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记得上个月,业内都在传新一代增程车要来了,结果今晚一看,竟然是小鹏X9正式预售上线。预售价嘛,35万起,2个版本,价格区间其实还挺合理的,对比起市场上其他豪华中大型SUV,有的还要贵几万,性价比还算不错。
其实我对这个超级增程关键词挺感兴趣的。你知道吗?多年来,增程其实一直是个尴尬的存在。一方面,电动车续航跟不上,用户就怕明天没电,另一方面,传统增程器噪音大、效率低,甚至影响乘坐体验。小鹏这次明摆着要把问题给解决掉。用超快充大电池+智能监测来提安全续航,听起来挺渠道中的硬核了。
说到硬核,鲲鹏超级增程支持5C和800V超充倍率,这两个数字我看了好几个朋友圈截图,都有点小时候追动画,长大看技术参数的感觉。实际上,5C的充电速度意味着——相当于13分钟充到80%,这对我这种出门前忘充的来说挺友好。而800V的快充架构,理论上可以用最短时间给车补满一半电量,当然实际操作里还得看充电桩支持。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这款增程器是第三代1.5T高效增压中冷发动机。你知道吗?我一直在想,发动机用这个技术,主要是为了在电为主、油为辅的场景下,确保动力充足,又不至于油耗太夸张。据我估计,按平均每升油能发电超3.6kWh推算,假设在7元/升,电费算起来还是挺划算的(这段先按下不表,反正油用得越少越香)。
但我还在琢磨,这新车的亮点还不止于此。比如它的隔音配置。鲲鹏超级增程采用大电池,基本可以实现90%的用车场景纯电体验。你知道吗?我跟修理工聊天时,他说:这个车的静音做得还可以,基本不用担心早晚增程器启动会吵得邻居烦。嗯,实际上,新增的超静谧无感增程器,通过振动传递路径优化,振动还能降低30%,噪音减少10%,这个我觉得挺用心的。
(这段先按下不表)我在记事本里还查了点数据:传统增程器噪音,差不多在70-75dB左右,而新技术可以把噪声降到≤0.5dB,基本无感。然后你想啊,这样一来,冬天开车,开启冬季热泵还能省点油,又不吵人。
但讲真,最让我困惑的是,怎么这些技术都能叫超级增程?你知道市场上普通增程器怎么个表现吗?普通增程器启动时,振动、噪音都能吓着人,而且效率还不算特别高。超快充听上去不错,但实际能用多久?我还没详细算过。大电池续航能跑多远?估算,一箱油够支撑150公里左右的增程模式;如果电池满了,续航可以破百公里,尤其是在高速公路上。
而且,这车拿92号油还不错。你知道吗?我一个朋友去年买的增程车,换油每20000公里要跑4次,每次要用掉差不多60元油费。如果说新车还能用超级增程专用机油,每两万公里只是换一次,省下不少。你觉得这个换油周期是不是在未来会成一个卖点?我估计,没细想过实际上,可能还因为养车成本低一些。
设计方面,你知道吗?新车沿用了现款X9的外观,但加入了极光青色。这颜色我挺喜欢,低调又不失个性。内饰的话,用了云间玫棕拼色,好像还挺有新意的。哦,我还记得我朋友说,一开这车会觉得有种静谧的奢华感,其实我没细想过这个描述的意思,也许真是低调的豪华吧。
空间利用率方面,后桥用了9合1超集成后桥。听起来复杂,但实际操作就是把排气系统和油箱、后轮转向这些繁琐的系统整合在一起,提高空间利用,也方便更好装载车内设备。估计,这个设计能让中大型SUV的空间表现更用心了。
讲到用心,我还在想,这车的三排电动折叠,支持四六分折叠,放倒后还能放平,7个24寸行李箱的空间,确实够用。我可是经常带家人出去玩,能多装点东西,日子就更舒服。毕竟,旅途中的细节不就这些嘛。
还有个疑问:未来超级增程的普及率会不会很高?很多厂商都在走纯电路线,但这技术看似还挺靠谱的——续航长,安全快充,低噪音。你觉得,像这样逐步成熟的增程技术,会不会慢慢抢攻市场?我还真不知道。毕竟,换电也好、快充也罢,终究是用户体验的问题。
今晚这消息让我觉得,新能源汽车的可能还是会有油+电的二次优化版本。你还记得我说过的那句:其实我最怕的,就是快充技术不成熟,充电桩不普及,那就只能坐等。可这次小鹏的超级增程,还真有点把油电融合做成软硬融合的感觉。
你们觉得呢?下一步,增程器还能怎么改进,才能真做到无感续航呢?我这个想法今天还在琢磨。
(这段留白休息一下,咱们下一步聊点更实际的。)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