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关于到底该买电动车还是燃油车的话题,又在网上吵得沸沸扬扬。
起因是一些早期尝鲜的车主,把自己开了一两年的电动车卖掉,重新换回了燃油车,还在网上分享了自己的经历,说终于发现了电动车和燃油车之间那道迈不过去的坎。
这么一来,可算是点燃了导火索。
有人说这是清醒了,看透了电动车的“骗局”;也有人说这是开历史倒车,跟不上时代。
一时间,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那么,这背后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是电动车真的有硬伤,还是咱们自己的用车需求没搞明白?
今天,咱们就站在一个普通老百姓的角度,用大白话把这笔账好好算一算,看看这车轮子上的选择题,到底该怎么做。
首先,咱们得聊聊那个让所有电动车主都心有余悸的场景——节假日上高速。
平时在城里开,电动车确实又省钱又安静,可一旦到了国庆、春节这种全民出行的日子,充电问题就成了天大的难题。
服务区里,加油的队伍可能就几分钟,加油枪一插一拔,前后用不了十分钟就走了。
可充电桩那边呢?
那队伍排得是里三层外三层,几十辆车眼巴巴地等着几个充电口,好不容易排到了,快充也得一个小时左右。
这一来一回,别人可能都到家了,你还在服务区看着电量表干着急。
这真不是危言耸听,前段时间就有新闻报道,一位特斯拉车主在高速上堵车,眼看电量只剩下个位数,最后只能无奈地叫了拖车。
这种在路上的“能源恐慌”,是开燃油车的人很难体会的。
燃油车确实能给你“一箱油跑遍天下”的底气,这种自由和便利性,在关键时刻就是实实在在的优势。
聊完了出远门,咱们再把目光拉回到日常过日子,算算经济账。
这也是电动车主最引以为傲的地方。
就拿城市通勤来说,假如你每天上下班来回要跑个八十公里,开一辆普通的家轿,一个月油钱少说也得一千块。
但要是换成电动车,家里能装充电桩,利用晚上电价便宜的时候充电,一个月电费可能都不到一百块。
这中间差了将近十倍。
日积月累下来,开个三五年,省下的油钱都够买一辆小车了。
这个诱惑力确实非常大,也是很多人选择电动车的首要原因。
但是,事情还有另一面,那就是二手车的价格。
省下来的钱,很可能在你卖车的时候一下子就亏回去了。
电动车的保值率,尤其是前几年的车型,确实是个大问题。
有位朋友三年前买了一辆国产知名品牌的电动车,花了将近三十万,最近想换车,二手车商来一看,直接就砍掉了六成多的价格。
车商的理由也很直接:电池健康度掉得太快了。
对于二手电动车来说,电池就是它的心脏,电池不行了,这车也就没什么价值了。
相比之下,燃油车的发动机、变速箱技术非常成熟,一辆开了好几年的日系车,在二手市场上依然很抢手。
所以,买电动车省下的油钱,到底能不能抵过卖车时多亏的钱,这笔账,每个人在买车前都得仔细算清楚。
再来说说充电的便利性问题。
对于电动车来说,有没有私家充电桩,完全是两种不同的用车体验。
如果你住的是新小区,车位固定,物业也配合,那装个充电桩非常方便,每天回家插上枪,第二天早上就是满电出门,比去加油站还省事。
但问题是,咱们国家还有大量的老旧小区。
这些小区的电网容量可能不够,停车位也不固定,物业更是怕担责任,找各种理由不让你装。
这就导致很多车主只能依赖外面的公共充电桩。
有位朋友就天天上演“抢车位”大戏,每天下班后不是先回家,而是开车去附近的商场,就为了等到晚上九点以后商场里的充电桩空出来。
他自己都开玩笑说,开电动车省下的那点油钱,全都换成了等充电时喝的奶茶和咖啡。
不过,说到这里,就不得不佩服咱们国家的规划和执行力。
现在国家已经强制要求,所有新建的小区必须预留足够比例的充电桩车位。
而且,像中石油、中石化这样的能源巨头,也在积极转型,在加油站旁边大量建设充电站甚至换电站。
这种从上到下的推动,正在快速弥补充电设施的短板,这是很多其他国家做不到的。
可以说,中国正在用“基建狂魔”的实力,为电动车的普及铺平道路。
当然,车不光是代步工具,驾驶感受也很重要。
这也是燃油车爱好者和电动车支持者争论的焦点。
很多喜欢燃不车的人,都迷恋发动机的轰鸣声,觉得那才是汽车的“灵魂”。
但说句实在话,对于我们普通人开的十几二十万的家用车来说,速度一上来,车里最大的噪音其实是轮胎和风声,发动机那点声音早就被盖过去了。
真正追求声浪的,都是去改装排气的,那又是另一笔开销了。
而电动车带来的,是一种全新的驾驶体验。
它的动力输出非常直接,电门一踩,车子就“嗖”地一下窜出去了,没有任何延迟。
在城市里等红绿灯,起步那一下,能轻松把旁边的燃油车甩在身后。
这种瞬间爆发的推背感,让过去只有在几十上百万的性能车上才能体验到的驾驶乐趣,进入了寻常百姓家。
很多人一旦开惯了电动车的这种轻快和迅猛,就很难再适应燃油车那种需要等转速上来才有力的感觉。
分析了这么多,其实我们可以发现,电动车和燃油车并不存在谁就一定比谁好,它们更像是两种特点鲜明的工具,关键看你的需求是什么。
如果你生活在北方,冬天动辄零下十几二十度,那买纯电动车确实要慎重。
因为低温对电池性能影响巨大,续航里程可能会打对折,开暖风更是雪上加霜。
这时候,反而是插电式混合动力车成了最优解。
现在的国产插电混动技术已经非常成熟,纯电续航能做到两百公里,平时上下班完全可以当纯电车开,成本极低。
真要跑长途或者节假日出远门,它还有发动机,加油就能跑,彻底告别里程焦虑。
它集合了电车和油车的双重优点,可以说是目前最适合中国复杂用车环境的方案。
如果你生活在南方,但家里又没条件装充电桩,那也得想清楚。
特别是有些主打性价比的磷酸铁锂电池,在低温潮湿的天气里,不仅续航打折,充电速度也会变得非常慢,那种焦虑感同样不好受。
归根结底,买车还是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
如果你每天通勤距离长,有固定的充电条件,那么纯电动车无疑能帮你省下一大笔钱。
但如果你一年也开不了多少公里,买车就是为了偶尔应急,或者你所处的环境根本不具备便利的充电条件,那盲目跟风去买一辆纯电动车,最后焦虑和麻烦的还是自己。
车是服务于人的,找到最适合自己生活方式的那一款,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