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一汽-大众,在燃油时代大家对这个品牌的第一印象就是品牌口碑好、德系品质过硬。但这些似乎都已成为往事,随着新能源时代的到来,现在的消费者除了在注重品质的同时,服务体验也成为了影响口碑很重要的一部分。而从现在的一汽-大众身上,我们真的很少能听到服务到位的夸赞声了。所以光有好的产品,服务跟不上也是一汽-大众现阶段很“牙疼”的问题。
而说到服务,相信进到门店的朋友一定都深有感受,尤其是新势力品牌确实服务要比合资品牌到位。并且在售后服务响应速度上新势力堪称迅速,例如理想汽车承诺,24小时内必有专人跟进解决问题。同时,新势力品牌还提供上门取送车服务等等。而这一切也确实是新势力品牌内卷出来的效果。相比之下,传统合资品牌例如一汽-大众的售后服务响应略显迟缓。
并且一汽-大众专属的充电网路也并未完善,虽然开迈斯已经有了很多年了。相比一些发展成熟的充电网络,开迈斯的充电桩数量有限,覆盖范围不够广泛。并且充电的费用甚至会高于部分第三方充电桩或其他品牌的专属充电网络。
在OTA升级方面,更新频率较低,新功能的添加速度较慢,无法及时满足消费者对车辆智能化升级的期望。此外,在车辆使用过程中,一汽-大众为车主提供的线上交流平台、车主活动等增值服务也相对较少,缺乏与车主之间的深度互动。
另外,就是在品牌信任度上,如今的一汽-大众确实不如往日了。频繁的质量问题和服务不到位等负面新闻,使消费者对一汽-大众的产品质量和品牌信誉产生质疑,信任度大幅下降。例如2025年3月17日有车主购买大众ID4,3月22日因交通事故送修,到5月19日仍因左后视镜和三个轮毂无配件而无法完成维修。所以这么来看,一汽-大众的新能源产品,确实在零部件的售后供应上还并不完善。
其实从销量便可以看出,一汽-大众在2024年的销量已经跌破百万辆。相比于2023年的105万辆,同比下滑了11.6%。而进入到2025年,一汽-大众其实也并没有好过,一方面是,中国车市市场格局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尤其是自主品牌的蓬勃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一汽-大众销量。
尤其是一汽-大众的这条家用赛道,其实要比不少合资豪华品牌更危险。毕竟像十几万的比亚迪、吉利以及新势力品牌如蔚来、小鹏等无论是在三电和智能化方面都要比一汽-大众更领先。
此外,从战略上看,一汽-大众虽然提出了“油电共进”战略,但其新能源产品在推新的节奏上还是相对落后。虽然在此次上海车展上一汽-大众拿出了首款紧凑型纯电轿车ID.AURA,但从目前来看可能为时已晚。
综上,一汽-大众在新能源领域的服务与新势力品牌存在差距。若想在新能源市场站稳脚跟,一汽-大众需重视并改进服务体系,学习新势力品牌的长处,提升服务水平,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体验。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