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咱们身边发生了一个挺有意思的变化。
以前要是谁家添了辆新车,预算有个三十来万,那大家伙儿凑过去一看,十有八九不是挂着大众标,就是丰田、本田,条件再好点的,可能就是宝马、奔驰、奥迪的入门款。
这似乎成了一种约定俗成的默契,觉得这个价位的车,还得是合资或者进口的才“对味儿”。
但是现在,情况好像悄悄起了变化。
就拿吉利新推出的这款叫银河M9的大六座SUV来说,它就像往平静的池塘里扔了块大石头,激起的涟漪让很多人开始重新琢磨一个问题:我们对一辆好车的评判标准,是不是也该跟着时代更新换代了?
这台车敢直接把目标对准那些老牌豪华劲旅,它手里到底攥着什么样的牌,能让咱们普通老百姓觉得,花同样的钱,买一台国产旗舰,可能比买个合资标更有面子、也更里子?
咱们先从最直观的地方说起,就是这车长什么样。
车的外观,就像人的第一张脸,印象好不好,全看它。
过去咱们总觉得国产车在设计上差点意思,要么看着有点模仿的痕迹,要么就是感觉不够大气。
但银河M9这台车,你第一眼看过去,会觉得它挺有自己的想法。
车头那个会发光的中网,官方起了个挺美的名字叫“星汉涟漪”,它不是简单粗暴地安了一排灯,而是用了三百八十多个小小的LED光源,通过一种很精细的工艺,让光线看起来像是从里面透出来的,点亮的时候确实有种星空的感觉。
这种设计,你很难在别的车上找到一模一样的,它建立起了一种属于自己的辨识度。
这就说明咱们的设计师,已经不再满足于学习和借鉴,而是开始真正思考,什么样的美学才是属于我们自己的。
车身侧面看起来很修长,线条很流畅,设计师说是从豪华游艇上找的灵感。
这种设计不光是为了好看,它把门把手都藏起来了,车顶也是悬浮的,这些都能帮助降低风的阻力,车开起来就会更省油、更安静。
这就好比我们装修房子,不仅要看着漂亮,还得考虑实用和住着舒服,是一个道理。
接着咱们拉开车门,聊聊车里面。
这可能是银河M9最想跟合资豪华车掰手腕的地方,也是最能打动咱们中国家庭的地方。
宣传里有个词叫“得房率”,达到了惊人的88.3%。
这个词咱们平时买房子听得最多,公摊小、套内面积大,就叫得房率高。
把这个概念用到车上,可以说是非常聪明了。
这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这台车虽然本身尺寸就很大,车长超过五米二,但它内部的空间利用得特别好,几乎没有浪费的地方。
咱们可以想象一个场景:一家老小出门旅游,以前开七座车,最受委屈的往往是坐在第三排的人,空间又小又憋屈,跟坐小板凳似的,时间长了谁都受不了。
而银河M9着重解决了这个问题,它把车内的有效长度做到了三米七,高度也有一米三,这让它的第三排不再是摆设,一个成年人坐进去,腿部和头部都有不错的空间,座椅靠背甚至还能大角度放倒,旁边还给开了一扇不小的窗户,视野一下子就开阔了。
再看第二排,是两个独立的“航空座椅”,能躺平、能加热、能按摩,舒适度直接向飞机头等舱看齐。
这种对车内每一个乘客,尤其是后排乘客的照顾,可以说是细致入微。
这背后反映出的,是一种对家庭用户需求的深刻理解。
对于很多中国家庭来说,车的豪华,不仅仅是前排驾驶者的享受,更是全家人出行的舒心和体面。
当合资品牌还在强调自己的品牌历史和驾驶感受时,银河M9用实实在在的超大空间和舒适体验,给出了一个更接地气的豪华定义。
说完了空间,再看看车里的科技感。
现在的新车,要是没几块大屏幕,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智能汽车。
银河M9车里有好几块屏幕,中控台上一块长长的贯穿屏,车顶上还有一块给后排乘客看电影的屏幕,再加上抬头显示,科技氛围是做足了。
但屏幕多不代表就真智能,关键还得看“脑子”好不好用。
这台车在语音控制上下了很大功夫,它搭载的AI语音系统,更像一个能跟你聊天、能记住你喜好的朋友。
比如说,你不用再像以前那样,字正腔圆地跟它说“你好,请把空调调到24度”。
你可能只是随口说一句“我有点冷”,它就能理解你的意思,主动把温度调高。
它还会学习你的习惯,你喜欢听什么歌、导航喜欢用什么模式,用久了它都一清二楚。
这种感觉,就像家里请了个贴心的管家,而不是一个只会听指令的机器。
这一点,恰恰是很多传统合-资豪华车的弱项,它们的车机系统常常因为反应慢、操作复杂、不符合中国用户的使用习惯而被诟病。
而咱们的自主品牌,依托国内发达的互联网科技,在这方面实现了“弯道超车”,把智能座舱的体验做得越来越人性化。
最后,我们来谈谈一辆车最根本的东西:开起来怎么样,安不安全。
这也是过去很多人对国产车不放心的核心。
动力方面,银河M9用的是一套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综合功率超过了500千瓦,百公里加速只要4.5秒。
这是个什么概念?
很多以性能著称的跑车,也就是这个水平。
一台这么大的家用SUV,能有这么猛的动力,确实让人意外。
但它又不是一头只会傻跑的“猛兽”,因为它是一台混动车,既有电动机带来的瞬间爆发力,又有发动机在后面做保障,解决了纯电车的里程焦虑问题。
它的那台1.5T发动机热效率做到了46.5%,这是个世界顶尖的水平,简单来说就是特别省油。
所以它能做到既跑得快,又吃得少,还能上绿牌,可以说是把当下消费者最关心的几个点都平衡得很好。
安全方面,更是下了血本。
车身用了超过百分之八十的高强度钢材,尤其是在A柱、B柱这些关键部位,用的都是强度极高的热成型钢,就像给车架穿上了一层坚固的“铠甲”。
官方数据显示,在最严苛的碰撞测试里,它的驾驶舱变形非常小,能最大限度地保护车里的人。
而且,它的侧气帘特别长,能从第一排一直保护到第三排,这一点对于多成员家庭来说尤为重要。
再加上现在流行的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它能在高速和市区路段帮助驾驶员分担压力,进一步提升了行车的安全性。
这种从车身“筋骨”到智能“大脑”的全方位安全防护,给人的信心是很足的,也证明了咱们的汽车工业,在这些看不见的硬核技术上,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