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老百姓过日子,买车算是一件大事。
辛辛苦苦攒下点钱,走进汽车销售店,本来心里有个谱,想买个经济实用的代步工具。
可往往架不住销售人员那三寸不烂之舌,一通天花乱坠的介绍下来,什么“高配车型用的安全钢材都不一样”、“这个智能驾驶功能以后想花钱加都加不了”、“低配车开出去多没面子”,听得人云里雾里,脑袋一热,预算就从十五万涨到了二十万。
等新车开回家,新鲜劲儿一过才发现,那些多花好几万买来的高级配置,一年到头也用不上几回,感觉就像是为了吃顿饺子,结果买了一整套高级厨具,最后还是用自己家那口旧锅。
这钱花得到底值不值,怎么才能不当那个“冤大头”,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说道说道。
其实,汽车厂商在设计一款车的时候,早就把咱们消费者的心理摸透了。
他们会推出好几个配置,从低到高,价格也一级一级往上加。
低配车型往往是用来拉低门槛,吸引顾客进店的,销售人员也常常用“丐版”来形容它,好像买了就是图便宜、没追求。
但实际上,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一辆车的核心任务就是安全、可靠地把我们从A点送到B点。
就拿吉利帝豪这种国民家轿来说,它的中低配版本,自动挡、倒车雷达、皮质座椅这些日常最常用的功能都有,价格也实惠,作为上下班代步、接送孩子上学的工具,可以说是绰绰有余。
但是,这里面有个非常关键的点,大家在选低配车时一定要擦亮眼睛。
有些厂家为了追求最低的起售价,会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动心思,尤其是在安全配置上。
比如车身稳定系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ESP,还有侧气囊、胎压监测这些东西。
平时开车可能感觉不到它们的存在,可一旦遇到雨雪湿滑路面或者需要紧急避让的突发情况,ESP就能救你一命,能大大降低车辆失控的风险。
有测试数据就表明,没有ESP的车辆在湿滑路面的失控风险是有ESP车辆的三倍以上。
所以,咱们省钱可以,但在安全这件事上,一分钱都不能省。
像车身稳定系统、六个安全气囊这种关乎身家性命的配置,必须是买车时的硬指标,宁可多花点钱上一个配置,也绝不能妥协。
至于那些舒适性的配置,比如座椅加热、电动后备箱,后期加装的技术非常成熟,价格可能只有原厂的一半甚至更低,完全没必要在买车时为它们支付高昂的溢价。
说完了低配,咱们再聊聊高配。
高配车型往往集成了车企最前沿的技术,什么激光雷达、城市智能领航、空气悬架、抬头显示,听起来就科技感十足,让人觉得这钱花得值。
但我们得冷静下来想一想,这些高科技功能,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到底有多高?
比如现在很多高端新能源车都在宣传的城市NOA(自动辅助导航驾驶),它可以在市区道路实现自动跟车、变道、过红绿灯,听起来就像请了个专属司机。
可现实是,这项功能对道路条件要求极高,目前在国内大部分二三线城市,能够支持它正常运行的路段覆盖率可能还不到三成。
你花了三五万买来的功能,结果一年里有三百天都在“沉睡”,这笔账怎么算都不划算。
再比如一些豪华品牌,高配比低配贵出十几万,多的可能就是一套空气悬架和更高级的音响。
可根据行业报告的统计,超过八成的车主,一年也调不了几次悬架软硬,大部分时间都是用着默认模式。
为了那偶尔一次的“体验感”,多付出一辆小型轿车的钱,是否真的有必要,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
除了配置本身,我们还得算一笔经济账,这笔账不仅包括买车时的落地价,更要考虑到未来几年的持有成本和卖车时的保值率。
就拿落地价来说,一款车的高低配指导价可能差了十万,算上购置税和保险,实际的落地差价可能奔着十一二万去了。
这笔钱,足够再买一辆品质不错的国产A0级电动车给家人代步了。
而且,高配车型的保险费用通常也更高,十年下来,光是保险就能多花出去两三万。
更重要的是保值率,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这车“值不值钱”。
一个很多人没意识到的事实是,通常情况下,配置越高的车,贬值速度越快。
道理很简单,二手车市场的买家非常务实,他们更看重车辆的三大件(发动机、变速箱、底盘)是否可靠,维修保养是否便宜。
低配车型因为功能简单,出故障的概率相对较低,维修成本也低,在二手市场上反而更受欢迎。
有机构对奥迪A7L做过测试,同年份的低配和高配车型,开了三年后,保值率能差出12个百分点。
在新能源车领域,这个现象更加突出。
比如特斯拉Model 3,高性能版因为搭载了最新的电池和电机技术,新车价格昂贵,但电池技术迭代速度太快,可能两三年后就有性能更好、成本更低的新电池出现,导致老款高性能版的二手价格“血崩”,三年贬值率比标准续航的低配版要高出将近18%。
花高价追新,结果成了贬值最快的那一个,这实在有些得不偿失。
说到底,买车还是要从自己的实际使用场景出发。
如果你的生活半径主要在城市里,每天就是上下班通勤,偶尔周末去趟郊区,那么一辆配置中等的车就完全足够了。
现在很多十多万的国产车,都配备了L2级别的驾驶辅助系统,能在高架路和高速上实现自动跟车、车道保持,能极大地缓解堵车和长途驾驶的疲劳。
像手机APP远程启动空调、360度全景影像这些功能,也都是非常实用的。
你没必要为了一个一年也开不了几次的全景天窗,或者一套自己根本听不出差别的名牌音响,去多花那几万块钱。
当然,如果你是一位长途爱好者,每年都要自驾跑几趟长途,或者工作需要经常往返于不同城市之间,那高配车型的优势就能显现出来了。
更强的动力储备让你在高速超车时更有信心,更高级的智能驾驶系统能让你在几个小时的长途奔袭中更加轻松,更长的续航里程能减少你的里程焦虑。
在这种情况下,高配车型带来的体验提升是实实在在的,这笔钱花得也算物有所值。
最后,我们还要看看未来的政策趋势。
现在国家大力扶持新能源汽车,2025年底前购买新能源车还能享受免征购置税的政策,这对于高价位的新能源车来说是个不小的利好,相当于国家帮你把高配的一部分溢价给“报销”了。
但对于燃油车来说,情况就不同了。
随着环保政策越来越严,未来燃油车的使用成本可能会增加,路权也可能受限,这些都会影响到燃油车的保值率,尤其是那些结构复杂、维修成本高的高配燃油车,未来的贬值压力会更大。
所以,在做决定前,不妨多看看新闻,了解一下政策走向,别跟大趋势拧着来。
总之,买车是门学问,多看、多问、多试驾,想清楚自己的真实需求,别被销售的话术牵着鼻子走,这样才能买到那辆最适合自己,也最不让自己后悔的车。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