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资品牌还在为销量下滑头疼时,有个"老实人"悄悄扛起了中国车企的大梁。2025年上半年,上汽通用五菱以75.3万辆的销量,硬生生撑起了上汽集团36.7%的业绩。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相当于每卖出3辆上汽的车,就有1辆来自五菱。更绝的是,集团里每3辆新能源车,居然有2辆挂着五菱标。曾经被调侃"只会造面包"的五菱,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走进上汽集团的销量榜单,五菱的存在感简直"刺眼"。36.7%的占比,比大众(24%)和通用(12%)加起来还多。要知道,这可是中国车企首次在合资巨头的地盘上实现反超。更让人惊讶的是,五菱的增速达到32.15%,是集团整体增速的2.6倍。这种反差,就像班级里的中等生突然考了全班第一,让所有人都大跌眼镜。
再看新能源领域,五菱更是一骑绝尘。41.33万辆的销量,占集团新能源总销量的63.9%。也就是说,上汽集团的新能源大旗,几乎是五菱一个人扛起来的。出海方面,五菱也没闲着。12.55万辆的出口量,占集团总出口的25.4%,而且新能源出口同比增长147.6%,连续3个月增速超过200%。这哪是卖车,分明是在全球市场上"攻城略地"。
五菱的成功,离不开精准的品牌战略。红标商用车主攻创业市场,上半年销量30.99万辆,同比增长10.4%。其中新能源车型表现尤为亮眼,销量占比连续3个月超过23%,同比增长293%。扬光轻客更是连续15个月蝉联新能源轻客市场第一,成为物流行业的"创富神器"。
银标乘用车则瞄准家庭用户,上半年销量31.15万辆,同比增长27.4%。这里面,宏光MINIEV功不可没。17.1万辆的销量,占银标总销量的55%,彻底颠覆了"小车没市场"的传统认知。一辆4万多的小车,能满足城市代步的所有需求,难怪成为年轻人的"第一辆车"。
宝骏品牌则在技术平权上发力。上半年销量1.75万辆,同比增长25.7%,连续5个月保持同环比增长。其车型不仅进入家庭市场,还成为广西人大会议的服务车,用实力证明了"廉价不代表低质"。
在合资品牌还在纠结油电转换时,五菱已经在新能源赛道上跑出了加速度。上汽大众销量下滑3.89%,而五菱增长32.15%,这种反差的背后,是技术路线的差异。五菱专注于电动车研发,而大众还在为燃油车的市场萎缩头疼。这种"押宝"式的选择,让五菱在新能源时代占尽先机。
全球化方面,五菱更是玩出了新花样。从整车出口到印尼本地化生产,再到神炼电池技术输出,五菱构建了"三位一体"的出海模式。在印尼,五菱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超过37%,保有量排名第一,成为当地最受欢迎的中国汽车品牌。这种"走出去"的策略,不仅提升了品牌影响力,还带动了国内供应链的出海。
虽然五菱现在风光无限,但高增长背后也隐藏着危机。星光家族销量从月销过万下滑至3,347辆,环比下降67%,暴露出产品溢价的瓶颈。此外,2025年LFP电池产能过剩,可能会稀释五菱的成本优势。东南亚市场的本土保护政策抬头,也给五菱的出海之路增添了变数。
面对这些挑战,五菱也在积极应对。红标新能源商用车进一步下沉市场,强化"创富工具"属性;银标乘用车则加速技术升维,将天灵神架构向10万级市场渗透。这种"两条腿走路"的策略,或许能帮助五菱突破瓶颈,继续领跑市场。
:国民需要什么,五菱就造什么从36.7%的销量占比到63.9%的新能源贡献,五菱用数据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当"廉价"成为核心竞争力,五菱用极致性价比和场景化产品重构了市场规则。未来,中国汽车工业的下一站,或许就是从"技术跟随"到"标准输出"。而五菱,已经在这条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