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直言比亚迪领跑新能源,日韩美车企难追
今年1到7月,中国汽车出口已经干到了418万辆,比去年同期多了两成。光是7月份,就有70万辆走出国门,同比涨27%,环比也多了12%。街头巷尾聊起这个事儿,不少人都说,现在不管去东南亚还是欧洲,停车场里总能瞅见咱这边的牌子。
前阵子翻国外新闻,美媒直接用“甩在身后”来形容,以比亚迪为首的中国新能源,把日韩、美系那几家老牌厂商甩得够远。其实想想也正常,比亚迪当年就一头扎进电动化,这些年的积累可不是闹着玩的。
他们搞的是垂直一体化生产,说白了就是从架构到动力、电控、生态系统全都自己拿捏,比如BNA架构,能把动力系统和电子模块像搭积木一样组合起来,效率高得很。今年上半年国内卖出去211.3万辆不说,海外销量还翻了一倍多。有个做外贸的朋友跟我讲,他在智利看到出租车队清一色都是他们家的纯电SUV,还以为穿越回来了呢。
技术这块,比亚迪一直没松劲儿。他们玩电池是老手,高性能版本续航长、充放快,我认识一个跑西北线路的司机,用刀片电池版,一趟2000公里下来冬天掉电没那么吓人。不过有个小插曲——他第一次去青海湖那边忘带原厂充电枪,只好找路边修理铺改接线口,被师傅数落半天:“你们这些开新鲜玩意儿的啊,就是心大。”
8月14号,在郑州,他们开的那个全地形赛车场算是炸出来不少圈内人的眼球。据说理念叫“全民赛道,全场好玩”,意思是不整那些高门槛预约制,让普通人也能体验极限驾驶。我去看过视频,那悬天沙坡真挺唬人的——29.6米垂直高度,还有28°冲坡落差,这数据直接拿下两项吉尼斯纪录。在城市里就能模拟阿拉善冲沙,上面还有300平米观景台,不吹风不晒太阳,看别人飙车也是种享受。
更绝的是那个44米直径低摩擦环形道,用三万多块玄武岩砖拼出来,再加3毫米水膜控制系统,把摩擦系数调到介于冰面和雪地之间。我群里的一个漂移爱好者试过,说开海狮07进去稳得像挂轨道上,“毫秒级”响应听着玄乎,但你真踩油门打方向的时候,那种顺滑感确实跟以前开的燃油后驱完全不同。不过他说唯一麻烦的是鞋底湿了,下车容易打滑摔跤……这是设计师估计没想到的小问题吧。
赛道总长1758米,有9个弯道,还有550米长直线加速段,据现场测最高时速可以破220km/h。我倒觉得对普通人更刺激的是越野攀爬区,你会发现原来自家买菜用的SUV在这里还能这么野性十足。也有人吐槽轮胎磨损快,一个下午下来胎纹肉眼可见浅了一圈,所以最好别开着日常通勤车猛造。
除了郑州,他们明年初还要在绍兴搞一个自然山地越野基地,占地2000亩,有竹林茶园,还能登顶“小天池”。听施工方闲聊,说那里为了保留原始土路质感,还特意运来了几百吨当地山石做铺设。这种把科技和自然混一起玩的思路,在国内算比较少见了,到时候可能又会吸引一波拍照打卡的人过去凑热闹,而不仅仅是赛车迷自己嗨皮。合肥那边之前开放的一期项目,现在周末基本都排满队,可见市场胃口是真大。
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我在赛车场旁边咖啡馆碰到的一位老技师说的:“他们这是把技术刻进钢筋水泥里去了。”确实,从造车到建这种复杂场景基地,比亚迪一直是在往深处钻。不管别人怎么评价,这股自研敢突破、不怕折腾到底的劲儿,很可能才是真正让它走得远的重要原因吧。而且这种基建+体验结合的新玩法,也许以后会变成某种标配,只不过谁先吃螃蟹谁占便宜罢了……至于其他品牌追不追得上,就不好说喽。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