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奥迪S6 Avant插混谍照曝光,年底上市前瞻
有些人喜欢那种低调里藏着狠劲的车,说白了就是“扮猪吃老虎”。我身边就有哥们专挑BBA家的性能版轿车,理由特别简单:外表不咋地,一脚油门下去能把隔壁小钢炮吓个跟头。可这两年,不少性能车开始玩电动化,有的排量越做越小,还有直接改纯电的。搞得原来那帮死忠粉直摇头,说没味儿了。
不过最近一组西班牙路试照片在群里炸开锅,新一代奥迪S6 Avant快来了。这回还是大块头旅行版,外形和新A6 Avant基本一个模子刻出来,只是线条更顺溜,大灯细长点,看着运动气息重不少。尾部那个双边双出排气挺扎眼,两侧各一个盖子——老司机都懂,一边肯定加油口,另一边八成充电用。所以大家猜,这次S6 Avant多半上插混系统。
内饰也有点意思,我看图上主驾仪表是悬浮液晶+曲面屏中控。这配置以前只在国产新能源见过,现在奥迪也整这一套,看起来科技感拉满,但又没丢掉自家豪华底子。有朋友说这套大屏其实夏天暴晒后容易反光,不过师傅嘴快:“你买得起这个,还怕修不起?”说实话,也不是没有道理。
动力方面,有传言说会用V6发动机配电机,再塞个20度左右的大电池,据说纯电能跑100公里上下。但十几年前老S6可是V8,那时候坊间都叫它“西装暴徒”,谁见谁服气。不过从2018年起,其实S6已经悄悄换成2.9T V6了,就是EA839那台机器。据群友吹牛,说和帕拉梅拉入门同款,只不过调校略微不同而已。而且上一代还带48V轻混,这次干脆升级到插混,看来以后想再听到V8咆哮声估计难喽。
讲真,我邻居老王前阵刚卖掉他那台13年的RS7,就因为舍不得V8。他总念叨:“以后买不到大排量怎么办?只能留念。”偏偏现在RS系列也要变天,新RS6直接取消V8,用跟新S6一样的插混系统,不过功率更猛,加速三秒多一点就破百。但你问热爱机械的人,他们心里还是觉得缺点啥——毕竟听声音、闻汽油味,那才叫享受嘛!
顺便提一句,不只是奥迪一家在折腾插混。奔驰宝马也是一路操作,比如奔驰C63现在只剩2.0T四缸加马达,以前AMG铁杆都吐槽没灵魂;宝马M5倒还有台硕大的V8,可搭配上厚重的大号锂电池,总重量飙到2500公斤以上。有师傅笑称,“这体重放东北冬天雪地打滑绝对稳!”但真追求驾驶乐趣的人,对这种“胖子”多少都有意见。
至于养护,有段时间我们微信群聊维修八卦,一个开早期A7 3.0T的小哥抱怨过,现在这些高压泵、电控单元坏起来比过去麻烦太多,而且价格死贵。一位技师还爆料,新款PHEV车型冷却系统复杂得很,要是真碰上漏水或者高压故障,小厂根本不敢接活儿,都推给4S店去处理。再往深处扒,好几个圈内人私下讲,以后二手市场可能会出现大量“不好修”的高端PHEV车型,到时候贬值速度可能让人大跌眼镜。这些都是饭桌上的闲谈,但信不信由你吧。
还有件冷知识,多年前德国高速曾经过早期A系列旅行版,说长途舒适性极佳,但遇上下雨路滑时,高速急刹ABS介入反应慢半拍。有老司机支招:最好自己提前预判别指望电子辅助太多。而到了最新一代,各种主动安全、L2级别辅助驾驶都齐活了,就是不知道国内实际体验到底如何。我身边有人吐槽,“高速堵车自动跟停特好用,可城市红绿灯频繁启停时偶尔犯迷糊。”
其实吧,现在各家性能车集体转型,也算无奈之举。一方面政策卡脖子,另一方面技术趋势摆在那里。不管情怀党怎么惋惜,该来的终究挡不住。我楼下洗车店老板常挂嘴上的一句话:“哪辆不是铁皮包着芯?关键看合胃口。”倒也是实话,每个人追求的不一样罢了。今年年底等正式发布的时候,也许还能看到最后几批坚持燃油血统的新货色,再往后……嘿,还真不好说呢!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部分信息整理自知嘹汽车、用户微信群及维修技师日常聊天,如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