择。
但奇怪的是,虽然插电混动的销量确实在涨,可马路上跑了几十万公里的丰田卡罗拉、雷凌双擎这种油电混动车,依然是随处可见,尤其是在网约车市场里,简直就是主力军。
这就让人糊涂了,这两种车名字里都带个“混动”,到底有什么不一样?
为什么市场和消费者的选择会差别这么大?
这背后其实不是技术有多复杂,而是关乎到我们每个人的钱包、生活习惯和用车环境。
咱们得先弄明白,这两种“混动”虽然听着像亲兄弟,但实际上它们的“出身”和“脾气”完全不同。
油电混动,你可以把它理解成一个精打细算的燃油车。
它的核心还是那台传统的发动机,是绝对的主力。
车上那块电池非常小,大概也就一度电左右,根本不够你正儿八经开多远。
这块电池不能从外面的充电桩充电,它唯一的电力来源,就是靠车辆在刹车、减速的时候,把原本会浪费掉的能量回收起来存着。
那这点电有什么用呢?
主要是在你堵车起步或者低速行驶的时候,让电动机偷偷帮你一把,这样发动机就不用那么费力,油耗自然就降下来了。
所以,开油电混动车,你完全不用改变任何用车习惯,它不需要你找充电桩,也不用你操心电量问题,开起来就跟普通的汽油车一模一样,只不过它更省油,百公里油耗能稳定在四五个油,非常省心。
而插电混动,那就完全是另一个思路了。
你可以把它看作是一辆“带着备用发电机的电动车”。
它的核心动力来源,优先是电。
所以它会配备一块大得多的电池,从十几度到三四十度的都有,能支持它在纯电模式下,实实在在地跑上几十甚至一两百公里。
最关键的是,它车身上有个充电口,可以像纯电动车一样插上充电枪充电。
这就带来了一种全新的用车方式:如果你的日常通勤距离不远,比如每天就上下班开个三四十公里,那你完全可以把它当成一辆纯电动车来开。
每天回家充上电,第二天又是满电状态,发动机基本可以做到全年“放假”,一公里算下来就几分钱的电费,加油站对你来说就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只有当你需要跑长途,或者偶尔忘了充电,电量用完了,这时候发动机才会启动,既可以驱动车辆,也可以给电池充电,让你没有任何里程焦虑。
搞清楚了这个根本区别,我们就能理解为什么它们的用车成本和体验会天差地别了。
插电混动的省钱,是有个非常严格的前提条件的,那就是你必须得有方便的充电条件,最好是在自己家里或者公司有固定的充电桩。
在有充电桩的情况下,插电混动车主能享受到极低的用车成本,那种一个月电费几十块钱的快乐,是燃油车主无法想象的。
但是,一旦这个充电的便利性被拿掉,情况就会发生一百八十度的大逆转。
当插电混动车在没电的状态下行驶时,那块又大又重的电池就成了一个纯粹的累赘。
这时候,发动机不仅要费力地驱动车辆,还要拖着这几百公斤的“死重”,油耗会急剧上升,甚至比同级别的燃油车还要高。
很多车主都有过类似的经历,平时在市区用电开得好好的,一上高速长途,电量耗尽后,发现油耗飙到百公里七八升,心里那种落差感是非常强烈的。
相比之下,油电混动就显得特别“稳重”。
它给不了你用电行驶时那种极致的省钱快感,但它也绝对不会在任何情况下给你“惊喜”。
无论你是堵在市区,还是在高速上飞驰,它的油耗始终能稳定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
它最大的优点就是稳定、可靠、省心。
你不需要为了它去安装充电桩,也不需要每天想着给车充电,更不用规划长途路上的充电安排。
它就是一台默默为你省油的伙伴,让你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驾驶本身。
那么,面对这两种特点鲜明的车型,我们普通老百姓到底应该怎么选,才不会花了钱又后悔呢?
其实不用听销售顾问讲那些复杂的技术参数,只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想清楚下面几个问题,答案自然就出来了。
第一个要考虑的,就是你所在的城市有没有牌照限制。
这一点对于生活在上海、广州、深圳、杭州这些大城市的朋友来说,几乎是决定性的因素。
在这些城市,一张蓝色的燃油车牌照,通过竞拍或者摇号获得,成本非常高,动辄几万甚至接近十万。
而插电混动车型属于新能源汽车,可以直接申领绿色的新能源牌照,不仅省下了一大笔牌照钱,还能享受国家免征车辆购置税的优惠政策。
光是这两项加起来,省下的钱就可能超过五六万,足以抵消插D混动比油电混动贵出来的那部分车价了。
而油电混动,在绝大多数城市都被划归为燃油车,是拿不到绿牌的。
所以,如果你身在限牌城市,并且为牌照问题发愁,那么在政策的引导下,插电混动几乎是必然的选择。
第二个要问自己的,就是你有没有一个固定的车位来安装充电桩。
这个问题比牌照问题更普遍,也更关乎日常的用车体验。
虽然现在公共充电桩越来越多,但对于插电混动车主来说,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用充电桩,幸福感是完全不一样的。
这意味着你可以享受便宜的家用电价,而且每天回家随手一插,第二天早上必然是满电状态,方便又省心。
如果你没有固定车位,住在老旧小区,或者物业不允许安装充电桩,那你就只能依赖外面的公共充电桩。
这样一来,充电的成本会更高,时间也不可控,你可能需要花时间排队,或者特意开车去几公里外的地方充电,久而久之,这种便利性的缺失会极大地影响你对这辆车的好感度,甚至会让你懒得去充电,最终把它当成一辆油车来开,那就完全失去了插电混动的意义。
对于这部分用户来说,一台完全不需要充电的油电混动车,显然是更现实、更明智的选择。
第三个,就是要算一算自己的经济账和用车强度。
一般来说,同级别的插电混动车型会比油电混动贵上一些,这个差价需要通过日后节省下来的油费来弥补。
一个很简单的判断标准就是你一年的行驶里程。
如果你开车比较多,一年能开到一万五千公里以上,而且大部分时间是在市区通勤,那么插电混动省下来的油费是非常可观的,可能三四年就能把购车时多花的钱“赚”回来,往后开就都是纯利润了。
但如果你一年也开不了几千公里,或者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跑高速,那么想靠省油来回本,时间就会拉得很长,经济上的优势也就不那么明显了。
这时候,选择一辆价格更便宜、技术更成熟、保值率可能也更稳定的油电混动,或许是更划算的选择。
总而言之,插电混动和油电混动之间,没有绝对的谁好谁坏,它们就像是为不同生活方式的人量身定做的两种工具。
插电混动更像是一个新时代的产物,它代表着向电动化迈进的趋势,能给你带来极低的日常使用成本和更强的动力性能,但前提是你得为它提供一个良好的“充电环境”。
而油电混动则更像是一个稳重可靠的“经济适用男”,它不会给你带来太多惊喜,但胜在稳定、省心、无门槛,无论在什么条件下,都能始终如一地为你服务。
所以,在做决定之前,别再纠结于那些复杂的参数对比了,就冷静地审视一下自己的真实需求:我需不需要绿牌?
我家里能安充电桩吗?
我一年大概开多少公里?
想清楚了这几个问题,你自然就知道,哪一辆车才是真正适合你的那个“最佳答案”。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