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聊到增程车的时候,总免不了脑袋冒出几个问号:当初被吹得天花乱坠、各种高端光环加身的增程技术,如今为啥突然成了“跌落神坛”的代言人?纯电车越卖越猛,插混车也挤着靠前,增程车却像月底的余额,越来越让人发愁。是不是确实哪里出了大问题?老车主们现在个个捶胸顿足,早知如此,买车前那一腔“高端情怀”,还不如去楼下多买点充电宝。别急,咱们好好掰扯掰扯,看看这增程到底是怎么一路败退到今天这步田地。
当初车企可不是吹牛皮,他们是真把增程的“高端”牌子怼到天上。广告里画面闪过,几百公里无忧续航,“智能混合动力”一口一个未来感,说是“弥补纯电短板”的绝世好牌。本来嘛,谁都想着买辆车既能电动省钱,又不用提心吊胆续航,充电难点油就能跑,可谁料日子一久问题全冒出来。
你可能觉得,这不挺好的嘛,平时电动车用着省,没电加点油也能到家。但且慢,真要穿越回刚上市那阵,大家压根没想到“补电靠油”这事儿真能变成“补刀”。话说回来,增程车销量刚开始还真有点气势,可等到车主们用上个三五年,全都傻了眼,后悔啥都晚了。
说白了,这事不能光靠宣传忽悠,得看市场自己怎么说话。最新七月份新能源汽车数据一摆,纯电车型卖出去60.7万台,占全场的六成还多,增程车才卖10.2万台,而且还比去年一下子跌掉10.4%,乐观点讲,这成绩真说不出“高端”二字。插混倒是稳稳坐在第二大类,不过销量也没多少起色,基本持平。数据不会撒谎,增程车的份额只剩10.3%,说实话都快看不见了,而且还在一天天缩水。
你问为啥它后继无力,归根到底还是技术上栽了个大跟头。先说纯电吧,结构简单明了,动力没那么多乱七八糟的附加装置,车身也比插混和增程轻多了,这可不是吹牛,净重少了能省下不知多少电,能耗低自然是优势。要不为啥网约车司机就认纯电?油钱、电钱,他们都得算计到牙根,谁还敢瞎买重车?纯电的进阶也是真让人服气,以前大家最烦的续航问题,这两年电池密度上来了,快充也逆天进化了,多数纯电车半小时就能充满电,这日常通勤、城区打车几乎没瓶颈。
相反,增程和插混那看似一箭双雕,其实一堆物理限制拖后腿。为了给车加油发动机,还得额外安上好几百公斤机械,哪怕里面电池再大,也赶不上纯电的量。电池太大又重,太小续航又短,夹缝生存那感觉真不好受。更尴尬是增程和插混快充比纯电慢一截,车主每天三顿充电,远比纯电使劲奔跑还累,真就是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再来点直接的惨烈现场,时不时能看到增程老车主吐槽,房价坚挺,车价如山,钱包拼命瘦,电池还就跟着“养老保险”似的一路打折。尤其是几年后电池系统严重衰减,增程车关键问题浮出水面:靠油续命,那不是续航,是续灾!插混呢,电没了直接切到油驱动,电池用得还没那么狠;增程车一轮轮用发电机给电池充电,电池被折腾得更厉害,衰减速度让人头皮发麻。有的车主都懵了,两三年跑下来,电池续航已经缩水两成,砍价都砍不动边儿去。
更换电池?那成本直逼买辆新车。老牌增程车主想着“要不忍忍?”其实忍着也不见得省心,天天各种折腾,谁还能撑起所谓“高端体验”?变成了车企口中的“市场淘汰”,真难说是市场无情,更多是技术自己掉队。老车主用脚投票,扛不住维修费,没人再想摊高端的牌坊。
这倒不是说纯电天生无敌。纯电也有弱点,比如部分地区充电桩少、户外长途还是焦虑,但这些年电池技术连蹦三级,快充体验圈粉无数,从前“续航焦虑”变成了“续航借口”。插混倒是稳扎稳打,市场占点位,却被纯电一点点蚕食掉。
说到底,增程十字路口站岗,老车主就成了活生生范例,明明奔着便捷和经济来却被技术短板牵着鼻子走。你还记得那句话吗?“高端一时爽,维修火葬场。”市场这两年把这事讲得明明白白,哪种技术能站住脚,最终还得大家亲身体验过才知道。
当然,每项技术都有自己的历史任务。增程和插混曾经帮大伙填了纯电不敢吃螃蟹的空档期,算是车市进化路上的一环;可技术的车轮转得太快,谁要一步掉队,市场就毫无情面地让你搬家走人。
可不是老车主们一个人的“教训”,更是新能源买家的集体共鸣。你逐渐发现,大城市里充电桩开始遍地开花,户外电池越来越经用,快充的确节省时间,纯电一步步爬坡,增程车呢,则慢慢变成了“劝退”一类。至于那些被高端营销忽悠过的车主,现在提醒新买家一句:买车不能光图新鲜,别让脑子被科技梗牵走。
不得不说,增程车的下坡路其实挺悲情。车企还想在营销上打一场翻身仗,可技术进步已然站在对立阵营,两三年间市面风向全转了,电动车圈里流行的梗也跟着变:早期“弥补续航焦虑”,如今“谁还焦虑?快充都解决了”。后悔药没有,只有养电池的艰难现实。老车主们成了“用脚投票”的生动代言,说是“肠子都青了”,估计还不够形象,心都拔凉拔凉的。
看着增程市场一点点缩小,不难想象这是对落后技术最直白的清算。不管是企业宣传多花哨,最终还得看用户实打实的体验,有用、有省、维修便宜才是真的好。增程这锅“高端汤”,喝下去的后劲就是“电池消耗加速衰减”,谁用谁知道。
今后,要是真还琢磨买增程,建议你多听听老车主怎么吐槽。高端标签,广告能吹一年,撑不住三年五载,最后还是靠电池撑场面。市场不会骗人,高端伪装一戳就漏风,你以为买的是“未来”,结果买成了“过去式”。
其实,这段风潮像极了智能手机从双系统到全面屏那一路翻变。谁能紧跟用户体验,谁才能站到风口,技术不进步,哪怕营销唱得天花乱坠,也留不住车圈那群“真香”党。新能源自主进化,用户才是最大的裁判。增程既不是“冤种”也不是“救世主”,不过是历史拼图里的一块砖。
时间会告诉所有人,哪种方案才是真的好用。如今纯电一路猛涨,插混暂时稳着,增程却掉队下坡,这不是运气,是给技术懒散者的明牌警示。
大家怎么看?还会继续选择增程车吗?留言聊聊你的真实想法,说说身边的电动车故事,说不定你的体验,能为后来者避坑!
我们坚持新闻真实性、客观性,同时倡导正向价值观。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妥善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