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elY不再独占鳌头,小米YU7异军突起,纯电车格局迎大洗牌

朋友们,电动车这摊水哪止是深,简直就是“既深又急还带点腥味儿”。8月份纯电轿车销量一出炉,仿佛楼市“抢房热”升级到车市——谁红谁黑马、谁哭谁霸主、谁悄悄掉队,半个月舆论“地震”三回。数据显示,咱国8月有21款纯电车型销量破万,仿佛电动车不是在卖,是在撒。这头吉利星愿突然翻身农奴把歌唱,直冲榜首,特斯拉Model Y竟然失守宝座,退居老二。还有什么小米、海鸥、元UP都在合唱“黑马进行曲”。刚刚还高高在上的老牌劲旅,眨眼又在榜单底部拼命喘气。看完这份榜单,我差点以为纯电市场要搞“诸神黄昏”了。问题就来了,新能源江湖,这一轮PK,谁才是真正的赢家,谁又在明争暗斗中偷笑?

ModelY不再独占鳌头,小米YU7异军突起,纯电车格局迎大洗牌-有驾

咱们先得捅破窗户纸厂家们这一仗打得,简直比宫斗剧还精彩。吉利星愿4.6万辆卖出去,一下把特斯拉按在地上“摩擦”,主刀还不是老外那一套洋气玩法。试想,曾经吹得神乎其神的特斯拉,竟然被本土新贵迎头赶超。这要搁几年前,你在朋友圈说特斯拉会被吉利打败,立马有人嘲你“疯了吧”。可今儿,这事儿发生了。

再看那小米,憋着大招往高端市场里杀,SU7、YU7直接上榜TOP10,销量都破1.6万辆。黄老板是真的会“造车做饭还冲浪”,哪样都整得不亦乐乎。别说,国产新势力真的是“比葱还贱”,测评、口碑、朋友圈全是热闹。不过你别光看热闹,实则其中有股子暗流,谁红谁冷,谁走谁留,里面可一点儿不比咱东北下雪天的路滑。

ModelY不再独占鳌头,小米YU7异军突起,纯电车格局迎大洗牌-有驾

8月这榜单头部看着风光,背后到底是谁在唱大戏?卖得火真是车好?还只是营销嗓门大?

得,咱来慢慢扒拉这层洋葱皮。吉利星愿高歌猛进,靠的是什么?有业内调侃,这车“既不是价格屠夫,也没啥神仙黑科技,就是妥妥接地气”。4.6万辆,几乎等于不少合资汽油车全线月销量。你要是问街边修理铺的师傅,他肯定一刀切“老铁,现在血拼的不是性能,是谁家便宜、补贴足、省的揍心!”

ModelY不再独占鳌头,小米YU7异军突起,纯电车格局迎大洗牌-有驾

再说特斯拉Model Y,以往在新能源市场横着走,此番被赶超,更多是“新鲜劲儿过了”,外加国产同价位卷出天际,老马斯克也犯难。Model3还好歹“佛系坚守”,说明特斯拉咖位还是有的。

小米杀进大名单靠的啥?我看用东北话说叫“不讲武德”,广告一波接一波,“首单8分钟破万台”,这不就薅足了冲劲?还有比亚迪的海鸥、元UP、宏光MINIEV,明明没什么新鲜感,但吃定一拨图个“够用、经济、便宜”的铁粉。所以你发现没有,卖得好的,要么是名气流量拉满,要么压根就是“马路三巨头”里常客。

ModelY不再独占鳌头,小米YU7异军突起,纯电车格局迎大洗牌-有驾

说个冷知识,榜单腰部尚有不少新势力品牌跃跃欲试,零跑C10、乐道L90投石问路。有的品牌在榜单后面,都快掉队了,像蔚来ET5T、小鹏G6、岚图梦想家们,每月就那么几千甚至几百辆销量,仿佛是这场宴席的“陪跑嘉宾”。

“电动车市场红与黑”,现在拼的不是技术本身,拼的是谁能把饼画大,谁能拢住社群情感,谁还能逮住政策东风。普通人看榜单,实际琢磨的是“这车买了容易坏不?”、“补贴能坚持多久?”、“跑长途费不费心?”“能不能全家人周末把亲戚全都装上?”真到了下单,大家贼现实,不买贵的,只挑对的。

ModelY不再独占鳌头,小米YU7异军突起,纯电车格局迎大洗牌-有驾

看着个个品牌热火朝天,榜单后几十名却像被浇了盆冷水。销量不足5000辆的,扎堆到后半段冲锋。先说蔚来,小鹏,前几年还叫嚣着“弯道超车”,如今已成“车到山前必须停”。蔚来ET5T、理想i8、问界M5,这些名字曾被自家媒体喊到天上去,现实月销量却悄悄凉凉,像下岗又犯懒的“互联网大厂”。

更扎心的是,那些技术派、智驾派、情怀派——AIONS、智已、理想汉L啥的,全线降温,月销量千字开头。你说新能源这行当,是在拼技术?结果高端智驾产品市场反倒熬成“糊涂账”。现实就是,“白给”都没人要。

ModelY不再独占鳌头,小米YU7异军突起,纯电车格局迎大洗牌-有驾

再往下这些车型从排行榜40、50往后数,销量都只剩三四千辆,排名接近透明人。别说投资人,连4S店前台都快记不清自家车名。现在新能源车市场“卷到极致”,什么百公里两个电的低耗能,什么全息AR的智驾黑科技,都输给一句“我就想买个不掉链子的车”。

更狠的是,曾经不少厂家指望“政策红利”一夜暴富,如今残酷现实来了补贴关掉、大浪淘沙,谁能活着熬到明年还是未知数。那些被资本捧上神坛的“新贵”,早晚都有变成路边小摊。你每个月榜单变个天,早市大妈心态比他们还稳。可惜,消费者清醒得很,不会再被一两句高大上广告忽悠。

ModelY不再独占鳌头,小米YU7异军突起,纯电车格局迎大洗牌-有驾

大反转的时候到了——回到榜首,吉利星愿成最大黑马。其实它不靠硬核黑科技,不靠明星站台,核心逻辑就是一样精准命中“小镇青年”“五环外”家用需求。4.6万辆,谁都服。有人说这叫本土化牛X,也有人讽刺“只会卷价格”,但人家销量说明一切。诸位,不会假装认真分析下,这背后其实是中国市场成熟化的表现好卖的车,不一定是擦边球的“卷王”,而是能兜得住基础盘的实用角色。

再看特斯拉,两年前江湖霸主风光时,国产品牌一票难求。现如今马斯克微博发啥都没人搭理,Model Y也失宠。特斯拉玩的是品牌信仰打法,人家就是那种“高岭之花”——虽有下滑,基盘还厚实,偶尔出点调价策略还是有粉丝死忠买账。

ModelY不再独占鳌头,小米YU7异军突起,纯电车格局迎大洗牌-有驾

小米崛起堪称现象级。很多人说小米不就是粉丝经济?其实你问问普罗大众,买小米更多图那种“花一分钱,买一堆炫酷功能”的幻觉。小米进榜本质是用互联网的打法重定义“性价比”,把从手机卷到汽车,节奏那叫一个行云流水。

腰部还有一大堆新势力在抢风口。零跑、乐道、深蓝、小鹏P7+,它们或许没法站C位出道,但谁都想“活下来”。特别是小鹏M03这样的稳健选手,用“技术务实+韧性运营”杀回前十。这么一搞,新能源汽车格局进一步分化,头部虹吸效应拉满,尾部玩家“活下去”才是最后的王道。

ModelY不再独占鳌头,小米YU7异军突起,纯电车格局迎大洗牌-有驾

大胆点说,新能源市场到了“中场哨响分胜负”的阶段,谁能抓住刚需、价格、技术平衡,谁就能笑到最后。靠喊口号、画饼、讲概念的套路,不奏效啦!

剧情表面看起来一派祥和,实则暗藏杀机。你瞧,政策边际收紧以后,新能源车补贴一松手,谁还能站住阵脚?榜单后部的旱情不是偶然,而是整个产业链大洗牌的预警信号。

厂家卷价格卷服务,就是保不住销量。腰部和尾部品牌日子最难过,宣传费烧不起、库存压力压死人,不少门店已经“关门大吉”,明年恐怕连参赛资格都悬着。现在大环境下,用户本来就越来越理性朋友买车不是问“自动驾驶牛不牛”,而是问“后期维修是不是麻烦”,“操控怎么样”,“掉电快不快”。只要体验和售后掉队,市场直接用脚投票。

市场分化加剧。头部玩家越强越强,“赢家通吃”趋势显现。老品牌徘徊边缘,新势力随时可能OB。至于产品同质化问题,今天看四千辆的蔚来,明天可能就变成了小米下一个对手。没梳理出独特卖点,销量就是稳稳地往“失血”方向滑。

不得不提整个新能源产业都在“水深火热”。上游电池一顿砍价,下游终端又要卷服务。连号称“造车新势力”标杆的小鹏、蔚来,也波动大得像过山车。厂商们真成了“东边不亮西边亮,哪怕厕所里都得装盏灯”。外表平静,内里谁都打着小算盘。

简单点儿讲,“洗牌”二字现在是全行业共识。头部玩家埋头扩市场、抢专利,下游末尾厂商想着怎么改名换姓、换皮重来(“前男友”变“现男友”那种操作)。谁能撑到下一波行业政策爆发,谁才有机会脱颖而出。否则,下赛季一开,可能有一大批品牌再也找不着影了。

说到这儿,真服了咱这电动车江湖,和小时候跳皮筋似的,一会儿你来我往,一会儿谁坐庄。榜单第一的“黑马”明天能不能变成“柴马”,谁也说不准。热火朝天的销量背后,有基层技术创新、有渠道对赌、也有资本炒作,就像嘴上说着“新能源真香”,心里念叨的还是“保值不亏钱”。都说这是“用户的胜利”,但这赛道谁笑到最后还真得两说。前脚刚领跑,后脚就可能成“前浪被拍死”。现在能红火的,是能把实惠、品牌、售后全都统一起来的,“又便宜又顶用”的才是王道。

真要说批评,也得接地气。现在厂家拼营销戏码,有的堪比春晚小品,为出圈连“老铁666”都喊上了,卷流量卷服务。表面是一场“核融庆典”,实则内里各怀心思。要我说,这一届新能源车市场,比东北冬天的雪还难捏实。打铁还需自身硬,别光靠噱头。以后老司机选车,还是那一句,试过才知道香不香,坐过才知道靠不靠谱。

榜首黑马年年换,头部玩家你追我赶,有人说是行业大爆发,有人嘲是热闹一阵“冷静一世”。咋样,纯电榜单是新势力PK“老江湖”大爽文剧本,还是营销+补贴撑起的短暂繁荣?今天你为热榜叫好,明天还会不会为高价、减配、售后不靠谱抓耳挠腮?要不,你是买黑马还是守老炮,来评论区唠唠呗——业内的乱象,你觉得能卷出啥花?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