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车店老板爆料,两大毁车习惯,第二个很多人都在犯

在咱们日常用车的生活里,很多人都抱着一个朴素的观念:车是金贵东西,得省着开,开得越温柔,对车就越好。

我们总觉得,轻踩油门、慢悠悠地起步,尽量不让发动机发出太大的声响,这就是在爱护自己的座驾。

然而,一个让许多老司机都可能感到意外的事实是,我们习以为常的两种驾驶习惯,恰恰是损伤车辆、缩短其使用寿命的隐形杀手。

修车店老板爆料,两大毁车习惯,第二个很多人都在犯-有驾

今天,我们就来深入地聊一聊这两个普遍存在的误区,看看它们到底是如何在不知不觉中伤害我们的爱车的。

第一个误区,就是关于“热车”的理解。

尤其是在天气寒冷的早晨,很多人急着出门上班,发动汽车后几乎是立刻就挂挡出发,甚至为了汇入车流而深踩一脚油门。

这个看似为了抢时间的动作,对发动机造成的伤害却是长远而深刻的。

要理解其中的缘由,我们必须先了解一下发动机内部的“润滑系统”是如何工作的。

当车辆静置一夜之后,发动机内部的绝大部分机油,由于重力的作用,都会回流到位于发动机最底部的油底壳中。

当我们点火启动的瞬间,机油泵才开始工作,它的任务就像一个勤奋的“快递员”,需要争分夺秒地将这些至关重要的机油,通过复杂的油路输送到发动机的每一个需要润滑的角落,比如活塞与气缸壁之间、曲轴的轴瓦等等。

这个输送过程是需要时间的。

即便是在今天,我们用上了流动性极佳的全合成机油,要把机油均匀地泵送到发动机的最顶端,并形成一层稳定有效的“保护油膜”,也需要大约二十到三十秒的时间。

在这层油膜完全形成之前,如果我们就急着深踩油门,让发动机的转速瞬间飙升到几千转,那就意味着活塞、连杆这些高速运动的金属部件,是在没有充分润滑的情况下进行“干磨”。

这种金属与金属之间的直接摩擦,会产生巨大的磨损,虽然一次两次我们感觉不到明显的差异,但天长日久,这些细微的划痕会累积起来,导致发动机气密性下降、动力衰减、噪音变大,甚至烧机油等严重问题。

修理厂里那些被拆解开的发动机,气缸壁上布满的拉伤痕迹,很多都是这种不良习惯的“功劳”。

因此,一个真正科学的启动流程应该是:点火后,不要立即行驶,可以利用系好安全带、调整后视镜、连接手机蓝牙的这半分钟时间,让车辆在原地怠速运转片刻。

修车店老板爆料,两大毁车习惯,第二个很多人都在犯-有驾

你会观察到,发动机的转速会从刚启动时的一千多转,平稳地回落到八百转左右的正常怠速水平。

这个过程,就标志着机油已经基本循环到位,此时再平稳起步,才是对发动机最温柔的唤醒方式。

说完了这个“急性子”的毛病,我们再来看第二个,也是一个更为普遍、更具迷惑性的坏习惯——长期“温柔驾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佛系开车”。

很多驾驶者,特别是生活在拥堵城市里的车主,习惯于让发动机转速长时间保持在1500转甚至更低的区间内行驶。

他们认为这样既能省油,又能减少发动机的磨损,是最经济、最养车的开法。

然而,事实却恰恰相反。

这种长期的低转速、低负荷行驶,是导致发动机产生积碳的罪魁祸首。

所谓“积碳”,通俗地讲,就是汽油在发动机内燃烧不充分所产生的黑色胶状残留物。

它就像我们厨房里炒菜锅用久了会产生的锅底黑垢一样,会附着在节气门、进气道、气门背面以及活塞顶部。

当积碳累积到一定厚度时,就会带来一系列麻烦。

轻则,它会影响进气的顺畅度,导致车辆出现怠速抖动、加速无力、油耗莫名升高等问题;重则,积碳可能被高温点燃,引发发动机爆震,或者导致气门关闭不严,最终造成需要花费数千甚至上万元的发动机大修。

为什么温柔驾驶反而会加剧积碳的产生呢?

这与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有关。

发动机要想实现最高效、最清洁的燃烧,需要在足够高的温度和压力环境下工作。

修车店老板爆料,两大毁车习惯,第二个很多人都在犯-有驾

而长期低转速行驶,意味着发动机总是在一种“有气无力”的状态下运行,燃烧室内的温度和压力都相对较低。

这就好比我们烧一堆湿柴火,火苗不大,烟雾缭绕,柴火烧不透,还会留下很多黑色的炭块。

同理,在低转速下,汽油的雾化效果不佳,燃烧不充分,产生的废气和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就更容易附着在发动机内部,形成顽固的积碳。

有专业机构曾进行过对比测试,同样是1.5T排量的发动机,一台车长期在市区以低速蠕行,三万公里后拆解检查,其进气门上的积碳厚度竟高达2.3毫米;而另一台车主有意识地每周进行几次高转速行驶,同样里程下,积碳厚度仅为0.8毫米,差距显而易见。

此外,现在的自动挡汽车都配备了具有学习功能的电脑(ECU)。

如果你长期保持一种“养老式”的驾驶风格,行车电脑就会判断你是一位对动力没有追求的驾驶者,从而将变速箱的换挡逻辑调整得极为保守,升挡非常积极,而降挡则会变得迟钝,一切以燃油经济性为先。

这在平时似乎没什么问题,可一旦遇到需要急加速超车或并线的紧急情况,你一脚油门踩下去,会发现车辆反应迟钝,变速箱要犹豫一下才肯降挡,导致动力输出严重滞后,那种干吼不走车的尴尬和危险,相信很多人都体会过。

那么,正确的做法是什么呢?

我们并不需要为此刻意天天去跑高速。

我们只需要定期给爱车安排一次“健身运动”。

比如,找一个车流量较少的时段,在城市快速路或者高架桥上,将变速箱挂入S挡(运动模式),或者使用手动模式,有意识地将发动机转速维持在2500转到3000转之间,并保持这个状态行驶五到十分钟。

在这个转速区间,发动机的进排气效率最高,缸内温度和气流速度也大大增加,就像给炉膛鼓入了一阵强风,可以有效地将附着不久的积碳吹扫、燃烧掉,并通过排气管排出车外。

这种操作不仅能有效清洁发动机内部,还能让行车电脑重新学习你的驾驶意图,改善车辆的动力响应。

你会发现,偶尔这样“拉一拉高转”,你的爱车会变得油门更轻快,动力更跟脚,长期来看,一个健康的发动机反而会更省油。

所以,我们必须更新观念:发动机并不怕你偶尔激情驾驭,它最怕的是日复一日的低速“憋屈”。

积碳,从来都不是跑出来的,而是慢悠悠“闷”出来的。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