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 E-MARK 认证(又称 ECE 型式认证)针对 汽车零部件 的流程和操作要点。
一、E-MARK认证简介
主管机构: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UNECE)框架下的欧洲成员国交通管理机构
适用范围: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如灯具、制动系统、安全带、轮胎、后视镜等
标志:获得认证后,可在产品上加贴 E-MARK 标志(如 E1、E2 等国家代码)
法律依据:ECE Regulation(例如 R10、R37、R90 等,取决于零部件类别)
二、汽车零部件适用标准
灯具 → UNECE R37、R48、R112
轮胎 → UNECE R30、R54、R75
刹车系统 → UNECE R13、R90
安全带 → UNECE R16
其他零部件 → 按类别对应的 UNECE Regulation
每类零部件有专门的 ECE 认证法规,需确认产品对应标准
三、E-MARK认证流程
1. 确认适用法规与零部件类型
根据零部件功能、车型、用途确认适用 ECE Regulation 编号
确定目标销售市场(E-MARK 国家代码,如 E1=德国、E2=法国)
2. 准备技术资料
产品说明书、设计图纸、材料清单
关键部件性能参数
安装和操作说明
测试计划和预评估报告(如已有内部测试可加快)
3. 样品测试
将零部件送到 UNECE认可实验室 或 国家型式认可实验室
测试项目通常包括:
性能测试(制动、灯光亮度、防撞吸能等)
耐久性测试(振动、温湿度、盐雾腐蚀等)
电磁兼容(如电气零件需符合 R10)
安全功能测试(如安全带拉力、气囊触发性能)
4. 技术文件审核
测试完成后,实验室出具 型式批准报告(Type Approval Report)
提交给指定的 认证机构或交通管理部门 审核
5. 获得 E-MARK 批准
审核通过后,颁发 E-MARK 型式批准证书
可在零部件及包装上标识 E-MARK,包含国家代码和批准号
6. 上市及后续监管
产品投入市场,可供欧盟成员国销售
企业需保证生产批次与测试样品一致
监管机构可随机抽检,确保持续符合 ECE法规
四、注意事项
样品必须为 最终生产零件
技术资料需齐全,包括关键零部件的来源、材料和设计说明
高风险零部件(制动、安全带、灯具)测试周期长,需提前规划
电气零部件需额外进行 EMC 测试
标识必须符合 ECE 标准格式(E + 国家代码 + 批准号)
✅ 总结
流程:确认法规 → 准备技术资料 → 样品测试 → 技术文件审核 → 获证 → 加贴 E-MARK → 上市销售
核心要求:符合对应 UNECE Regulation,性能可靠、耐久、安全、标识合规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