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i8上市后销量遇冷,零跑八月成绩翻倍反超
六月那会儿,理想的销量还算能看,3.6万台。转眼到八月,只剩下28529辆了。隔壁零跑就不一样了,人家八月份直接干到57066台,两倍都不止。有天早上在车友群里刷消息,有人说:“这年头买理想,还真得考虑下钱包。”其实我身边开理想的老李也琢磨着要不要换个别的牌子。
说起来,今年八月刚发布了i8,本以为能带动点热度,结果反倒像踩了一脚刹车。那场发布会印象最深的是李老板拿块桌板对着镜头比划安全性,还有就是i8跟乘龙卡车怼上的视频,把卡车后轮都撞离地了。师傅们私底下聊天时吐槽:“你宣传安全没错,但撞飞卡车这事儿,一般人看着就有点悬。”
最近网络上关于理想用户素质的话题又多起来,说乱停车、堵路啥都有。有次小区门口停了一排L系列,我和邻居老王唠嗑,他摇头:“现在买这个牌子的都是图大空间吧?”据说李老板知道是谁在背后搞事,但也没明面上回击。他微博以前挺冲,现在倒是收敛不少。
实际用下来,这两个月身边几位朋友开增程版L7和新出的i8,都觉得油耗控制还行,就是纯电续航有点鸡肋。“城市里短途可以,但长途还是得加油。”这是维修店师傅常挂嘴边的一句话。而且MEGA那个3000台的数据,其实拉高整体平均数不少,要是单拎L系列和新款来看,大概2.5万左右。这种数字一出来,就有人开始怀疑增程路线是不是走窄了——尤其是看到零跑这种“冰箱彩电大沙发”思路卖得更猛,“便宜才是真香”,微信群里讨论的时候总绕不开价格话题。
再看看市场上的其他SUV,比如问界M9、领克900这些,也都瞄准家庭用的大空间、配置堆料路线。我去试驾过银河M9,那悬架调校确实软糯些,不过售后师傅提醒我,“空悬系统可不是谁家都耐造,用几年漏气很正常。”顺便插一句,听一个修过极氪9X的小哥讲,那玩意儿电池包拆装麻烦死了,比普通混动车复杂多一层。
回到主角——理想i8到底卖多少?官方一直没放具体数据,只能靠微博上一些自媒体扒拉,每周分布基本还是老产品占大头,新款占比不到两成。如果按群友推算,大致首月2600台上下,其实对于新车型来说不算太差。但为啥官方闭口不谈呢?销售小张只丢下一句:“等九月份交付量出来再看吧。”
今年流行一句话:消费降级。当乐道L90把起步价砍到17.98万的时候,不少原本打算买高配SUV的人立马转向。“轴距长一点又咋样?省钱才重要!”有一次跟技师聊乐道的新平台,他随口提,“900V快充不是吹牛皮,可惜换电站少啊。”而且乐道六座版本前备箱是真的宽敞,小区楼下阿姨搬菜篮子进去不用弯腰,这种细节一般宣传稿根本不会提。但价格摆在那里,有选择余地的人越来越多,所以首月破万也不是巧合。
顺带插播一下,下个月据说明理想要推新的i6,我表弟工资缩水之后已经把目标锁定在低配车型上。“能省则省呗,现在大家日子紧巴巴。”
至于那些五十万以上纯电豪华市场,据圈内销售讲只有那么几款车型一年勉强卖个千来辆。所以MEGA坐稳细分冠军也是情理之中。但轮到i8这种定位尴尬的新生代,说白了赶时间赶错档期,如果早一年出来或许还能抢占先机,现在只能硬撑着往前走。据微信群爆料,下个月交付预期8000-10000辆,也许只是写在PPT里的数字罢了。
最后补充个二手行情段子:楼下邻居去年花三十来万能收一辆旧L7,本想着升值保值,可最近挂牌发现掉价厉害,还被二手商贩嘲笑“这品牌风向变太快”。养护方面也是坑,一个冷门配置比如全景天窗漏水问题,小区维修队去年夏天修过三次,每次材料费都涨,看样子以后养护成本还得往上涨。这些都是生活里的碎片,不信可以自己问问身边老司机,他们肯定懂其中滋味。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