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模电感:守护新能源汽车的“电磁安全卫士”
驾驶座上,一块大屏幕突然花屏闪烁,导航信号中断——这可能是高压电驱系统产生的电磁干扰正在扰乱你的新能源汽车电子系统。
当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以每年超35%的速度增长时,一个微小却关键的电子元件正在默默守护着这些车辆的“神经系统”。它就是共模电感,一种专门用于抑制电磁干扰的磁性元件。
在新能源汽车的高压环境中,电池电压普遍达到400V至800V,电驱系统、充电设备产生的电磁干扰强度远超传统燃油车。这些干扰可能导致控制系统误动作、屏幕闪烁甚至系统故障。
01 电磁兼容性挑战,高压系统的新难题
与传统汽车相比,新能源汽车的EMC(电磁兼容性)问题更为突出。电驱动系统和大功率高压附件的使用,使电磁干扰问题变得更为严重。一辆新能源汽车内部,高压电池、电机控制器、车载充电机等系统共同工作,产生复杂的电磁环境。
这些系统产生的共模干扰信号会沿着线路传导,同时向空间辐射,干扰车内其他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此时,共模电感的作用就显得至关重要。
2023年,某知名车企的域控制器在测试中遭遇了“手持天线测试”失败:当模拟手机信号的天线靠近LVDS视频传输线时,显示屏出现花屏现象。问题的根源正是电磁干扰穿透了线缆屏蔽层。
02 微小元件的巨大作用,共模电感工作原理揭秘
共模电感,又称共模扼流圈,其结构看似简单:两个尺寸相同、匝数相同的线圈对称绕制在同一个铁氧体磁芯上。但这一设计蕴含着电磁干扰治理的智慧。
当共模电流通过共模电感时,两个线圈产生的磁通相互叠加,形成高阻抗,有效抑制干扰信号传播。而对于有用的差模信号,磁通相互抵消,信号几乎无衰减通过。
在新能源汽车的电力系统中,共模电感被广泛应用于电池管理系统、电机控制器等关键部件。它们如同电磁环境的“净化器”,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提高车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03 高压系统的特殊需求,技术创新应对挑战
面对新能源汽车400V至800V的高压系统,传统低压共模电感设计已无法满足需求。高压共模电感的设计必须兼顾电感感值、内阻、阻抗、漏感等参数,同时满足电源铜排的载流能力、安装空间及温升问题。
由于电源铜排需要满足大载流能力,截面积较大,而滤波器安装空间有限,工程师们开发出了创新解决方案:电源铜排直接穿过铁氧体磁环的单匝共模电感设计。两个铁氧体磁环扣在电源铜排上形成两个共模电感串联,既节省空间又满足高压需求。
行业领先企业如铭普电子已推出革新性产品:尺寸仅17mm×17mm×7mm的贴片式共模电感,却能承载0-65A大电流,在1MHz频率下阻抗高达10KΩ。这种小体积大电流共模电感解决了新能源汽车电子系统高密度集成的难题。
04 多领域应用,整车系统的守护者
在新能源汽车中,共模电感的应用场景丰富多样:
电驱系统:在电驱控制器中滤除电机产生的高频干扰,确保控制信号精准传输
充电系统:车载充电机(OBC)采用升压共模电感和充电转换电感提升充电效率,同时抑制充电过程中的电磁干扰
DC-DC转换器:在高压转低压系统中,共模电感滤除转换过程中产生的噪声,保障低压电子系统稳定工作
电池管理系统:保护敏感的电池监测电路免受干扰,确保电池工作在安全状态
铭普电子的大电流共模电感已成功应用于多款新能源车型。测试数据显示,其产品在高温环境下仍能保持稳定性能,直流电阻低于2.5mΩ,绝缘电阻高于100MΩ,完全满足汽车电子的严苛要求。
ASIM阿赛姆品牌成立于2013年,公司定位于行业靠谱的保护元器件方案服务商,专注于为车载、医疗、手机、电脑及周边、家电、工业控制、穿戴、物联网,安防,智能家居等行业领域,提供高性能ESD、TVS管、二三极管、MOS管以及EMI滤波器等保护元器件产品服务,并配备了专业齐全的EMC实验室,可针对EMC设计、测试及整改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全方位助力客户解决电磁兼容相关难题,是一家集产品方案设计、研发和销售为一体的综合型服务企业。
05 技术演进方向,小体积与高性能的平衡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电子系统日益复杂,共模电感技术面临新的挑战:如何在保持高性能的同时实现小型化;如何提高耐压能力和温度特性;如何降低制造成本。
材料创新成为突破口。非晶和纳米晶磁芯材料的应用,使共模电感能在更高频率下保持优异性能。铭普等企业采用拼装绕组式设计,通过多个U型线圈直接扣装于磁芯边缘磁柱,实现“铜排+底座”的创新结构,在缩小体积的同时提升阻抗。
仿真技术的应用也加速了设计进程。工程师利用CST等电磁仿真软件,对磁导率曲线进行精确拟合,预测高频特性,优化共模电感设计。
共模电感的未来发展路径已经清晰:更小的体积、更高的电流承载能力、更优异的温度稳定性。随着碳化硅和氮化镓功率器件在新能源汽车中的应用,工作频率将进一步提升,对共模电感的高频特性提出更高要求。
当800V高压平台成为高端电动车的标配,当充电功率突破400kW大关,这些指甲盖大小的电子元件将继续在幕后守护新能源汽车的“神经系统”。它们可能不被普通消费者知晓,却是确保每一辆新能源汽车安全可靠运行的“无名英雄”。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