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咱今天聊个大事。
一汽丰田,那个在我们印象里比公务员还稳重,比白开水还健康的浓眉大眼的家伙,突然不装了,摊牌了。
bZ5,这台之前不温不火的电车,最近整了个大活,直接把价格干到了13万级。
这个行为,已经不能用“降价”来形容了。
这是一种自爆。
是一种“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的掀桌子式闪电战。属于是眼看再不发疯就要被竞争对手抬走了,干脆自己先把餐厅给爆了。
太阳都要一个趔趄。
讲真,之前的丰田,在电动车这个牌桌上,就像一个刚学会斗地主的老大爷,手里攥着四个二和王炸,非要先出个对三,主打一个稳健。
大家都在卷冰箱彩电大沙发,它还在跟你念叨“QDR”;大家都在讲智能座舱任意门,它还在跟你强调“开不坏”。
你不能说它错,这种工科男的实在,甚至有点可爱。
但在今天这个所有人都杀红了眼的黑暗森林里,可爱,是最没用的东西。
而现在,这个老大爷好像突然被打通了任督二脉,直接把王炸扔了出来,还顺手把桌子给点了。
同行看了不是傻了,是直接原地飞升,哭着喊“大哥别卷了,我给你磕头了”。
我们来解构一下丰田这次发疯,到底疯在哪。
首先,它把底线当成了卖点,还把这个卖点做到了极致。
比如安全。这年头要是还有车厂拿电池安全和气囊数量出来吹,只能说明两件事。第一,它真没别的可吹了。第二,这个市场已经卷到把底裤都当成盔甲穿身上了。
但丰田不一样,它把这事儿整成了玄学。
bZ5的那个“能量罐头”,搞得跟修仙小说里的法宝似的,里三层外三层,又是绝缘又是冷却,恨不得再刻上一个金光咒。整了个金钟罩铁布衫,就差喊一句“妖孽!休想伤我分毫!”。这哪是造车,这是在渡劫。
还有全系标配9个气囊,这事儿就很鸡贼。它戳中的不是你的需求,而是你的恐惧。它在用一种最朴素的方式告诉你: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关键时刻救不了你的命,但我可以。
这种安全感,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是刚需。
然后,是那个所谓的“智能”。
我作为一个天天在五环上思考人生的中年人,对现在车里的“智能”早就祛魅了。绝大部分所谓的智能座舱,本质上就是在车里装了个需要联网的、偶尔会卡顿的、操作逻辑反人类的Pad。
我不需要在车里唱K,也不需要在等红灯的时候斗地主。
我需要的是一个在我堵到心态爆炸的时候,能帮我自动跟车的“电子义父”。
bZ5这套L2辅助驾驶,就是干这个的。它不是让你体验未来,是让你在堵车的时候,可以少踩几次刹车,让你那疲惫的灵魂得到一丝喘息。这是工具的慈悲,不是科技的胜利。
我最近在想,其实车和人一样,活得太明白了,反而就没意思了。
而最不讲道理的是,它在15万的配置上,给你塞了个激光雷达。
这是什么概念?这是雷电法王杨永信用滋崩电疗你的天灵盖,然后告诉你电费全免。属于是用三体人的水滴来给你修脚,属于典型的降维打击。
这价格,简直就是把所有人的脸按在地上摩擦!
最后,我们来聊聊价格。
13万级,550公里续航,全系200千瓦电机。
这三个数字放在一起,就是一句脏话。
它把过去二十万级电车才有的体面,直接按在了十几万的区间。如果说之前小米是把蛋糕端走了,那bZ5就是连桌子上的蜡去渍都没放过。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把丰田比作一个突然想通了的老大爷,可能有点不尊重,但讲真,真的很形象。
它终于悟了。它悟到的,不是什么高科技,也不是什么用户体验,而是一个最古老的真理:
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在老头乐。
决定一个产品生死的,往往不是上限有多高,而是下限有多低。
丰田想用造凯美罗的逻辑去造电车。问题是,买电车的人,真的只是为了一个“省心”吗?
他们想要的可能是一种信仰,一种社交货币,一种“我是未来”的幻觉。就像买特斯拉的人,你跟他聊什么QDR,他只会觉得你很可笑。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所以,bZ5能成功吗?我不知道。
它像一个用尽毕生功力,打出一招“降龙十八掌”的旧时代武林高手,招式精纯,内力雄厚。但抬头一看,发现对手们都在用加特林。
这种错位感,才是这个时代最荒诞的地方。
所以丰田想通了吗?不,它只是单纯地疯了。
这是一种战略性发癫。它在用自杀式的定价,去试探市场的底线,去逼疯所有的对手。
它不是在问“我这车好不好”,它是在问“我卖这个价,你们怕不怕?”
要么一起成仙,要么一起成盒。
典中典。
本报道严格遵守新闻伦理,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如有内容争议,请依法提供证据以便核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