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双碳”战略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的纵深推进下,中国汽车产业正经历从规模扩张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转折。作为新晋央企中国长安汽车集团的核心新能源品牌,深蓝汽车以“科技运动潮牌”为定位,以技术创新为矛、以用户价值为盾,在电动化与智能化赛道上开辟出一条“技术突围—产业协同—全球出海”的高质量发展路径,成为新央企体系下国企改革的启航者。
一、技术突围:双平权理念重构产业价值坐标
深蓝汽车提出的“电动平权”与“智能平权”,本质上是将技术红利转化为普惠性价值。其自主研发的“深蓝超级增程”技术,通过高压缩比发动机与高效电驱的协同,实现纯电续航200km+、综合续航1200km的突破,直击用户里程焦虑痛点;而全球首创的微核高频脉冲加热技术,攻克北方低温工况下电池性能衰减难题,获中国专利金奖认证。这种以用户真实场景为原点的技术创新,打破了行业“堆砌参数”的内卷怪圈,推动电动化从“政策驱动”转向“体验驱动”。
在智能化领域,深蓝与华为的深度合作更具标杆意义。2023年启动的华为乾崑ADS SE智驾系统联合开发,使深蓝S07、L07等车型成为20万内唯一搭载高阶智驾的车型,智驾功能激活率超98%,用户NPS(净推荐值)达行业第一梯队。这种“技术共研+场景适配”的模式,既降低了智驾技术的使用门槛,也为行业探索出一条“软硬协同”的生态共建路径。
二、产品迭代:从“追赶者”到“定义者”的进化逻辑
深蓝的产品策略展现出“精准节奏+技术穿透”的双重特质。2025年8月推出的深蓝S05 620km长续航版,搭载宁德时代金钟罩电池与3C超充技术,15分钟快充实现50%电量补充,配合全球首款副驾零重力座椅,重新定义了纯电轿跑的舒适标准。而即将在四季度上市的全新深蓝L06,则以3nm车规级座舱芯片与全系激光雷达标配,将智能座舱算力提升至150TOPS,支持AR导航、多屏交互等场景,成为10万级市场唯一搭载3nm芯片的车型。这种“越级配置+精准定价”的组合拳,实质是以技术迭代倒逼供应链升级,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向高端跃迁。
三、全球出海:从“产品输出”到“标准输出”的范式转型
深蓝的全球化布局远超传统车企的“贸易出口”逻辑。通过泰国罗勇工厂的本地化生产,深蓝S05已进入全球35个国家,并计划在2025年覆盖90个市场,海外销量贡献率目标提升至50%。更值得关注的是,其与斯达半导体共建的安达半导体公司,通过“量产一代(IGBT)—在研一代(SiC模块)—探索一代(嵌入式封装)”的技术路线,构建起从芯片设计到电驱系统的全链条竞争力。这种“技术出海+产业协同”的模式,不仅规避了国际车企的专利壁垒,更让中国新能源汽车标准开始影响全球市场。
四、国企改革:新央企体系下的创新试验田
作为中国长安汽车集团重组后的首款战略车型,深蓝L06的诞生折射出新央企机制的独特优势。通过整合原长安新能源资源,深蓝获得研发资金、供应链协同、政策资源的全维度支持,其“香格里拉计划”“北斗天枢计划”等国家级战略项目的落地速度显著加快。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深蓝交付量同比增长71%,央企新能源销冠地位持续巩固,验证了“战略聚焦+市场化运营”混合体制的活力。
张观评述:高质量发展需要“深蓝式”破局者
深蓝汽车的实践表明,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绝非简单的销量增长,而是技术创新、生态构建、全球竞争能力的系统升级。当3nm芯片、华为智驾、全球标准输出成为新标签,深蓝不仅为央企改革提供了“技术驱动型增长”的样本,更让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全球价值链重构中掌握了主动权。
#中国长安升级一级央企,深蓝展现战略实力#
#科技新央企,深蓝加速度#
#深蓝潮流科技,信赖之选#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