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设计“反人类”,消费者的真实体验令人担忧

说白了,如今置办一辆座驾,那心情是五味杂陈。

喜的是琳琅满目,科技玩意儿层出不穷,愁的是有些设计,简直是跟咱寻常百姓的生活“犯冲”,上手就让人直呼“脑壳疼”。

汽车设计“反人类”,消费者的真实体验令人担忧-有驾

就说那个被千夫所指的隐藏式门把手,这厢听说要被打入“冷宫”了?

想当初,这玩意儿被捧上了天,说什么能削减风阻、增益续航里程,可到头来呢?

寒冬腊月,直接给你冻成疙瘩,万一出了事故,它还跟你玩“失踪”,这不拿人身安危当儿戏吗!

依我看呐,那些车企,别总想着“教化”消费者,要知道,咱老百姓才是金主爸爸。

现如今车上那些个“反人类”的设定,真得好好说道说道。

先拿那全景天幕开刀。

起初宣传那阵儿,氛围感拉满,说什么躺在车里仰望星空,简直是移动的“情侣套房”。

可一旦到了盛夏,那直接变身“移动烤箱”!

隔热性能拉胯不说,还不能开窗通气。

有些车主为了遮阳,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你说这是享受呢,还是遭罪呢?

纵使厂家巧舌如簧,说什么用了“黑科技”,紫外线遮蔽率高达99%以上,可实际用起来嘛,嘿嘿,谁用谁心里门儿清。

汽车设计“反人类”,消费者的真实体验令人担忧-有驾

说穿了,这玩意儿就是车企为了撙节开支,电池组占了地儿,只能从车顶上找补,牺牲的却是咱消费者的用车体验。

这小算盘,打得可真溜!

再来说说这个“全触屏+无实体按键”的设计,简直是把“智能”当成“痴呆”来糊弄人。

本来驾车就够耗费精力的了,还得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然后分神盯着屏幕找空调、音量调节,一个简单的操作恨不得点上七八下,这不是赶着鸭子上架,逼着人变成“马路杀手”吗?

诚然,它有语音控制,可这玩意儿在信号欠佳的区域,或者车机闹脾气的时候,那就是个样子货。

原本一眨眼就能搞定的事儿,现在得耗上好几倍的时间,你说恼人不恼人?

车企为啥非得这么干?

说白了,还是为了降本增效!

砍掉实体按键,成本是下来了,可安全系数也跟着下去了。

这笔账,怎么算都不划算!

近些年,汽车设计那是愈发“飘逸”,恨不得把所有功能都一股脑儿地塞进一块屏幕里,还美其名曰“科技感”。

汽车设计“反人类”,消费者的真实体验令人担忧-有驾

可科技感的真谛是啥?

是便捷、是安全、是提高用户体验,而不是本末倒置,反过来折腾人!

当我们习以为常地将缘由归结为“车企锐意进取”时,是否忽略了其背后盘根错节的利益纠葛?

瞅瞅吧,之前的法系车就是殷鉴不远,刚愎自用,结果被市场结结实实地上了一课。

如今自主品牌能异军突起,靠的是什么?

靠的就是纳谏如流,靠的就是把用户诉求摆在首位。

别老想着“颠覆传统汽车”,先把车子造得好开、好用、安全系数高了再说。

归根结底,车是用来开的,不是用来炫技的。

车企们当真要明白,消费者心里明镜儿似的,谁对咱掏心窝子,咱门儿清。

倘若再这么“反人类”下去,恐怕离被市场扫地出门也不远了。

毕竟,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车好不好,开过才知道,用过才晓得。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