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斌断言电动车终极是纯电,增程插混只是过渡,蔚来坚守纯电路线

最近,咱们国内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可真是热闹非凡,就像一锅烧开了的水,各种声音、各种观点都在里面翻腾。

特别是当您揣着辛苦攒下的钱,准备换一辆新车的时候,估计头都大了。

一边是宣传得铺天盖地的纯电动车,说是未来的方向,开起来又安静又省钱;另一边是能加油也能充电的混合动力车,号称彻底告别了“里程焦虑”,长途旅行心里踏实。

到底该选谁?

李斌断言电动车终极是纯电,增程插混只是过渡,蔚来坚守纯电路线-有驾

这个问题不光是咱们老百姓在纠结,连造车的大老板们都为此争得面红耳赤。

就在前不久,蔚来汽车的董事长李斌,就站出来说了一番话,一下子就把这场争论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他这番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这背后又反映了咱们国家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什么门道呢?

今天,咱们就用最平常的话,把这事儿里里外外给您说明白。

事情的起因是蔚来汽车为它的新品牌“乐道”开的一个媒体见面会。

会上,作为蔚来的一把手,李斌非常干脆地表达了他的看法。

他说,放眼整个汽车行业的发展长河,最终的归宿肯定是纯电动汽车,关于这一点,基本上没什么好争的。

这话一说出来,分量可不轻。

因为大家伙儿都看得到,从2022年开始,市面上那些增程式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卖得是真火,像理想汽车、比亚迪的混动车型,简直成了爆款,让不少只造纯电车的厂家都眼红。

在这样的背景下,李斌还坚持说混动只是“过渡产品”,这无疑是给火热的混动市场浇了一盆冷水。

他解释说,他承认混动车现在卖得好,解决了很多人当下的烦恼,但这就像咱们从写信的时代过渡到人手一部智能手机的时代,中间肯定会经历一个用诺基亚功能机的阶段。

那个时候,诺基亚手机信号好、能砸核桃,确实是好东西,但谁心里都清楚,能上网、能看视频、能装各种软件的智能手机才是真正的未来。

在李斌看来,现在市面上的增程式和插电式混动车,扮演的就是这个“诺基亚”的角色,它们在特定时期内非常有用,但终究会被代表未来的纯电动车所取代。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他的想法,李斌还举了两个很实在的例子。

第一个是关于用户体验的。

他说,现在很多增程式电动车,为了让大家在城里开的时候也能用电,电池做得越来越大,几乎快赶上纯电车了。

可车上还背着一个发动机和一个油箱,这套东西加起来好几百公斤重。

他专门做了调研,发现很多买了增程车的用户,那个油箱一年到头也用不了一两次,基本上都是在用电跑。

李斌断言电动车终极是纯电,增程插混只是过渡,蔚来坚守纯电路线-有驾

这就好比你为了预防万一,天天背着个大大的急救箱出门,绝大多数时候都用不上,反而把自己累得够呛,这笔账算下来其实不太划算。

第二个例子是关于用户选择的。

蔚来专门去问了那些已经开了半年以上增程车的车主,问他们下一辆车会买什么。

结果,绝大多数人的回答惊人地一致:“下一台肯定买纯电!”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通过亲身体验发现,增程车开起来最舒服、最爽的时候,恰恰就是用纯电模式的时候。

那种安静、平顺、一踩油门就往前窜的感觉,一旦习惯了就再也回不去了。

而一旦发动机启动开始给电池充电,那种噪音和轻微的抖动,瞬间就把开车的“高级感”给破坏了。

用久了,大家心里都跟明镜似的,原来自己真正追求的,还是纯电动车带来的那种驾驶感受。

所以,李斌的结论是,蔚来从一开始就认准了纯电这条路,哪怕这条路更难走、更烧钱,也从来没想过走回头路。

当然,理想很丰满,现实也很骨感。

李斌的“纯电理想”说得再好,也得面对市场的检验。

为什么增程式和插电式混动车能火起来?

就是因为它们精准地戳中了当前中国消费者最大的痛点:里程焦虑和充电焦虑。

您想啊,咱们国家这么大,不是每个地方都像北京、上海那样,充电桩随处可见。

很多人住在三四线城市,或者老家在乡下,想找个充电桩比找个厕所还难。

一到逢年过节,高速服务区充电桩前排长队的景象,大家在新闻里都见过。

这时候,一辆能加油的混动车,就显得特别有安全感。

长途回家不用规划充电路线,想去个偏远点的地方自驾游也不用担心趴窝,这种“可油可电”的从容,是纯电动车目前还给不了的。

不过,如果我们把眼光放得更长远一些,看看整个市场的大数据,又会发现一些不一样的情况。

从2018年到2022年,我们国家纯电动车的产量和销量增长了五倍多。

李斌断言电动车终极是纯电,增程插混只是过渡,蔚来坚守纯电路线-有驾

到了2022年,一年就卖出了超过536万辆纯电动车。

即便是竞争激烈的2023年上半年,销量也比前一年同期增长了三成以上。

更有一个关键的数据,截至2024年上半年,全国新能源汽车的总量已经达到了2472万辆,在这个庞大的数字里,纯电动车的占比高达73.35%。

这意味着,在已经购买了新能源汽车的庞大车主群体中,差不多每四个人里就有三个人开的是纯电动车。

这个数据说明,虽然混动车型的声音很大,但真正支撑起中国新能源汽车江山的,依然是纯电动车。

大多数消费者已经用自己的钱包,为纯电动车的未来投了票。

在这场路线之争中,不光是车企老板们在辩论,一些行业里的专家学者也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比如,全国乘联会的秘书长崔东树就觉得,插电式混动技术可能是当前最好的选择。

他认为,插混车的发动机可以直接驱动车轮,在需要大力气的时候,比如拉货或者越野,动力传递更直接,效率更高。

而增程式是发动机先发电,电再输给电机,中间多了一道转换,在高速跑的时候会更费油一些。

而同济大学的余卓平教授则认为,增程技术性价比更高。

他觉得,增程车本质上就是一辆带着“充电宝”的纯电动车,它保留了纯电驱动的好处,又用一个相对简单的发动机解决了续航焦虑,对于大部分时间在城市里开,偶尔跑长途的人来说,这是个非常聪明的解决方案。

说了这么多,其实我们可以看到,这场关于纯电还是混动的争论,根本就不是一个谁对谁错的问题。

它更像是咱们国家新能源汽车发展到现阶段,一个必然会出现的现象。

李斌所说的“纯电是终极路线”,是从技术发展的未来和环保的最终目标来看的,这个大方向是没错的。

任何一个产业,都需要有像蔚来这样坚持理想、仰望星空的企业去探索未来的边界。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承认,像理想、比亚迪这些在混动领域取得成功的企业,它们深深地理解了中国当下的国情和老百姓最实际的需求。

中国地域辽阔,发展不均衡,一个生活在充电设施完善的大城市里的用户,和一个生活在充电不方便的小县城里的用户,他们对一辆车的需求是完全不同的。

混动车的存在,恰恰满足了这部分用户的需求,让他们也能没有顾虑地享受到新能源汽车带来的好处。

因此,纯电、增程、插混在今天的中国市场上并存,不是一种技术上的混乱,反而是一种成熟和健康的表现。

它说明我们的汽车工业有能力提供多元化的产品,来满足一个复杂而庞大的市场的多样化需求。

这既有面向未来的理想主义,也有立足当下的现实主义,正是这种百花齐放的局面,才共同推动着中国从一个汽车大国,稳步迈向一个真正的汽车强国。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