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3款哈弗大狗PHEV,不吐不快的几个槽点
我第一次试驾哈弗大狗PHEV,是去公司附近的展厅。店里销售直接说:你得惯它的节奏。这句话让我有点警觉——什么节奏?还没细想,就坐到车里,第一感觉其实还不错,硬朗的外形、宽敞的空间,反正整体给人一种挺硬核的感觉。可是真正开起来,觉得问题一箩筐。
先说这是我最头疼的,也许也是大家最关心的:混动的逻辑。说白了,它有点精分。我估算,低速(就是20到40码)城市跟车时,突兀的发动机介入非常明显。比如路上堵了点车,车子还在平稳行驶,一不小心只要踩个刹车或油门,发动机就嗡一声冒出来,然后车会有一点前窜或拖拽的感觉。这个顿挫感,一点都不诗意。我还记得有次在红绿灯前,又不远不近,车突然嗡一下启动,主观觉得像是突然被人扯出一根绳子,情绪不好。
为什么/怎么想到这个?我身边的几个油车朋友都说,这车混动逻辑太奇怪了。实际上,这也得归因于它的动力管理策略,似乎对电机和发动机的切换还没有磨到家。事实上,这个问题在很多PHEV里都存在,但哈弗大狗表现得特别明显。
你会问:这是硬伤吗?坦白说,影响挺大的。如果你每天通勤多在城市,车子像个过渡品,突发的顿挫体验会让人很不爽。尤其是在红绿灯频繁变换,油电切换的瞬间,总带点惊吓感。(这段先按下不表)
再说智能车机。反应真是有点卡。我有次打算帮同事导航,开机后点一下导航,得等个两秒左右,才出现路线。屏幕好看是好看,但用起来不够顺畅。语音助手更是粑粑,喊两三声才能回应一次。有次我说,帮我找个附近的咖啡店,它居然装睡,完全没响应。等了会儿才动弹,心说:兄弟,你是不是自我意识太强?感觉名副其实个老年机。
为什么会这样?我猜,可能供应链或软件优化还不够成熟吧。毕竟人们惯了快节奏反应的手机,从车机到现在都还在磨合阶段。没细想过,也许未来会优化,但目前就这水平,确实有点失望。(这段转弯,想抱个槽)
纯电续航也是个让我心里忐忑的问题。厂标称纯电续航约70公里,但我实际用下来——开空调、听点音乐、堵车用时——会严重打折,可能只有50多公里左右。而且,充电效率也不咋地。用家用充电桩充个电,差不多得3-4小时,效率慢得让人想扔掉车充,也就是充个电变成了个休闲娱乐。靠发动机充电?简直让人绝望。踩了几次油门,发现充电的效率比我预期得低多了。基本上,车子没办法变成移动电源,这个亏电状态下,动力会变得像换了车,静谧性大打折扣。
如果没有家庭充电桩(我估算,家庭1.5kW功率,充满大概3小时),纯电体验其实就打了折扣。特别是对于像我这样,平时上下班的距离大概20公里左右,电用光了,混动表现就有点失衡。
(突然想到,或许设计师在电池布局上考虑各种因素,造型追求的同时导致后备箱太高了?)这个我得多吐槽一句:后备箱地台还挺高的。为了造型或电池,地台提升,搬个大箱子或者重东西,就像在做力量训练。对娇小的朋友或家庭主妇来说,简直是个折磨。我刚才翻了下笔记,觉得这个设计真是反人类。不懂为什么要这样设计?
话说回来,为了造型牺牲一些视野也不奇怪。后车窗面积偏小,比例紧凑后,后视镜看到的范围变窄了,特别是盲区变大了。开车久了,左右盲区像个大屏幕电影放映厅,但却很带感地让人觉得不安全。这个问题不会太明显,但细细琢磨,能影响一天的安心感。
优点倒是让人刮目相看。省油是真正的王道。有电时,像纯电车一样,城市通勤尤其便宜。高速模式下,混动介入,油耗大大降低。估算,一辆中型SUV(比如别的品牌那种传统油车),百公里油耗可能在8L左右,而它在高速行驶中,大概只有5-6L。这个差别在不断上涨的背景下,确实比较实在。
起步和加速也挺快。电机的威力,让反应比燃油快得多。超车不需要担心逻辑反应迟缓那点。尤其在我试驾时,感觉拉开车距,响应那叫一个爽。从静止到响应,几乎没有迟滞,这点我挺喜欢。这个点,还是比较真香。
户外露营其实是硬核亮点。它的对外放电功能挺香,用充电口对外供电,露营、野炊都能用。这点,超级实用。比如我朋友的车提到,用车载电源帮俺煮个咖啡,瞬间幸福感提升几百分。我想,也许未来露营车都得这么多功能。
空间方面,硬派的方盒子造型,空间实用。大到能放下全家人的行李箱、宠物,甚至还能带点露营装备。空间宽敞,和我小时候摇的那种猎豹车型比,比它更方正。用料也不错,整体感觉硬朗。
但缺点也不容忽视。电池亏电后,表现变得很尴尬。我试过,电池剩下不到10%的时候,油耗飙升,反应变慢,动力也不那么给力。就像换了一辆车,瞬间变架,感觉挺失望。
底盘方面,为了野性,调得偏硬。虽然支撑性好,但走烂路时也能感受到颠簸。细碎的颠簸传递很直接,没有油车的温柔。车子稳,但舒适性打了个折。有次载朋友去郊外,她说,你这车,硬得像块石头。我心想,是不是我骑错车了?
长途高速的保电策略也得自己摸索。怎么调节出最优的保电模式(比如保电到多少%,动力和油耗兼顾),这需要自己琢磨。这个学成本,让我觉得有点事儿多。倒也不是特别难,但你如果不愿折腾,可能会感到头疼。
总结一下,这个直男的感觉明显——大空间、省油、硬朗造型。这些硬核优势确实吸引人,但在体验的细节上,又有点大意。我觉得,潜在车主一定要深度试驾,看看自己能不能接受它那点毛病。毕竟,车场上,那些细节才是真实的世界。对了,你觉得它的顿挫感会不会让你每天都很苦恼?反正我开完后,满脑子都在重复这个设置能不能改?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