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车企半年升级问界M5 M7智能驾驶和座舱性能是否值得等待

手握着“咔哒咔哒”的频道切换器(现在都触屏了,暴露年龄了),对着车机屏幕喊“小艺,来段劲爆的”,结果它老人家半天才反应过来,这场景是不是忒眼熟?

新能源车企搞软件空中升级,如今已然是“司空见惯”的戏码。

这不,问界M5和M7又要“刷机”了,还号称华为“闭关修炼”半年捣鼓出的“秘籍”。

华为车企半年升级问界M5 M7智能驾驶和座舱性能是否值得等待-有驾

问题来了,这升级真能让爱车“涅槃重生”,还是只是厂商的又一次“花式营销”?

说起问界,这两位堪称鸿蒙智行的“门面担当”。

M5走的是“飒气”路线,线条溜得像只猎豹,M7则主打“温馨牌”,空间阔绰得像个小跃层。

销量也着实不赖,特别是M7,卖得那是“热火朝天”。

可话说回来,眼下新能源车市场,选择简直“琳琅满目”,比亚迪、特斯拉、理想,个个都是“狠”。

问界能“杀出重围”,除了华为的“金字招牌”加持,持续不断的软件升级也功不可没。

华为车企半年升级问界M5 M7智能驾驶和座舱性能是否值得等待-有驾

回溯以往的“补丁更新”,确实给车主带去不少实打实的“甜头”。

比如那个园区代客泊车,简直是“社恐患者”的福音,从此告别“车位焦虑”。

还有循迹倒车,对于“马路新手”而言,简直是“续命神器”。

但与此同时,也不乏车主“吐槽”,有些升级“体感不强”,甚至还冒出些“幺蛾子”。

所以,对于这次的“大版本更新”,大家翘首以盼之余,也难免有些“将信将疑”。

这回升级,据说是ADS 4之前最后一次“固件升级”,重头戏估计还是在智能驾驶和座舱体验上。

华为车企半年升级问界M5 M7智能驾驶和座舱性能是否值得等待-有驾

智能驾驶方面,现有的技术在坦途高速上“溜达”还算得劲,但在拥挤的城市路况下,还是有点“水土不服”。

比方说,遇到“蛮横加塞”,反应慢半拍;碰到行人,不敢“放开手脚”。

倘若这次升级能“对症下药”,那着实能让驾驶体验“更上一层楼”。

智能座舱方面,现如今的车机系统,功能那是“芝麻开花节节高”,但操作起来却愈发“云里雾里”。

就像智能手机一样,各种APP“一股脑”地堆砌在一起,让人“目不暇接”。

如果这次升级能让界面更“清爽”,操作更“丝滑”,那也算是一大“加分项”。

华为车企半年升级问界M5 M7智能驾驶和座舱性能是否值得等待-有驾

当然,要是能添置些实用的小功能,例如,根据你的驾驶偏好,自动推送歌单,或者依据天气状况,自动调节空调温度,那就更“熨帖人心”了。

当然,也会有人“抬杠”,这些升级真的有那么“举足轻重”吗?

不就是加几行代码,修几个小bug吗?

但细细琢磨,软件空中升级的意义,远不止这些“细枝末节”。

它象征着车企对用户诉求的“倾听”,代表着技术的“日新月异”,更代表着未来汽车的演进方向。

相较于传统汽车,新能源车的“杀手锏”就在于智能化。

华为车企半年升级问界M5 M7智能驾驶和座舱性能是否值得等待-有驾

而软件空中升级,恰恰是实现智能化的“敲门砖”。

它让汽车可以像手机一样,持续更新,不断“进化”。

这不仅能提升用户的用车“幸福感”,也能延长汽车的“服役期”。

不过话说回来,软件空中升级也不是“灵丹妙药”。

它只能解决软件层面的问题,无法突破硬件的“天花板”。

譬如,自动驾驶的算力“捉襟见肘”,或者传感器精度“差强人意”,这些瓶颈是无法通过软件空中升级来“妙手回春”的。

华为车企半年升级问界M5 M7智能驾驶和座舱性能是否值得等待-有驾

而且,软件空中升级也暗藏着一定的风险。

假若升级过程中出了“岔子”,没准会导致车辆“趴窝”,或者冒出其他的“疑难杂症”。

所以,车企在进行软件空中升级时,务必进行充分的“路测”,确保升级的“稳如泰山”和“万无一失”。

回到问界这次的升级,到底值不值得“驻足观望”?

这取决于你对智能驾驶和座舱体验的“期许值”有多高。

如果你是位对科技感“情有独钟”的“弄潮儿”,那么这次升级或许会给你带来“彩蛋”。

华为车企半年升级问界M5 M7智能驾驶和座舱性能是否值得等待-有驾

但倘若你仅仅是想入手一辆“遮风挡雨”的代步工具,那么这次升级对你来说或许“可有可无”。

实则,无论是问界,还是其他新能源车企,软件空中升级都只是提高产品“竞争力”的一种手段。

真正左右消费者抉择的,还是产品的“硬实力”、定价策略、售后服务等综合因素。

与其“锱铢必较”于一次软件空中升级,不如把目光放得更“长远”,看看这家车企的整体实力和发展“潜力股”。

毕竟,买车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要找一个长期的“伙伴”。

所以,下回再撞见车企搞软件空中升级,不妨多一份“审慎”,少一份“盲从”。

与其期盼它能带来“石破天惊”的改变,不如把它看作是厂商“精益求精”、奋力前行的一个“剪影”。

毕竟,汽车的未来,不仅仅在于“炫技”,更在于安全、可靠和“以人为本”。

而这,才是我们真正应该“念兹在兹”的。

0

全部评论 (2)

Jolin的日记书
作者大大辛苦了💪
5月前
2
昔飞兰09J
要造出平民百姓能接受喜爱的精品车。
5月前
0

热门推荐

加载失败
乐道L90提车记:家用空间与贴心交付让我很满意
淡了烈酒香
加载失败
罗兰贝格高管断言:问界M9领先欧洲两时代!中国汽车真要崛起了?
雷哥聊车PAKE
加载失败
本溪流动补胎,附近24小时汽车救援换轮胎
同信汽车救援
加载失败
稀有到让车主舍不得开?致敬Miura的传奇兰博基尼Aventador Miura Edition
阿飞频率
加载失败
01:14
探歌下坡突然刹停不动了怎么办
胖子车神暖暖_AI分身
加载失败
02:48
丰田荣放真皮座椅安教程,原厂绒布拆卸,安装教程
落雪说车
加载失败
00:56
美车企准备向荷兰政府索赔!美国福特、通用汽车这些大厂,因为荷兰政府接管安世企业,搞得中国产的汽车部件没法出口,直接导致生产线停摆。现在他们打算通过美国政府找荷兰讨说法,赔偿的事儿估计得闹大。说白了,荷兰政府这次玩得有点过火,弄得大家都没法好好干活。我昨天刷新闻看到这事儿,愣是没忍住多翻了几篇文章查了查。荷兰政府是咋想的?他们直接用一条老掉牙的法案,把安世集团给国有化了,连管理层都换了个遍,压根没跟任何人商量。结果呢?安世虽然总部在荷兰,但70%的生产和封装都在中国子公司完成,荷兰那边就剩个技术专利和一帮坐办公室的,生产线根本不在他们手里。这下好了,中国子公司直接不出口了,荷兰总公司成了空壳子,啥也干不了。我还特意去查了数据,安世在全球汽车芯片市场占了不小的份额,差不多有14%的市场都被他们捏着,这停产可不是小事。这事儿最惨的还得说是美欧的车企。福特和通用就不说了,德国那边的车企也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似的。毕竟市场70%的生产力不是开玩笑,生产线一停,工厂里几万工人直接没活干,工资发不出,家里等着吃饭的孩子咋办?我有个朋友在汽车配件厂干活,他跟我说过一次,他们厂要是停工一天,损失就得按百万
己芷桖
加载中...
有驾APP下载-有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