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了600公里宋Pro-DM和元PLUS的差距一目了然!实测对比

上个月刚把新买的宋Pro DM开了趟川藏线,回来就被朋友拉去试驾他的元Plus,两台车跑了差不多600公里山路,这一圈下来才发现,原来混动和纯电的差距比想象中更有趣。

先说说这两台车的定位,宋Pro DM是比亚迪最新的第五代DM技术,元Plus则是纯电平台的明星产品。就像去餐厅吃饭,一个能点热汤冷饮都有的套餐,一个专攻现榨果汁——各有各的优势。

一、续航这块"硬骨头"

开了600公里宋Pro-DM和元PLUS的差距一目了然!实测对比-有驾

跑川藏线时特意做了个小实验:满电状态下两台车都以100km/h巡航,结果挺有意思。元Plus表显510公里实际跑了400出头,宋Pro DM的油电混合模式下,表显800公里综合续航实际跑了720公里左右。不过当电量掉到20%以后,元Plus的加速明显变得温和,宋Pro DM则继续保持稳定动力输出。

这里有个小细节,元Plus在电量充足时动能回收调到最大档,下坡能多抢回8%的电量。宋Pro DM在亏电状态下发动机介入特别平顺,完全没有某些混动车那种突兀的抖动感。就像喝咖啡,一个后劲十足,一个绵长悠远。

二、补能效率见真章

开了600公里宋Pro-DM和元PLUS的差距一目了然!实测对比-有驾

在理塘服务区充电的经历让我印象特别深。元Plus用60kW快充,从30%充到80%花了45分钟,刚好够泡碗面+活动筋骨。宋Pro DM加油就快多了,排队5分钟加满油继续出发。不过回成都的路上算了个账:元Plus每公里电费不到0.1元,宋Pro DM混动模式下每公里油费大概0.35元。

更绝的是,元Plus每周只需要充一次电,宋Pro DM每隔三天就要找加油站。就像手机充电,一个能撑一周,一个得每天找充电宝。不过在北方零下十度的环境下,宋Pro DM的优势就出来了,这时候纯电车续航会打七折,混动反而更稳。

三、用车成本算细账

开了600公里宋Pro-DM和元PLUS的差距一目了然!实测对比-有驾

保养项目最能体现差异。我的宋Pro DM首保免费,之后每次小保养400多块,主要是机油机滤。朋友的元Plus两年跑了4万公里,总共就换了轮胎和雨刷,保养费加起来不到2000块。这就像买相机,一个需要定期换镜头模组,一个基本只换配件。

停车费也有玄机,现在大城市新能源牌照停车费半价。朋友算过,他一年省下的停车费够换两次轮胎。不过混动车能上绿牌的城市更多,像北京这种地方,混动车反而更吃香。

四、驾驶体验各有所长

开了600公里宋Pro-DM和元PLUS的差距一目了然!实测对比-有驾

方向盘调校特别有意思。元Plus的转向特别"电感",低速轻盈得像滑冰,高速又沉稳得像压铅块。宋Pro DM则保持着燃油车的细腻感,变道超车时发动机和电机配合得天衣无缝,有种老司机的从容。

最让我惊喜的是底盘表现。两台车都采用多连杆后悬架,过减速带时元Plus更干脆利落,宋Pro DM则多了几分柔和。朋友说这是因为纯电车电池重,调校时特意加强了支撑性。就像穿运动鞋,一个强调缓震,一个侧重回弹。

五、真实车主怎么说

开了600公里宋Pro-DM和元PLUS的差距一目了然!实测对比-有驾

公司同事小陈是元Plus车主,他算了笔账:家里有固定车位装充电桩,每天通勤60公里,一周充一次就行。而财务部王姐开宋Pro DM,经常跑客户单位,随时要应对突发加班,油电混合确实更安心。

有个特别逗的事,小陈上周去周边露营,直接把元Plus变成"移动电站",带动咖啡机、投影仪完全没问题。王姐笑说要是她那台混动车,得专门配个外放电设备。

这次600公里的对比开下来,发现混动和纯电其实没有绝对优劣。就像登山杖和登山靴,关键要看走什么路。如果你每天跑高速超过100公里,北方冬天要应对极寒,或者经常跑长途,宋Pro DM确实是更稳妥的选择。要是能在家里装充电桩,平时主要是城市通勤,元Plus的经济性和科技感确实让人上瘾。

最后给要选车的朋友支个招:先统计下自己近三个月的实际用车情况,算清楚油费电费差价,再考虑所在城市的新能源政策。记住啊,没有最好的车,只有最适合的车。就像选手机,有人爱拍照旗舰,有人喜欢游戏手机,适合自己才是王道。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