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车企拼85到100千瓦时大电池,长途更安心但成本上升

从85到100千瓦时:中国车企的电池较量

中国车企拼85到100千瓦时大电池,长途更安心但成本上升-有驾

观点先抛一句:这场“谁装电池更多”的竞赛,其实是两种对用户不确定性不同的回应方式。最近几个月,乐道L90七座版标配85kWh、理想i8配97.8kWh、小鹏P7主力版92.2kWh、问界M8纯电版报出的100kWh并宣称705km续航,蔚来甚至宣布全系标配100kWh且起售价不变,厂方和媒体都有相关披露,这一波操作让市场瞬间热闹起来。

中国车企拼85到100千瓦时大电池,长途更安心但成本上升-有驾

特斯拉走的是另一套逻辑:更看重能耗控制和系统集成。公开资料显示,Model 3后驱版在CLTC工况下用不到60kWh就能跑到500公里左右,这得益于整车三电协同优化和垂直一体化的供应链布局。换句话说,少装电池也能把续航做出来,前提是效率做到位。

中国车企拼85到100千瓦时大电池,长途更安心但成本上升-有驾

中国品牌普遍选大电池,有几点现实考量撑着:一是国内充电网点分布不均,郊区和三四线城市的充电体验还没完全跟上;二是消费者对续航的焦虑仍然存在,长途出行场景对更高续航的需求直观;三是产品差异化带来的营销价值——给用户一个“更放心”的数字,比说服大家接受更复杂的能效逻辑来得直接。公开资料和行业观察都显示,车企在不同城市圈的用户诉求差异明显,这是推高电池容量的土壤。

中国车企拼85到100千瓦时大电池,长途更安心但成本上升-有驾

在供应链上,两路人马也不同。特斯拉强调自研与自建工厂,控制力强;而国内车企更侧重“自研+合作”,既有自己做快充技术的宣传,也会采购宁德时代、比亚迪等的成熟电芯,或者与供应商共同开发大容量包。厂方声明和媒体报道里,这种灵活策略能更快把大电池产品推到市场。

中国车企拼85到100千瓦时大电池,长途更安心但成本上升-有驾

充电技术在两边都被当作关键。特斯拉的V3超充峰值约250kW、官方宣称15分钟能补约250公里;部分国产车型把超充功率推得更高,厂方宣称的5C、520kW等数字频频出现。这就形成两种打法:一边靠“省电跑远”,一边靠“多电+快充”双保险,用户可以更少担心找桩或频繁充电。

中国车企拼85到100千瓦时大电池,长途更安心但成本上升-有驾

选择大电池带来的代价也得看清:电池越大,车重和成本上去,能耗也随之增加,长期的电池衰减和换电成本会影响二手残值和使用成本。电池化学上,三元锂高能量密度常用于长续航版本,而磷酸铁锂在成本、安全和循环寿命上有优势,市场上这两类策略并行。

中国车企拼85到100千瓦时大电池,长途更安心但成本上升-有驾

接下来值得盯的几个点:一是快充站和直流桩的下沉速度,会左右大电池策略的性价比;二是电池回收与梯次利用的规范完善,会影响长期成本和环保口碑;三是消费者到底更看重多少续航和充电便利,这会决定市场份额分化。网友的声音也很直接:“我更爱少装点电池,能省钱还能轻一点跑得快”;也有人说,“多点电我安心,别老担心找桩”。

中国车企拼85到100千瓦时大电池,长途更安心但成本上升-有驾

回到,这场较量并没有绝对对错,更多是不同路径应对不确定性的博弈。你怎么看这事儿?评论区聊聊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