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儿听着离谱,细想却戳中了不少老车主的痛点!
要我说啊,保险公司这“看车下菜碟”的毛病,真该改改了!
1. 车龄歧视,老车就该低人一等?
您那辆13岁的“老伙计”,在保险公司眼里可能早成了“高风险分子”。
数据显示,超8 - 10年的车容易被拒保,保险公司觉得修车成本高、事故概率大,干脆“一刀切”省事。
可像张大哥这种开车稳当的老司机,明明能帮保险公司省钱,咋反被当成“赔钱货”?
这风险评估模型,怕不是该升级了!
2. 利润至上,服务初心丢哪儿了?
国产车、车价低、车龄高——这三重标签,可能让保险公司拨算盘时直摇头。
但保险本质是保障,不是炒股!
只盯着“高利润客户”,对忠实老用户玩“冷暴力”,这吃相也太难看了吧?
别忘了,今天的新车,明天也会变老车!
3. 被动等待?
不如主动出击!
等不到电话就干着急?
咱可不能惯着保险公司!
支付宝、官网比价渠道多的是,还能直接打客服电话“拍桌子质问”。
记住,你是买服务的上帝,不是求施舍的乞丐!
张大哥的经历像一面镜子,照出了老车主的无奈,也照出了保险行业的功利心。
车会变旧,但车主的安全和权益永远该被重视。
如果你也遇到过类似的“保险冷暴力”,赶紧去检查自己的保单日期,该比价比价,该维权维权!
赞同的老铁们点个赞,评论区聊聊你的车险故事——咱们抱团发声,看谁还敢忽视“沉默的大多数”?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