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业界混了十几年,看到这次重庆摩博会,真心觉得有点意思。特别是那两款新车,一个是张雪500F,价格几乎开出天价一样的亲民——29980元,估算(样本少)价格区间可能在29000到31000元之间。另一个,一个本田CB500SF,也来了,但售价格还没公布。看着这两个兄弟车型同时亮相,我心里暗自琢磨:真是个华山论剑的景象。
我记得上次在展馆门口,看到一位骑着Z1100的老哥,他跟朋友说,现在这市场,品牌还能赢得了情怀吗?这句话我还在脑子里回卷。不用多说,就是大家都在抬头看车,都在想:买谁更值?这个价格差异,真的能带来不一样的体验吗?
跟一车店销售的小哥聊过,他笑着说:你说的,还是偏情怀的那部分人多。市场其实渐渐开始重视性价比了。其实我也猜测,像张雪的这个价格,估算(体感)在同类摩托车里有点奇怪的优势:便宜一千两三百,性能又不落后,绕不开的花小钱,办大事的理念。
说到这我突然卡壳了,就直说了——实际上我没细想过,张雪500F到底是用的哪个代工厂配件,或者说它的发动机是真·自家研制还是拼拼凑凑的?但比起那些原汁原味自研,我更关心的是用着顺不顺手。
这点得讲,很多车企的自主研发其实就是把核心零部件加个壳子,拼装出来,最终组装到行货。就像做饭,锅端起来,味道还真靠厨师的调味。这里要说个不同的角度。以我个人经验,动力调校更像是酱油放多放少的问题,调得好,车子跑得有劲,顺溜;调不好,倒车都成打酱油。张雪500F的动力调校偏低转速扭矩,声浪听着挺有宝马初学者的感觉(估算),平顺性不错,也更适合日常用。反而本田的升了级,502cc,带了点动力的肌肉感。
对比一下,张雪只需投入470cc发动机,结合合理调校,百公里油耗估算(样本少)能保持在3.2L左右,假设平均燃格7元一升,也就成本22块钱出头。反观本田,花更大价钱,用大排量,再加上电控系统、电子油门,操作表现会更好,但油耗也会高个0.2L左右。这种加料式的提升,能落到地上吗?无非是调料包的不同。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相册,看到一张现场照:那台货架上摆的旧年款CB400,残影一般挂在一旁,比新款还要复古。这让我想到,品牌情怀,其实是记忆的膏药,在一台车身上铺展开来。很多时候,车友买车不是纯理性,那就像买咖啡,香味……这股味道我也不敢多想,毕竟情怀这东西太容易被包装和炒作。
你会不会觉得,像本田这次迟迟不公布价格,反倒让张雪这边成功抢镜?估摸着,可能本田还在算账。毕竟,很多品牌策略都是你先等着看,试探市场的反应。其实我一直在想,车企在供应链上的博弈,不只是零件成本,更像是在拼命猜测消费者心理。想象一下,本田把CB500SF定价定在4万左右(这是我原以为的区间),可能会有人觉得偏高了;如果它定价在3.8万,甚至低点,反倒更容易吸引既买得起,又有情怀的车友。心算一下,俩车差点儿价钱,利润空间可能就差几十块钱。
你问我:这两车,谁更实用呢?不能光看价格,也得看你的需求。情怀车,那个情怀,就像是年轻时的梦,你不能硬要用钱买幸福。但现实是,能用合理价格,买到心头好,其实也是一种幸福。
在我认识的一个朋友——一个修理工,他说:我看过很多车,要是不在意品牌,张雪这个还真不错,样子也够贴合年轻人。我自己也琢磨过,品牌代表的,不只是名字,更是一组担保。而这种担保,成本要比自家拼装备高。
我在问自己——假如今年春天,CB500SF正式上市,售价在我预料范围内,你会选择谁?这问题突然变得有点难。我相信某些情怀主,会走入梦的世界,选择本田;而很多追求实用的朋友,会觉得,29980的张雪岂不是划算爆了。
车子就像是生活的缩影。一个小细节,我还记得在展馆里,一位女车友抱着新车走出来,她说:这个车看起来就舒服,真像是找了个老朋友一样。这小情绪,真比任何硬核评测都管用。
你猜,明年春天,市场的冲击会怎样?我不敢断言,只期待在某个角落,能看到那台新车静静地停在某个转角,等着被你挑选。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