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全景天幕”还是新能源车圈的顶流明星。受特斯拉倡导的极简设计影响,这面头顶透明大玻璃成了各大新势力争相标配的潮流符号。座舱氛围分分钟变身科幻大片,谁看了不心动?然而,号称“科技与人性”的明亮天幕,夏天晒上十分钟,直接让车主切换成“烤肉串”,最后还得自己掏钱进补第三方遮阳帘。这波操作堪比“先给你糖,再收门票”,把用户体验生生变成一场拷问耐热极限的真人秀。
最近跳出来“拆穿皇帝新衣”的,是岚图CBO邵明峰。他在社交平台直言不讳,称这种造型先行、体验靠边的做法为“流量怪象”。别指望高大上的营销词仗义执言——什么“高紫外线隔绝率”,充其量是内饰不褪色的护身符,谈不上隔热。邵明峰科普,紫外线和红外线在隔热问题上完全是“两码事”,隔紫外线的玻璃并不能阻热。哪怕厂家拼命吹嘘自己的玻璃有多牛,实测下来,红外线隔绝率很难突破70%。因此,无论你用多厚的玻璃,太阳只要一照,“头顶铁板烧”吃定你。
说白了,不加遮阳帘的“极简”,不过是设计师将“美好视觉”装进用户体验的价签里。你以为自己拥抱了新科技,结果头发都快被晒成黄色警告。第三方遮阳帘的生意由此水涨船高,车主互帮互助的讨论贴满了社群,“哪家遮阳帘靠谱”成为热门问题。但以为装上配件便高枕无忧?凉快有了,头顶空间却被“压缩包”式收走三分之一,坐姿直接从总裁变成小学生认错。更离谱的,是有厂商为了外观炫酷,干脆把后挡风玻璃延伸到后排乘客的头顶,看似宽阔通透,实则牺牲了舒适,顾此失彼。
面对这场“只谈流量不谈体感”的集体默契,邵明峰言辞尖锐地提出:真正的用户体验不是自作聪明的“无帘极简”,也不是头顶炫光的“视觉冲击”,而是该有的舒适一分不少。电动遮阳帘与全景天幕搭配,才是最大可能兼顾视野与乘坐体验的方法。让用户按需一键开合,夏天不怕晒,冬天不怕冷,还杜绝夏日热浪与冬日失温的尴尬。
岚图的新车“知音”在用户直播中重点科普了自己在空间和舒适性方面下的工夫。为了遮阳帘不再侵占头部空间,干脆加高车身,让座舱更阔绰。座椅宽度达1380mm、坐垫长度531mm、实际得房率90.8%,这一串量化碾压了不少同级SUV,哪怕你是身高马大的奶爸,或带着三代同堂出门,也能坐得舒展自如。岚图不玩虚的:“优先解决用户出行痛点,让实用回归设计本位”。
知音的创新并非噱头式的“加配置”。像7L冷暖冰箱可存母婴用品、全系配备母婴级亲肤面料拒绝甲醛新车味、NVH音效优化保证导航无干扰、座椅舒适性和空间同级无敌。再加上乾崑智驾ADS 4、鸿蒙座舱和2千兆级安全车身,一副“既要科技也要人性”的全能卷王架势。
当然,很多车企说“我们有遮阳帘”,实际往往要么随车配件东拼西凑,要么选配价格离谱。而知音的态度是,用户不必二次消费,直接标配,一步到位,不用再坐在烈日下怀疑人生。所谓好设计就是这样:预见你的麻烦,替你未雨绸缪,而不是等你被晒黑了再卖你补丁。
现如今,知音已开启预售,22万元起步。预售权益一应俱全,还有全国门店随时等你体验。与其年年替新车补齐“短板”,不如当初就选坦荡直面的痛点管理大师。流量设计易得,用户忠诚难求。汽车工业讲究的是用户出行的每一个细节,而不是在盲目追逐极简与造型中,把痛点当成掩饰的遮羞布。真正的“极简”,应该是把问题在设计阶段就消化掉,而非推到用户手里当考验情商——哪怕这让营销词里失去些许“性感”,但收获的,是脚踏实地的口碑和用户的信任。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依法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