驭光前行,EO羿欧亮相,开启北京现代23周年智电新篇章

现在只要一聊到买车,尤其是新能源车,大家伙儿的第一反应肯定是“卷”,价格战打得是天昏地暗,新品牌、新车型跟下饺子似的往外冒。

在这么一个神仙打架的市场里,要是有个以前我们很熟悉的老牌子突然说要“重出江湖”,而且一出手就是个纯电车,很多人心里估计都会画个问号:这都什么时候了,现在才来,是不是有点晚了?

这不,北京现代就在它成立23周年的时候,推出了旗下全新的纯电SUV,叫EO羿欧。

驭光前行,EO羿欧亮相,开启北京现代23周年智电新篇章-有驾

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是跟不上趟儿的无奈之举,还是憋了个大招准备后来居上?

咱们今天就来好好说道说道。

首先,最实在的东西就是价格。

北京现代给EO羿欧定的预售价是13万到15万。

这个价格一出来,就挺有说法的。

要知道,在过去,合资品牌的车,尤其是SUV,很少会把起步价定得这么亲民。

这个价格区间,基本上就是直接冲着咱们国产自主品牌的主力阵地去的。

驭光前行,EO羿欧亮相,开启北京现代23周年智电新篇章-有驾

这说明人家想得很明白,现在中国的汽车市场已经不是二十年前了,想继续在这里玩下去,就得拿出诚意,放下过去高高在上的架子,老老实实地跟咱们的国产品牌在同一个擂台上比划比划。

这不仅仅是一个定价策略,更是一种姿态的转变,说明他们真正开始正视中国市场的竞争格局和中国消费者的需求了。

光有价格还不行,车子本身长得怎么样,开起来感觉如何,才是大家最关心的。

北京现代这次在设计上提了个新概念,叫“驭光前行”。

听起来有点文绉绉的,但你看它的实车,会发现它走的是一种挺不一样的路子。

它没有学现在很多车那样,用各种复杂的线条和夸张的造型来吸引眼球,反而是用了很多平直、利落的块面,整辆车看起来方方正正的,有点像一个现代派的建筑,简洁又有力量感。

最有意思的一个细节,是它的日间行车灯。

驭光前行,EO羿欧亮相,开启北京现代23周年智电新篇章-有驾

设计师说灵感来自水晶,但关键是它的外形,做成了一个咱们中国人特别喜欢的数字“8”。

这就很能说明问题了,说明北京现代的设计师们是真的开始琢磨中国人的文化心理了,知道“8”代表着吉祥和好运。

这种把本土文化元素巧妙地融合到全球化的设计里,比单纯地把一个外国车原封不动地搬过来,要用心得多。

这种改变,看着是小细节,其实是思维方式上的大进步。

当然,对于一辆家用车来说,好看是加分项,但安全和可靠才是最根本的。

这也是像北京现代这样的老牌车企最想强调的优势。

他们反复提一个词,叫“体系力”。

驭光前行,EO羿欧亮相,开启北京现代23周年智电新篇章-有驾

这词听着挺官方,说白了就是,我造车不是一天两天了,我背后有现代汽车全球的技术积累,有二十多年在中国市场的经验,还有超过1200万车主用出来的口碑。

这跟一些刚成立没几年的新品牌相比,底蕴是不一样的。

为了证明EO羿欧这车有多“皮实”,他们做了大量的测试。

比如,这车是在现代汽车专门的纯电平台E-GMP上开发的,为了验证它的可靠性,测试车队跑了超过120万公里的路。

这是什么概念?

大概相当于绕着咱们地球跑整整30圈。

而且不是光在好路上跑,他们还特地把车开到咱们东北的黑河,在零下几十度的冰天雪地里反复折腾;又拉到海边的烟台,在又湿又热又咸的环境里考验。

驭光前行,EO羿欧亮相,开启北京现代23周年智电新篇章-有驾

就是为了保证这车在全国各地各种复杂的气候和路况下,都能有稳定可靠的表现。

甚至连车门、后备箱盖这些地方,都经过了超过10万次的开合测试,远远超过了一般的行业标准。

他们就是要用这种近乎“自残”式的严苛测试,来告诉消费者:我这车,是真正经过千锤百炼的,绝对靠得住。

安全方面更是下了血本。

现在大家买车越来越看重安全,这可不是光看配置表上有几个气囊那么简单。

EO羿欧的车身结构上,高强度钢材的使用比例达到了77.5%,这是一个相当高的数字。

尤其是在A柱、B柱这些保护乘客生存空间的关键部位,用上了强度高达1500兆帕的热成型钢。

驭光前行,EO羿欧亮相,开启北京现代23周年智电新篇章-有驾

这个强度,基本上是目前民用车里最高等级的了,硬度非常高,能在发生碰撞时最大限度地保证车身框架不发生严重变形。

再加上全系标配了9个安全气囊,从车身“骨架”到内部的“软保护”,形成了一个全方位的安全防护体系。

这种在看不见的地方下功夫的做法,正是传统车企造车理念的体现:安全不是用来炫耀的配置,而是融入到设计和制造每一个环节里的底线。

最后,我们把眼光放得更远一点看。

北京现代在23周年这个时间点上推出EO羿欧,它的意义已经超出了卖一款新车。

这是它在向整个市场发出一个强烈的信号:我要全面向新能源转型了,而且我是有准备、有底气的。

我们可以看一组数据,今年前三个季度,北京现代在国内的销量同比增长了11%,虽然基数不大,但势头是向上的。

驭光前行,EO羿欧亮相,开启北京现代23周年智电新篇章-有驾

更值得关注的是它的出口业务,前三季度出口量达到了5万辆,比去年同期翻了一倍还多。

这说明什么?

这说明在北京现代工厂里生产出来的汽车,其品质已经得到了国际市场的认可,“中国质造”的标签越来越响亮。

这些车,正从中国走向世界。

而且,现代汽车和北汽集团双方股东共同增资了80亿元人民币,这笔钱明确就是要用在北京现代的本土化研发和电动化转型上。

有了资金和技术的双重支持,北京现代计划在未来几年里,密集推出超过20款新能源车型。

可以说,EO羿欧只是一个开始,是北京现代吹响反攻号角的第一声。

它没有选择去讲那些天花乱坠的智能驾驶故事,而是回归到造车的根本,用实打实的可靠品质、坚固的安全堡垒和深厚的技术底蕴,来赢得消费者的信任。

这条路或许不那么光鲜亮丽,但可能走得更稳、更远。

这也可能预示着,咱们国内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在经历了前几年的狂热之后,正在慢慢回归理性,大家最终还是会选择那些真正好开、好用、让人放心的产品。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