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啊,不用拐弯抹角说,蔚来今年二季度亏了49.95亿元,已经不是啥新鲜事了。有人也许说,这不是跟去年差不多吗?确实,去年亏50多亿,今年还是50亿左右,感觉变化不大。但实际上,这背后的门道和压力真不一般,现在新势力造车行业,大家竞争那是真刀真枪,谁也不想掉队,但蔚来的压力显然得面对得更直接。
首先吧,营收是190亿,比去年多了9%。这收入看着涨了,但问题是亏损还是那么大。尤其你别看数字没怎么浮动,但蔚来已经把很多能省的费用都省了。比如,研发资金比去年少花了13.8%,连市场营销和行政管理也缩了好一截。削减开支、降本增效这些词谁都会说,但真要落到实处,能省下钱还保证技术不落后,那就真不容易。
为什么会亏这么多?说白了,造车这玩意,烧钱就是常态。像蔚来这种定位高端的,研发、电池、智能驾驶、每一样都得往上使劲砸钱。再加上蔚来自带“换电模式”,那更是耗资巨大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搞还不行,这些都不是几千万就能办了的事,都是按亿算。说回今年上半年,蔚来贡献了117.45亿元的净亏损,比去年增加了15个亿,这钱烧得确实猛。
这个时候,大家容易忽略的一点,就是蔚来的应付款账期达到了220天,比去年还长了二十多天。这账期一长,直接影响供应商的现金流。前段时间,国内17家车企都承诺,供应商的钱60天内结清,一来为了行业信誉,二来为供应链活跃。如果一直拖账,零部件厂商压力可不小,蔚来这220天跟大家的“承诺60天”差得不是一星半点,说实话在业内肯定会被供应商念叨,甚至影响未来合作。
再看蔚来的现金储备,272亿,还真不算少。但你看看应付账金额却高达349亿,债比钱多,手头的钱还真不够还账,万一有点风险,那资金压力马上就凸显了。更麻烦的是,现在蔚来的流动资产比流动负债还少,亏空了97亿。股东权益也成了负数,-11.19亿。这就跟一个人存款不够、信用卡欠钱,有点寅吃卯粮那劲。虽说有资产,但要变现并不容易,风险自然就增加了。
行业里头,有人说蔚来这账目,大多数都是为未来发展铺垫,毕竟高投入高风险,但谁敢说车市未来几年一定一片大好呢?这几年,新能源车爆发得厉害,但竞争也更惨烈。理想、小鹏、零跑现在都快盈利、甚至已经盈利,蔚来还一直在亏。别人都在往“赚钱”迈步,蔚来这种亏损走势自然让投资人、供应商都捏把汗。
蔚来的高管们可不是没意识到问题。李斌自己在财报里就说了,降本增效措施已经在落实,效果开始显现。首席财务官曲玉更是乐观,说蔚来将步入良性循环。这些说法有一定道理,既然已经成本压缩了不少,那亏损总有收窄的时候。但是,亏了这么多年,投资人和行业的人都不可能一直等,只要你不能快速实现转正,信心就会减弱。
现在蔚来的毛利率是10%,比去年略高一点,但也就差不多。其实,大家都关心这个毛利率到底能不能大幅提升,因为只有毛利率高了、现金流好起来,公司才能真正站稳脚跟。汽车的毛利率才刚过10%,比去年同期少了快2%,这也说明蔚来面临着成本和定价的双重压力:价格不能随便涨,成本又不易压。
再说蔚来自己的“特色”——换电模式,这在中国新能源车里算独一份。可这么大的基础设施投入,不是说砸钱就能见好。很多用户是喜欢这个服务,但公司怎么把这个服务搞得既好又便宜,始终是个难题。要知道,建设一个换电站,至少要几百万起步,维护管理都是大开销,而现在销量还没办法把这些全覆盖。长期看,蔚来的换电战略能不能带来稳定盈利,其实还要看用户规模和运营效率能不能匹配得上。
蔚来也在拼产品线,推出新款车型,上一季度销量也同比增长了不少。但别家也没闲着,理想抓住了家庭用车市场,小鹏强调智能驾驶,零跑以性价比取胜,大家各有杀手锏,谁也不是吃素的。蔚来想提升销量、扩大市场份额,就得不断推新车,不断砸钱做研发。这种模式,只要市场好还能跟得上,但万一行业遇冷,蔚来的账面压力就会急剧增加。
创新是好事,但是把钱烧到一定程度后,投资人和市场肯定要看结果。如果一直亏钱,股价也容易被打压,融资能力也会受影响。蔚来现在有负股东权益,这其实代表投资人目前不算太乐观。所以,蔚来下一步很关键,不仅要继续控成本,更要尽快找到盈利突破口。否则,一个季度亏五十亿,一年就是两百多亿,这种亏法什么时候是个头?
技术层面,蔚来确实有独特的门道,比如智能驾驶、电池、用户体验这些都做得不错。可问题是,大家的技术差距没那么大了,用户买车除了技术还得看价格、售后、品牌口碑等方方面面。最近蔚来也在优化管理、节约资金,说明公司很清楚不能像之前那样大手大脚烧钱了。未来要办成事,就得在保障服务和技术领先的同时,把支出压下来,这不是一句话能做到的事。
再看供应链这块,蔚来账期延长意味着很多零部件厂家得自己垫钱来撑。短期也许能熬过去,但如果账期一直拖,供应链可能就要出问题。现在行业都在搞供应商合作优化,谁家能走在前头,谁的供应链更稳。蔚来延长账期,相当于拆东墙补西墙,时间久了对合作伙伴的信任是不小的考验。
蔚来给三季度的目标还是挺乐观的,说要交付8.7万到9.1万辆,同比增长40%以上。这说明蔚来对市场还有信心。三季度营收目标也定在218到228亿,把目标挺得很高。理想,小鹏,零跑这些对手也都在发力,蔚来如果能达标,也算给行业和投资人一个交代。但问题是,只要不盈利,再大的销量也会给财务施加压力,毕竟每卖一辆车都亏钱,总不是长久之计。
长期来说,蔚来要走出困局,个人觉得还是得多管齐下:一方面坚持技术创新和用户体验,保持独有特色;一方面在财务、管理、供应链各环节继续优化,把亏损慢慢减下来;最关键的还是得把换电模式和品牌差异化做足,把盈利能力提升上去。如果一直亏下去,市场就更难有信心,供应商、投资人都得逐渐变得谨慎。
总之,现在的蔚来,虽然局面不轻松,但也不是没希望。公司高管能看到问题,能主动降本增效,总比不理不问要强。但当前行业大形势下,蔚来的每一步都得想得更细、更扎实。亏损一时不可怕,最怕的是亏损变成常态,亏到最后资源耗光,那连翻身机会都没有了。蔚来要做的,就是在产品、技术、服务、管理各方面持续改进,逐步缩小亏损差距,把账期和资金链稳住,才能真正在新势力车企赛道站稳脚跟。未来中国新能源车想做大做强,像蔚来这样有理想、有创新能力的公司必须稳住阵脚,才能陪着行业好好往前冲。所以现在,蔚来是到了最关键的关口,接下来怎么走,得看公司能不能把降本增效、盈利突破真正做实,不然压力只会越来越大。

本报道旨在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如有版权或内容问题,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第一时间核查并调整。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