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驾车碾过路面的碎石,那份几乎无感的平稳从何而来?当你连续数小时靠在座椅上,那份始终如一的支撑又藏着怎样的秘密?这些藏在方向盘转动、车身起伏与座椅承托里的细微感受,恰恰是汽车品质最真实的注脚。从需要4年打磨、跑遍全球烂路的底盘,到经过1460天测试、能承受18年高频使用的座椅;从覆盖5大维度、130余项指标的严苛体系,到“钢悬胜似空悬”的精准调校。这些藏在车身之下、座椅之内的功夫,究竟为何值得坚持?当 “慢工出细活” 遇上 “快速迭代”,奔驰用 139 年的造车积淀给出的答案,或许正是汽车品质最本真的模样。
近日,我们走进位于北京的梅赛德斯-奔驰中国研发技术中心,解码这些“看不见的标准”如何构筑起驾乘者的安全感与舒适感。
梅赛德斯-奔驰的黄金标准
北京梅赛德斯-奔驰销售服务有限公司高级执行副总裁张焱
"造一辆好车,尤其是豪华好车,需要时间积淀,更需要对每一个细节的极致追求。硬件是基础,而真正的灵魂在于调校。" 北京梅赛德斯-奔驰销售服务有限公司高级执行副总裁张焱的这句话,道出了奔驰对豪华的理解。
座椅:不止是 "沙发",更是安全与耐久的综合体
作为驾乘人员接触时间最长、接触面积最大的零部件,奔驰的座椅有着与整车同样严苛的标准。
1460天的严苛验证、超过200项有关安全测试、超过100项有关零部件额外测试--随着座椅工程师郭晶帆的讲述,让在场的所有人明白了如此严苛标准背后的意义。原来,座椅作为整车的结构部件,是涉及技术、材料工艺、装配整合等多学科的高度复杂系统工程。座椅的作用并不只是消费者买车时关注的是否好看和坐起来是否舒服,好座椅要满足安全、可靠与经久耐用。而支撑起一把好座椅的,恰恰是消费者看不到的地方-座椅骨架。梅赛德斯-奔驰坚持为每款车型独立研发座椅,才能确保座椅在功能、性能及舒适度高度匹配的同时,也是意外碰撞发生时确保固定和保护驾乘人员坚固后盾。
座椅骨架另一个看不见的部分是防腐处理。工程师表示:奔驰认为腐蚀是隐形的安全杀手,会导致骨架强度下降。尽管成本更高,为了让座椅更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奔驰的标准是全骨架100%双面镀锌,确保15年防腐蚀不失效。
为了让大家对座椅有更直观的感受,工程师用手术刀对E级的座椅进行了“解剖”。通过展示,可以看到该座椅面料由真皮层和舒展层组成,这种设计可以确保材料在3D裁剪过程中更贴合座椅造型,降低长期使用后出现褶皱的概率。在面料层下,是加热层、柔软舒适层、通风层以及硬度支撑层,层层防护、层层叠加,才带来了奔驰品牌车型独有的舒适度。
单以E级车为例,其座椅就拥有1,000+个精密零件、400+套工装模具,覆盖材料、功能、舒适与安全等2,000+专项测试。包括不同缝线、颜色和功能等配置组合超过3,000种。而在整个奔驰家族中,这样不同类型的座椅,有上千种。
关于耐久性,奔驰会进行总计约40,000次“导入导出(上下车)”测试,其中包含24,000次机械模拟测试以及15,000次真人测试。若按每天6趟上下车计算,这样的测试标准相当于连续使用座椅使用超18年,让座椅可以达到远超“出租车级别”的耐久强度。
底盘:4 年磨一剑的 "行驶基石"
“底盘的开发不仅是系统性的技术,更是讲求平衡的艺术。所以一个好的底盘,不仅要坐的稳、抓的牢,更要撑得住。”北京梅赛德斯-奔驰销售服务有限公司高级执行副总裁张焱说。
一辆车的驾驶质感,底盘是核心。奔驰的底盘研发,始终坚守 "1 分都不能少" 的原则:每款底盘均需历经4年时间、6 大步骤打磨。为了让产品更稳定、更可靠,梅赛德斯-奔驰会对整车进行两夏、两冬的极限测试。原来之所以要做两夏、两冬测试,是因为在第一轮高温、高寒测试时发现的问题重新设计和改良后,可以在第二轮冬夏测试中验证结果。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量产上市后交付给消费者的产品具有完整的产品可靠性。如果企业为了追求产品快速投放市场而压缩验证周期,产品的可靠性可能就只能交给消费者在实际道路上‘验证’了。
从数字孪生仿真到全球极端路况实测,从 "两夏两冬" 气候考验到 500 万公里耐久测试,全方位验证其可靠性。 这套严苛流程背后,是 "梅赛德斯-奔驰驾控黄金标准" 的支撑。该标准以 "五边形驾乘质感" 为核心,覆盖驾乘舒适性、安全感、掌控感、运动性、精确性 5 大维度,包含 130 余项整车指标(如颠簸感指数、侧滑角梯度等)和 1000 余项零部件指标(如弹簧、减振器性能等)。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要让车主在任何路况下都能感受到:烂路不颠、高速不飘、转弯不晃、操控随心、突发情况能稳稳掌控。 例如,奔驰独有的 "敏捷操控系统",能让钢制悬架在遇到小颠簸时自动 "变软" 抚平震动,在高速过弯时又 "变硬" 提供扎实支撑,实现 "钢悬胜似空悬" 的体验;而高端车型的空气悬架,通过每秒 1000 次的路面扫描,实时调整车身姿态,让车辆在各种场景下都能找到舒适与操控的更优解。
本次活动上梅赛德斯-奔驰还展示了全新线控转向技术,该技术取消了方向盘与转向执行机构的物理链接,转向传动比完全通过软件控制,同时满足操控灵活精准、智能舒适驾驶以及安全冗余可靠三大特点。工程师的介绍体现了该技术的不少优点,例如可减少机械摩擦产生的震动;减少打方向盘时双手交叉的次数、因为缩小方向盘的尺寸,增强了驾驶视野、并减少上下车时与腿部的摩擦。
但在笔者看来,奔驰此次配合全新线控转向技术一同发布长方形方向盘的举动才是最值得称颂的。取消上下半弧的长方形方向盘造型为车内设计带来全新科技视觉感受,近两年已不乏车企率先推出此类设计,并获得不少消费者关注。在座舱设计方面奔驰是否已经落后了呢?工程师表示:传统的非耦合转向方式方向盘单侧打满需要转动900度(两圈半),如果在没有解决线控解藕控制的情况下为车辆装上长方形的方向盘,转向抓握时会有抓空的风险。而搭载线控转向技术的车型配合后轮转向技术最大仅需转动170度(半圈)便能完成。任何设计的背后都有一整套安全体系做支撑,不为营销而设计才是对消费者的负责。
梅赛德斯-奔驰以 "驾控黄金标准" 为核心,用 139 年的坚守证明:真正的豪华,是在看不见的地方下足功夫,在看得见的体验中赢得信任。好车的标准,从来不在看得见的炫酷里,而在消费者日常依赖却未曾细想的细节中。这种 "慢",或许才是对品质最负责任的 "快"。当更多企业以高标准为导向,消费者才能真正享受到 "买得放心、用得安心" 的出行体验。(温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