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深夜,绍兴地铁2号线的那条隧道,安静得像是在沉睡。
直到,一列“不该出现”的列车突然闯入,把三个保洁员的生命永远留在了那里。
第四个保洁员侥幸活了下来,但也带着一条重伤的腿,躺在医院的病床上。
隧道恢复了安静,可这份安静,像极了压在心头的沉默。
你知道吗?
这列地铁末班车,按规定应该在10点半就停运了。
可谁能想到,11点半,一列“幽灵列车”还能在轨道上穿梭?
为什么会有车动起来?
调度失误?
系统故障?
没人知道答案,或者说,知道的人闭口不谈。
更离谱的是,这么大的事儿,相关部门竟然拖了11天才发布消息,像是希望大家根本不知道这事儿一样。
发生了什么?
只能从那些拼凑起来的碎片里找线索。
保洁员进隧道打扫,是他们每天的工作,但那天晚上,轨道灯光暗得几乎看不见路,更别提什么避险警示系统了。
培训?
别开玩笑了,保洁公司根本没教过他们该怎么应对紧急状况。
如果不是列车突然冲进来,或许这个凌晨,依然只是绍兴地铁2号线的另一个普通夜晚。
事发后,记者去站点打听,得到的回应让人无语。
有保洁大姐支支吾吾地说:“听说过,但不是发生在这里。”
另一位透露,受伤的保洁员是某车站阿姨的亲戚,现在还在医院躺着,赔偿问题?
没人谈,也没人理。
更讽刺的是,事故发生的隧道已经重新通车了,保洁员还是要半夜下去干活。
说白了,命已经没了,地铁还得跑。
我们再回头看看这条“先进”的无人驾驶地铁线。
全自动化,听起来挺高大上,但真能保证安全吗?
理论上,它比人工驾驶更靠谱,但现实呢?
保洁员凌晨作业,没有灯光,没有警示,甚至连一份像样的避险手册都没有。
自动化是好,可它显然没想到这个“人”的环节。
工人们的命,显然不在它的考虑清单里。
更扎心的是,家属找相关部门问了好几次,医药费谁付?
赔偿怎么算?
没人理。
调查报告?
省厅说60天后才能公开。
60天?
对逝者的家属来说,这时间还不够煎熬吗?
况且,其他城市地铁出了事,早就第一时间通报了,绍兴地铁为啥要捂着不报?
社交媒体上,这事儿已经炸开了锅。
有人愤怒地质问:“自动化真的比人工更安全吗?”
也有人为这些基层工人鸣不平:“凌晨进隧道干活,命就是这么不值钱?”
更有不少网友指出,这背后根本就是管理层的责任缺失。
一个再先进的系统,如果没有人用心去管,最终不过是个摆设。
说到底,自动化也好,人工也罢,安全这事儿是绝对不能打折扣的。
用最简单的话说,工人进隧道干活,至少得让他们知道列车不会突然冲进来吧?
至少得有个灯光照明吧?
这些最基本的保障都没有,结果还能说是“技术先进”?
这不是讽刺吗?
事故发生的隧道已经重新开放,但真相,似乎还在被掩藏。
三个逝去的名字,仿佛只是某些人手里的一串数据,随手删掉就完事了。
可对他们的家属来说,这三条命是再也回不来的。
地铁跑得再快,真相却像是被卡在了某个死角里,出不来。
这事儿会有结果吗?
会有人站出来负责吗?
没人知道。
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地铁还在跑,隧道还在用,保洁员还是要凌晨进隧道干活。
下一次列车驶来时,会不会又是另一个悲剧?
谁也不敢打包票。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