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最近车圈这个状态,就很魔幻。
你花15万,想买个合资B级车,这个想法本身在三年前,属于是“梦里啥都有”系列。但在今天,它不仅不是梦,而且车企们还会追着你喊,大哥你看看我,我不仅有,我还能给你加个座,再送你一套皮肤。
就比如福特蒙迪欧,最近又把那个2.0T豪华型拿出来讲故事,终端一顿操作,落地15万出头。这事儿就非常有意思了。
我必须先抛出一个暴论:现在的福特,尤其是在卖蒙迪欧这件事上,已经彻底“悟了”,或者说,疯了。它不再跟你谈什么品牌调性,也不跟你聊什么历史传承,它就是把一个最核心的东西,粗暴地、不讲道理地砸在你脸上——肌肉。纯粹的,过剩的,甚至有点不合时宜的美式肌肉。
别的车企在干嘛?本田在琢磨怎么用1.5T榨出最后一点油,丰田在计算如何让电机和发动机的恋爱谈得更丝滑,大众还在为颗粒捕捉器堵不堵的问题跟用户斗智斗勇。他们都在做蛋糕,试图把自己的那一块做得更精致,更符合现代人的“健康”理念。
福特是怎么做的?它直接扛着煤气罐冲进了厨房。
如果说之前小米是把蛋糕端走了,那蒙迪欧就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它的逻辑极其简单,简单到像三体人看地球:你们不是要性价比吗?你们不是觉得日系德系动力都“够用”吗?行,我不装了,摊牌了。我直接给你一台254马力、393牛·米的发动机,这玩意儿以前是放在小钢炮或者豪华品牌上的,现在我把它塞进一个15万的买菜车里。
就问你怕不怕?
这是一种典型的掀桌子式竞争。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我用一个几乎没有利润的价格,提供一个完全越级的产品力维度,直接把这个价位所有追求“均衡”的对手,打成“平庸”。你跟蒙迪欧比空间,它快5米的车长,近3米的轴距,后排能轻松翘二郎腿;你跟它比配置,那块27英寸的“带鱼屏”直接从主驾贯穿到副驾,不管好不好用,气势上已经赢麻了,属于是买屏幕送车。
但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是动力。
我作为一个开过不少车的中年人,必须得说,254马力在今天这个电动爹横行的时代,参数上已经不算惊天动地。但是,它是一台纯粹的、喝92号粗粮的2.0T发动机。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它能给你的,是那种拳拳到肉的、伴随着发动机轰鸣和涡轮起压的、原始的机械暴力美学。
这种感觉,开电车的朋友可能很难理解。电车快,是那种“嗖”一下就出去的快,像任意门,过程被无限压缩,只有起点和终点。而蒙迪欧这种大马力油车,它的快是有过程的,你能感觉到变速箱在思考人生,发动机在积蓄力量,然后“轰”的一声把你踹出去。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乐趣。
当然,很多人会说,你市区开,红绿灯一排,你这254马力有啥用?你一脚油门下去,前面还是那个老大爷的电动三轮。
是是是,你说得都对。这就是反技术崇拜的精髓。决定你通勤速度的,从来不是你的零百加速,而是路口那个鬼探头的“老头乐”。但是,拥有,和用不用,是两码事。这就好比你修仙,你练了一身金钟罩铁布衫,平时也就是用来挤地铁不费劲,但你知道,真要碰上事儿,你这身板能扛。蒙迪欧的254马力就是这身金钟罩,它提供的是一种“动力储备”带来的底层安全感。高速上超个大车,干净利落,一秒钟解决战斗,这就是安全。
我们来构建一个荒诞的场景:你开着一台1.5T的“买菜神车”,旁边是一台蒙迪欧。绿灯亮起,你俩同时起步,你地板油,发动机发出声嘶力竭的咆哮,时速表艰难攀升。而旁边的蒙迪欧,车主可能只是优雅地深踩了三分之一的油门,然后你就只能看着它的尾灯越来越小。那一刻,你心里会不会有一丝动摇?会不会觉得自己的“够用就好”哲学,其实是一种自我安慰?
这就是福特的目的。它用一种近乎“传销”的方式,向你灌输“大马力即正义”的理念。
再说说它的安全。现在车企都喜欢说自己钢材用得好,这里1700兆帕,那里热成型。讲真,这些数字对普通消费者来说,就是一串天书。蒙迪欧厉害在哪?它把这身钢筋铁骨,直接拿去参加了中保研的“期末考试”,还考了个全优。这就好比一个学渣,平时看着吊儿郎当,结果考试直接碾压了班上所有学霸。这种反差感,带来的冲击力是巨大的。同行看了也得傻。
当然,蒙迪欧是不是就完美了?当然不是。它就像一个偏科的天才,优点突出到能闪瞎你的眼,缺点也同样真实。
比如那个8AT变速箱,在低速2、3挡切换的时候,偶尔会给你一点小脾气,让你感觉它好像没睡醒。车机系统,屏幕大得像个电影院,但里面的App少得可怜,像个毛坯房,属于是硬件顶配,软件丐版。还有那个保值率,诶,我们聊点开心的,比如今天天气不错。美系车的保值率,就像中年男人的发际线,是一种不可抗力的玄学。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把蒙迪欧比作一个偏科天才,可能有点尬,但你懂我意思就行。它不适合所有人。
如果你是一个极度理性的消费者,你算计每一分油钱,关心三年后的二手车价,那你大概率会选择一台日系混动。那种车开起来,岁月静好,波澜不惊,像一杯温水。
但如果你内心深处,还残存着一点对驾驶的渴望,你享受把别人甩在身后的快感,你觉得汽车不应该只是一个冰冷的代步工具,而是一个能跟你进行情感交流的“大玩具”。你愿意为了这种纯粹的、甚至有点过时的快乐,去容忍它的一些小毛病。
那么,这台15万的蒙迪欧,简直就是这个时代给你开的一个后门。
这简直就是掀桌子!就是纯纯的背刺!它用最不讲理的方式,给了你一个在同价位几乎不可能得到的选择。最终的结论是什么?如果你买车的核心诉求,是让别人觉得你“会过日子”,那别碰它。但如果你买车,是为了让自己爽,那还犹豫什么?
在这个所有人都假装体面的时代,福特这种不装了、摊牌了、上来就王炸的玩法,本身就是一种态度。一种“爷不伺候了,爱买不买”的朋克态度。而这种态度,本身就值回票价了。
我们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倡导文明、健康的社会风气。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相关证明以便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