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丈母娘抱怨她的别克英朗开起来“没劲儿”,油耗还噌噌涨,声音听着也不对。我这“半桶水”的修车爱好者自告奋勇去瞧瞧。拆开一看火花塞,好家伙,螺纹和陶瓷体上糊满了黏糊糊的机油!这可不是小问题,赶紧请教了相熟的4S店老师傅,又翻了不少资料,才算彻底搞明白咋回事。原来,想让爱车远离这个麻烦,日常多注意这3点真的很关键!
第一点:重点盯防“气门室盖垫”——机油渗漏的元凶
老师傅一看我拍的照片就直指要害:“十有八九是气门室盖垫,特别是火花塞孔周围的密封圈老化了!” 这就好比发动机“脑门”(气门室盖)上的一道密封门。门里面有凸轮轴这些需要机油润滑的“精密零件”,而火花塞就像嵌在这道门中间的几个“柱子”。正常情况下,火花塞孔周围有一圈专门的橡胶密封圈(也叫火花塞油封),像一道堤坝,把机油牢牢挡在外面,确保火花塞周围干干净净、干燥清爽。
但问题就出在这个密封圈上。它是橡胶做的,天长日久,特别是车子年头久了(丈母娘的车开了快7年),发动机舱的高温加上机油的侵蚀,橡胶就会变硬、失去弹性、甚至开裂。一旦这些围绕火花塞的密封圈“失守”,机油就像小溪找到了裂缝,顺着火花塞孔一点点渗下去,最后就糊满了火花塞的螺纹和点火线圈的尾部。这情况从外面很难看出来,不像气门室盖垫四周漏油那样能直接看到油渍,往往是拆火花塞保养时才发现“惊喜”。丈母娘的车就是典型的例子,拆开火花塞,机油都流到孔洞里了。老师傅说,这是英朗这类车型上了年纪后非常常见的毛病。
忽视它的代价可不小:
1. 点火线圈遭殃: 点火线圈泡在机油里,高温高压环境下,绝缘性能会被破坏,极易烧坏。一个点火线圈可不便宜!
2. 点火不给力: 火花塞和点火线圈之间要是形成油膜,火花就“跳”不利索,点火能量不足。结果就是发动机抖动、加速无力、油耗飙升——丈母娘抱怨的“没劲儿”就是这么来的。
3. 隐患升级: 严重的话,泡在机油里的点火线圈甚至可能短路,强大的电流可能直接把火花塞电极击穿,弄不好还会把行车电脑给伤了,那修起来可就更肉疼了。
第二点:警惕“烧机油”的蛛丝马迹——火花塞头部黑乎乎
除了上面说的密封圈漏油导致火花塞“下半身”(螺纹部分)沾满相对新鲜的机油,还有一种情况是火花塞的“头部”(中心电极和侧电极那部分)被烧得乌黑油亮,像沾了一层厚厚的、烤糊了的油痂。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烧机油”症状!
老师傅解释,火花塞头部是伸进燃烧室的。如果这里被机油糊住了,唯一的可能就是机油窜进了气缸里参与燃烧了。机油不像汽油那么容易烧干净,燃烧不完全就变成了积碳,厚厚的糊在火花塞电极上和燃烧室里。这不仅让火花塞点火效能大打折扣(间隙被堵塞变小),还会加速火花塞和三元催化器的损坏。
为啥会烧机油?原因复杂点:
活塞环磨损/卡滞: 尤其是油环刮不干净缸壁上的机油了。
气缸壁磨损: 气缸和活塞间隙过大。
气门油封老化: 机油顺着气门导管流进燃烧室。
这种情况比单纯的密封圈老化更伤发动机!发现火花塞头部黑油油的,别犹豫,赶紧去专业维修店做彻底检查(比如测缸压、内窥镜看缸壁等),找出根本原因并修理。丈母娘那次幸好只是密封圈的问题,火花塞头部还算干净。
第三点:定期检查与更换——防患于未然的“保养秘籍”
了解了原因,预防和解决的关键也就清晰了:
1. 别忽视“看得见”的漏油: 平时打开发动机舱加玻璃水时,多瞅两眼气门室盖四周边缘(尤其是缸盖和盖的连接缝处)有没有油泥或者渗油的痕迹。如果有,别大意,很可能火花塞孔里面的密封圈也开始不行了。这是重要的预警信号!
2. 定期更换气门室盖垫总成: 对于别克英朗这类车型,师傅的经验是,车龄上了5-6年或者跑了10万公里左右,即使没发现渗油,在做大保养时也建议把气门室盖垫(包含火花塞孔密封圈)作为预防性项目更换掉。原厂垫片是关键,别图便宜买劣质的(别克原厂的大概在280元左右一套,工时费各地不同)。丈母娘的车就是吃了这个亏,拖太久没换垫片。
3. 严格遵守火花塞更换周期: 根据保养手册(前面资料里也明确写了),别克英朗无论是1.6L还是1.6T车型,官方建议火花塞更换周期是3万公里。即使火花塞本身电极没多大磨损,如果因为密封圈漏油导致火花塞泡油了,也必须及时清理干净(用化清剂喷洗然后彻底吹干)或者直接更换。长期泡在机油里的火花塞,性能会严重下降。到了规定里程或感觉车子点火不畅、油耗异常增高时,检查火花塞状态是必须步骤。
总结:
那次给丈母娘修车的经历真是印象深刻。火花塞上有机油绝对不是小事儿,背后要么是气门室盖垫(特别是火花塞密封圈)老化漏油,要么就是更严重的烧机油问题。记住了这三点:常检查机舱有无渗油迹象、年限或里程到了及时更换气门室盖垫总成(预防性保养很重要!)、老老实实按3万公里换火花塞——就能有效避免这个麻烦,保护好价值不菲的点火线圈,让发动机一直保持“干爽利索、点火有力”的好状态。车子健康了,跑起来才省心又省钱啊!现在丈母娘的车换了新垫片和新火花塞(用的是手册里指定的NGK型号),那股“没劲儿”的毛病立马消失了,她老人家可满意了!没事多瞄两眼发动机舱,真的不吃亏。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