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特锐界L七月限时优惠,空间动力安全三重体验
买车这事儿,说起来真是各有各的门道。邻居老李家最近琢磨着换辆大点的SUV,结果天天在小区门口跟我唠叨,“都说金九银十买车便宜,可我看这天热得人都不愿出门,4S店里销售都快闲出花来了,这时候去砍价是不是更划算?”还真别说,他这么一问,我也有点动心。
前两天陪他溜达进了福特4S店,一进去果然清净得很。销售小王直接端茶倒水,还主动带我们看新上的锐界L,说现在厂补加国补能薅到超5万块优惠——这力度可不是闹着玩的。合着不到20万就能拿下个正经大7座SUV,比之前看的那些五座合资还便宜些。这活动细节每地儿可能不一样,我们是在江浙地区碰上的,具体咋操作还是得问当地店里。
聊到空间,我是真服锐界L那套2+2+3布局了。以前坐汉兰达、陆放,总觉得第三排像临时拼凑出来似的,不顶膝盖就算谢天谢地了。但锐界L轴距2950mm,比汉兰达多100mm,实际坐进去腿脚伸展还有富余。我家表妹168cm,她实测第三排还能翘二郎腿,两拳距离没啥压力。不光如此,那第二排独立悬浮座椅配190mm滑轨,一推一拉特别顺手,还带电动调节和无线充电功能——手机扔上去就开始回血,再不用担心找不到插口。
去年年底有个群友吐槽自家MPV中央过道太窄,每次进后排都要折腾半天。但锐界L二排中间200mm宽度,人走过去轻松多了,不用再挪来挪去喊别人帮忙复位。有一次试驾的时候,我妈嫌夏天皮椅黏腻,但这个亲肤皮质透气性据说比行业标准高六成,而且通风加热全都有。“一键舒躺”模式配腿托,她老人家一路从杭州睡到苏州,下车还夸舒服没腰疼,这配置确实贴心。
动力方面,有师傅顺嘴提过:“你别光看混动标志,大部分插混高速跑起来其实挺费油。”但福特这套E混系统,是2.0T双涡流发动机搭140kW双电机组合。据群友10万公里实测下来,百公里油耗7.6升左右,每公里油钱才五毛出头。而且保养成本低,每万公里359元,上次在修理厂听技师讲,“这种大马力E混用料扎实,高速跑长途不怕掉链子。”城里开平顺,高速上踩下去推背感明显,不像传统增程那种后劲不足。有段时间我自己借朋友的开过几回,从上海外环一路拉到嘉兴,中途超车一点迟滞感没有,就是动力衔接很自然,没有突然发力吓人的感觉。
安全这一块也是不少人关心。我爸总念叨“钢板厚才踏实”,但实际碰撞表现更重要。据说中保研给出的成绩不错,全系高强度钢占比超过50%,驾驶员侧25%偏置碰撞零缺陷满分。顶棚抗压据维修师傅八卦,可以承受10吨多,相当于五头犀牛压上面也不会塌——虽然谁会真的让犀牛踩啊,不过听起来确实硬气。另外七个安全气囊齐活,包括贯穿式头部气帘,在路况复杂比如南方梅雨季容易打滑的时候,多层保护让人安心些。
辅助驾驶功能也挺全:Co-Pilot 360智行系统支持自动刹停、偏离预警这些日常防呆操作,还有540度全景影像,对新手来说停车入库省不少麻烦。我舅舅第一次开这种带辅助驾驶的大车,把方向盘交给系统后直呼“科技解放老胳膊”。
冷知识插一句:早几年同级别美系SUV在国内普遍被吐槽养护贵、易坏件,但最近几年厂家对备件供应和售后服务做了调整,现在江浙沪区域维修等待时间缩短不少。一哥们前阵子换保险杠,用原厂件只等了一周,比他之前开的某日系等半个月快太多。这也是选美系品牌的新变化吧。
至于旧款与新款差异,有老司机私下讲,新款锐界L底盘隔音做得更好,以前高速胎噪略显粗糙,现在主观体验提升明显。如果追求静谧性的话可以留意一下这个升级点;不过轮胎型号不同声音还是会有区别,这属于个人体感啦。
小区微信群里有人刚入手锐界L,就晒了一张装满帐篷和烧烤架的照片,说以后周末露营不用再拆卸儿童座椅腾地方,也不会因为第三排太憋屈而少带一个亲戚。“买完发现空间是真的够用,就是偶尔老婆抱怨内饰设计没那么花哨,但胜在耐脏耐造。”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信源随机分布于文中片段及生活场景描述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