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起电动车新规严查,3罚3禁红线别碰,违规后果很严重

最近,很多骑电动车的朋友们可能都有一种感觉,就是路上的规矩好像一下子变多了,管得也比以前严了不少。

不少人在车友群里或者跟邻居聊天时都会提到,自己或者身边的人因为一些以前觉得不是事儿的小问题,被交警拦下来教育甚至罚款了。

比如广州有位陈先生,他骑了五年的电动车,就因为车上装了个挡风被,头一回被交警拦下,不仅罚了款,车还被扣了几天。

这事儿听起来好像有点小题大做,但实际上,这背后是全国范围内正在推行的一项新规定,就是大家现在热议的电动车“3罚3禁”严查。

8月起电动车新规严查,3罚3禁红线别碰,违规后果很严重-有驾

这个新规从八月份开始就在各地陆续铺开了,划出的红线非常清楚,一旦碰了,后果可比想象中要严重。

咱们今天就用大白话,把这几条规矩好好捋一捋,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要这么规定。

首先,我们来说说“三罚”,这三项处罚,针对的都是我们日常骑车时最常见、也最容易忽视的行为。

第一个就是载东西超标的问题。

以前大家骑电动车,车把上挂袋米、后座上捆个大纸箱,都是常有的事,觉得方便就行。

但现在,这种“方便”有了明确的界限。

按照规定,电动车载物的高度,从地面往上算,不能超过一米五;宽度上,左右两边加起来不能比车把宽出十五厘米;长度上,车后座载的货物不能超出车身三十厘米。

这个标准听起来可能有点复杂,简单理解就是,你的电动车不能再当成小货车来用了。

前段时间在上海,就有一位快递员因为后座上的包裹堆得快有两米高,被交警当场拦下。

结果不光是罚款,还被要求立刻把超标的货物卸下来,联系别的车来转运,耽误了不少时间。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我带的东西重一点、大一点,只要自己骑得稳不就行了吗?

但这个规定主要是从安全角度考虑的。

物理上有一个概念叫重心,货物堆得太高,整个车的重心就会随之升高,稳定性会大大降低。

这时候如果遇到一点侧风,或者需要紧急转弯、刹车,就非常容易失去平衡,导致翻车事故。

所以,这个罚款看似是针对载物,实际上是为了保护骑车人自己和路上其他人的安全。

第二罚,是针对不戴安全头盔的。

这件事其实已经宣传了很多年,但总有人觉得无所谓,特别是骑车去附近买个菜、接个孩子,觉得路程短,戴头盔嫌麻烦。

但新的规定把这个“建议”变成了“强制”。

现在,不光是骑车的人要戴,后座上坐的人也必须戴。

而且有些地方的规定更严格,实行“连带责任”,比如家长骑车带着孩子,如果孩子没有戴头盔,那么家长就要受罚。

像在济南,就有一位妈妈因为没给后座上六岁的儿子戴头盔,被罚了款。

她自己也说,以前总觉得孩子在后面抱着自己很安全,现在才意识到,安全这件事上,真的不能有任何侥幸心理。

为什么对头盔这么较真?

因为数据不会骗人。

8月起电动车新规严查,3罚3禁红线别碰,违规后果很严重-有驾

根据统计,在所有涉及电动车的交通事故里,导致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就是颅脑损伤,比例非常高。

一个质量合格的安全头盔,在发生碰撞时,可以吸收大量的冲击力,是保护我们头部的最后一道,也是最重要的一道防线。

几十块钱的罚款事小,生命安全才是真正的大事。

把戴头盔看成和开车系安全带一样理所应当的习惯,才是对自己和家人最基本的负责。

第三罚,是关于占用机动车道的。

这种情况在上下班高峰期特别常见,非机动车道堵成一锅粥,旁边的机动车道却很空,于是有些骑车人为了抢时间,就一扭车把钻进了汽车中间。

这种行为不仅危险,而且现在被抓拍到的几率非常高。

很多城市的路口都装上了高清摄像头,专门抓拍这类交通违法行为。

南京有位外卖小哥,为了抄近路走了机动车道,没过多久就收到了罚单,他自己也感叹,现在的摄像头真是越来越厉害了。

禁止电动车走机动车道,道理很简单。

电动车在设计上和防护上,都和汽车有天壤之别,俗话说就是“肉包铁”。

一旦和汽车发生剐蹭或者碰撞,电动车驾驶员受到的伤害往往是毁灭性的。

汽车有视觉盲区,司机很难时刻注意到从旁边突然窜出来的电动车。

所以,这条规定,实际上是在用罚款的方式,把电动车和汽车这两种不同“重量级”的交通工具分离开,避免它们在同一个空间里产生冲突,从而减少悲剧的发生。

说完了“三罚”,我们再来看看“三禁”。

如果说“三罚”是在纠正不良的骑行习惯,那“三禁”就是划定了绝对不能触碰的安全和法律底线,后果要严重得多。

第一个禁止,就是禁止使用套牌、假牌。

有些车主为了逃避电子眼的抓拍,动起了歪脑筋,要么用别人的车牌,要么干脆在网上买个假牌照挂上。

他们以为这样就可以肆无忌惮地闯红灯、逆行了。

这种想法实在是太危险,也太愚蠢了。

现在的技术手段,识别套牌假牌并不难。

一旦被查获,处罚非常严厉,不仅车子会被扣留,罚款最高可以达到五千元。

更重要的是,伪造、变造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机动车号牌,已经触犯了法律,情节严重的还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交通违规,而是严重的违法行为了。

8月起电动车新规严查,3罚3禁红线别碰,违规后果很严重-有驾

第二个禁止,是禁止在楼道里充电。

这一点可以说是与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安全都息息相关。

很多人为了图方便,习惯把电动车推进楼道或者家里充电。

这个行为的危险性,怎么强调都不过分。

电动车的电池,尤其是一些质量不过关的电池,在充电过程中,一旦发生短路、过充,就极易引发爆燃。

燃烧速度非常快,几秒钟内就能产生大量有毒的浓烟,并且温度极高。

楼道是整栋楼居民唯一的消防逃生通道,一旦被着火的电动车堵住,后果不堪设想。

这些年,因为电动车在楼道充电引发的火灾悲剧,在新闻里我们已经看得太多了。

所以,现在各地都出台了非常严厉的规定,比如在北京和西安,明确规定电动车进楼充电,最高可以罚款一万元。

如果因为这个行为引发了火灾,造成了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那就要承担刑事责任了。

这绝不是危言耸听,是为了保护整栋楼所有人的生命安全。

第三个禁止,是禁止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骑行电动车。

法律明确规定,驾驶电动自行车必须年满十六周岁。

但现实中,我们经常能看到一些初中生,甚至小学生骑着电动车在马路上穿梭。

很多家长觉得孩子大了,学校离家不远,骑车上学能省去接送的麻烦。

但我们必须认识到,十几岁的孩子,心智还不够成熟,他们对交通规则的理解、对危险的判断能力以及在紧急情况下的反应速度,都和成年人有很大的差距。

让他们独自驾驶一个有一定速度的交通工具,在复杂的道路上行驶,本身就是把他们置于巨大的风险之中。

所以,这条禁令,主要追究的是监护人的责任。

如果家长放任未满十六周岁的孩子骑电动车上路,一旦发生事故,家长是要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

这种所谓的“方便”,背后可能是一个家庭无法承受的沉重代价。

总的来看,这次全国范围内的电动车严查,看似突然,其实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

我们国家是全世界电动车保有量最大的国家,数量已经超过了三个亿。

庞大的基数,加上过去一些不规范的使用习惯,导致了每年大量的交通事故。

有数据显示,超过八成的电动车事故,都和超员载人、非法改装、不戴头盔、抢行占道这些行为有关。

所以,现在出台“3罚3禁”这样的严格规定,目的并不是为了罚款,也不是为了给大家添麻烦,而是用更清晰、更有力的规则,来规范大家的出行行为,最终是为了保护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一个安全、有序的交通环境,需要我们每个参与者共同来维护。

当规则变得更严格,我们的出行才会变得更安全。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