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最近看到丰田bZ5那篇吹“大厂担当”和“安全”的稿子,我差点以为自己穿越回了十年前。通篇看下来,四个大字在我脑子里反复横跳:不装了,摊牌了。
这已经不是在卖车了,这是在做一种非常古典的自我介绍。翻译一下就是:你们玩的那些花里胡哨的智能座舱、自动驾驶、激光雷达,我,丰田,搞不定,也不想搞。我唯一能拿出来说的,就是我这身“金钟罩铁布衫”比较硬。就问你怕不怕?怕就来买。
这是一种什么精神?这是一种在修仙小说里,当所有人都去卷“法术攻击”和“神识控制”的时候,有一个哥们默默地把所有技能点都加在了“物理防御”上的精神。当别人都在御剑飞行、千里之外取敌人首级的时候,他选择把自己的肉身练成法宝。逻辑上好像没毛病,但总感觉哪里怪怪的。
如果说现在的新能源车圈是一场黑暗森林里的闪电战,大家都在比谁的索敌雷达更远,谁的导弹飞得更快,那丰田bZ5就是那个在战场中央挖战壕、堆沙袋的工兵。当小米用一个SU7把蛋糕都端走,乐道连桌上的蜡烛都没放过的时候,丰田老师选择把自己的餐厅加固成一个碉堡。他觉得最好的防御,就是挨打。
我作为一个真的开过几年电车的中年人,我必须承认,安全这东西,非常重要。真的,非常重要。每次我开着我那个恨不得把所有功能都塞进一块屏幕里的车,在手忙脚乱中差点追尾的时候,我都会怀念物理按键的朴实无华。但问题是,这个世界疯了啊!
现在的消费者,尤其是年轻人,他们买的不是一辆车,他们买的是一个“移动的智能设备”,一个可以发朋友圈的“科技潮玩”。你跟他说你的车身钢材用了多少兆帕,电池包做了多少项穿刺实验,他的表情就像你在跟他解释算盘的九九归一诀一样,礼貌、点头,但一个字都没听进去。他只会问你:能K歌吗?有冰箱吗?自动泊车能停进我那个画了龙的停车位吗?
安全?安全是什么?安全能让我发朋友圈被点赞666吗?不能。所以bZ5这波操作,属于是典中典的“我预判了你的预判的预判”,结果发现对手压根没按套路出牌。人家直接把桌子掀了,说我们来玩真心话大冒险。
丰田的逻辑是:你们这帮新势力天天吹自动驾驶,但自动驾驶的关键在哪里?在特斯拉吗?在英伟达吗?错了,在中国的老头乐。只要有一个大爷骑着老头乐以一个刁钻的角度窜出来,什么L4、L5都得当场格式化。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所以,与其研究怎么躲,不如研究怎么撞。加大,加大,加大车身强度。只要我人没事,其他的都是浮云。
这套逻辑,简直是三体人看了都气活了,他们用几百年的科技进步换来的降维打击,被丰田用最朴素的物理学法则给解构了。你强任你强,我开铁壳王。但能过,就是能过。
写到这里,我突然感觉丰田有点像那个班里闷头学习,但就是考不过隔壁班靠小抄和瞎蒙的同学。你说他不努力吗?他比谁都努力。你说他不优秀吗?他单科成绩可能爆表。但最终考试,人家考的是综合素质,还带才艺表演加分。
而且,这个世界上存在一种叫“品牌玄学”的东西。会买特斯拉的人,就是喜欢特斯拉本身,你跟他说自燃、说失控,他会觉得那是对他人格的侮辱。会买奔驰的人,就是为了那个三叉星辉,你跟他说内饰异响、发动机漏油,他会告诉你这叫“高级感”。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丰田想用“安全”这个理性的“结界”,去对抗这种非理性的“信仰”,这本身就是一种行为艺术。
讲真,我每天下地库,看着一排排车在那里静静吃灰,就觉得大家对车的需求可能真的没那么复杂。
所以bZ5这波操作,它到底在干嘛?它在筛选用户。它在用一种近乎偏执的方式,对整个市场喊话:所有追求花里胡哨、相信技术能解决一切、活在PPT里的人,请你们去隔壁。所有被新势力吓破了胆、觉得电车就是个定时炸弹、只求安安稳稳从A点到B点的朋友,请来我这里。
这不叫大厂担当,这叫大厂的无奈。这是一种看透了浮华之后,回归本质的选择。也是一种在牌桌上发现自己已经没有王炸之后,选择把所有小牌打成一个顺子的智慧。
最终,丰田的逻辑可能是对的。当市场的狂热褪去,当所有的智能座舱都变得卡顿,当所有的自动驾驶都在赔款的路上,大家可能会突然“悟了”,发现一辆车最重要的品质,就是它不会在你意想不到的时候,给你来一个“机你太美”式的大惊喜。但那个时候,丰田还在不在牌桌上,就不好说了。
要么成仙,要么成盒,这就是现在的车圈。丰田选择给自己先造个结实的盒子。
本文以弘扬社会正能量为宗旨,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及时回应。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