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手华为!广汽试水智能驾驶多年,终选盟友新品牌“广界”问世

广汽牵手华为:老牌车企的智能觉醒,这次能赶上末班车吗?

最近汽车圈有个挺有意思的事儿——广汽终于要和华为搞合作了。

这事儿说起来有点意思,就像班里那个成绩不错但总慢半拍的学生,眼瞅着别人都开始用新款智能手机了,自己才想起来要换掉老式按键机。

牵手华为!广汽试水智能驾驶多年,终选盟友新品牌“广界”问世-有驾

几年前新能源车刚火起来那会儿,各家车企都在琢磨怎么站队。

广汽那时候觉得增程式、插电混动这些技术可能就是个过渡,没太把华为的智能驾驶当回事儿。

毕竟自家燃油车卖得还不错,生产线成熟,口碑也稳,犯不着急着跟科技公司掺和。

牵手华为!广汽试水智能驾驶多年,终选盟友新品牌“广界”问世-有驾

可谁能想到,这几年风向变得这么快?

华为带着智能座舱、自动驾驶技术,跟赛力斯、长安这些车企一合作,新车一上市就卖爆了。

现在路上跑的问界M7、智界S7,车机流畅得像用最新款iPad,自动驾驶辅助也让不少车主直呼“真香”。

这时候广汽可能有点坐不住了——眼看着别人家的车越卖越火,自己手里虽然也有新能源车,但智能体验上总差那么点意思。

牵手华为!广汽试水智能驾驶多年,终选盟友新品牌“广界”问世-有驾

消费者现在买车可精着呢,不光看续航、看空间,还得看车机卡不卡、自动驾驶灵不灵。

你去4S店转一圈就能发现,很多买家坐进驾驶座第一件事不是摸方向盘,而是先戳两下中控屏,看看反应快不快。

要是系统卡顿,销售再吹什么“豪华质感”“底盘调校”,人家心里早就减分了。

牵手华为!广汽试水智能驾驶多年,终选盟友新品牌“广界”问世-有驾

所以前段时间,广汽高层亲自跑去华为见任正非,明摆着是要谈合作。

消息一出来,网上说什么的都有。

有人调侃:“早几年干嘛去了?现在华为的合作伙伴都排上队了,广汽这才想起来凑热闹?”也有人觉得:“现在入局也不算晚,智能汽车这盘棋才刚开始,后面机会多的是。”

其实仔细想想,广汽这次的决定也不算太迟。

牵手华为!广汽试水智能驾驶多年,终选盟友新品牌“广界”问世-有驾

汽车行业不像手机,一年换一代。

一辆车开个五六年是常事,技术迭代没那么快。

而且广汽手里也不是没牌——这么多年造车经验,从发动机到底盘调校,从生产线到售后服务,整套体系都很成熟。

牵手华为!广汽试水智能驾驶多年,终选盟友新品牌“广界”问世-有驾

就像很多老车主说的,广汽的车可能没那么花哨,但开起来省心,小毛病少,二手市场保值率也不错。

这些实实在在的优势,可不是随便哪个新势力能比的。

而华为呢?

强项在智能技术。

牵手华为!广汽试水智能驾驶多年,终选盟友新品牌“广界”问世-有驾

他们的车机系统流畅度确实没得说,自动驾驶在复杂路况下的表现也比很多车企自研的强。

但问题是,华为自己不造车,得找车企合作才能落地。

这就好比一个厨艺超群的大厨,但没有自己的餐厅,得借别人的厨房做饭。

牵手华为!广汽试水智能驾驶多年,终选盟友新品牌“广界”问世-有驾

广汽这次主动找上门,等于是把自己的厨房开放给华为,两家联手,说不定真能做出点不一样的东西。

对消费者来说,这种合作其实是好事。

你想啊,现在买新能源车的人大概分两种:一种是科技控,就冲着智能驾驶、车机互联去的;另一种是实用派,更看重质量稳定、售后靠谱。

广汽要是能把华为的智能技术装进自己的车里,那不就两边都兼顾了吗?

牵手华为!广汽试水智能驾驶多年,终选盟友新品牌“广界”问世-有驾

比如你是个奶爸,既想要自动驾驶帮你减轻长途疲劳,又担心新势力品牌售后网点少,修车麻烦。

这时候要是广汽出一款车,既有华为的智能系统,又有广汽的成熟服务体系,是不是挺有吸引力?

当然啦,合作这事儿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牵手华为!广汽试水智能驾驶多年,终选盟友新品牌“广界”问世-有驾

广汽是传统车企,做事讲究稳扎稳打;华为是科技公司,擅长快速迭代。

两家公司的节奏能不能对上,技术怎么融合,都是问题。

比如车机系统更新,华为可能习惯每个月推送新功能,但车企得考虑安全性,不能随便OTA升级。

再比如自动驾驶的标定,华为的算法再强,也得和广汽的底盘调校匹配才行。

牵手华为!广汽试水智能驾驶多年,终选盟友新品牌“广界”问世-有驾

这些细节磨合不好,最后出来的产品可能就是“两张皮”——智能归智能,驾驶归驾驶,体验割裂。

不过话说回来,汽车行业从来都是这样,你追我赶,没有永远的赢家。

早几年特斯拉一家独大,现在国产新能源追上来;前两年增程式被嘲“落后技术”,现在理想卖得飞起。

牵手华为!广汽试水智能驾驶多年,终选盟友新品牌“广界”问世-有驾

广汽这次选择跟华为合作,至少说明他们看清了趋势——未来的车,光靠硬件扎实不够,软件体验也得跟上。

咱们普通消费者倒不用操心企业战略,关键看结果。

如果明年广汽真能推出一款车,既有老牌车企的扎实做工,又有华为的智能体验,价格还不离谱,那肯定有人愿意买单。

毕竟谁不想花同样的钱,买到更省心、更好用的车呢?

至于这次合作能不能成,现在下结论还太早。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车企们越卷,技术进步越快,最终受益的还是咱们买车的人。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