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智能化加速,领克10 EM-P登场,技术落地新标杆

最近这些年,关注汽车市场的朋友们可能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那就是现在的车,尤其是我们中国品牌自己造的车,变得越来越“聪明”了。

以前我们觉得遥不可及的一些高科技配置,比如能自己跟车、自己保持车道的辅助驾驶,或者说反应飞快的智能大屏,好像一夜之间就从几十上百万的豪华车上,“飞入寻常百姓家”了。

这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汽车智能化加速,领克10 EM-P登场,技术落地新标杆-有驾

是厂家们不计成本地在搞配置竞赛,还是说整个汽车行业的游戏规则,真的已经被悄悄改写了?

最近,领克品牌推出的一款名为领克10 EM-P的新车,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观察样本,它让我们清楚地看到,现在的汽车智能化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咱们先来说说这辆车最引人关注的智能驾驶部分。

很多人一提到辅助驾驶,第一反应可能就是在高速公路上,车子能自己跟着前车跑,驾驶员能稍微放松一下手脚。

这个功能确实很实用,但它已经不算什么新鲜事了。

真正考验一套智能驾驶系统能力的,其实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头疼的市区拥堵路况。

想象一下,在像杭州这样的大城市,上下班高峰期的市中心,路上的情况有多复杂。

行人、电动车毫无规律地穿行,旁边的车随时可能变道加塞,各种路口和红绿灯交织在一起。

在这样的环境里,别说是机器,就是经验丰富的老司机也得全神贯注。

领克这次就做了一件很有底气的事,他们在8月8号直接对领克10 EM-P在杭州城区的辅助驾驶功能进行了网络直播。

把车子放到这种最真实的、最复杂的路况里去公开测试,让大家眼见为实。

从直播的效果来看,这套系统的表现确实可圈可点。

在人流量大的商圈,它能准确地识别出突然出现的行人和电动车,并且能很平顺地调整车速,保持一个安全的距离,而不是突然来一脚急刹车吓人一跳。

在高速路上,它的跟车和车道保持功能也表现得非常稳定,能大大减轻长途驾驶的疲劳感。

这种“全国都能开,哪里都好开”的底气,并不是凭空喊出来的口号,而是建立在强大的硬件基础之上。

汽车智能化加速,领克10 EM-P登场,技术落地新标杆-有驾

领克10 EM-P做了一个让很多人都感到惊讶的决定:全系标配激光雷达。

这个东西到底有什么用呢?

我们可以打个比方,普通的摄像头就像是我们的眼睛,天气好的时候看得很清楚,可一旦遇到大雨、大雾天气,或者是在光线很差的夜晚,视线就会受影响。

而激光雷达就像是给汽车装上了一双“火眼金睛”,它通过发射激光来感知周围的环境,不受光线和天气的影响,能生成一个非常精确的三维地图。

这就意味着,无论在什么条件下,车辆对周围环境的感知能力都非常可靠。

除了顶级的“眼睛”,它还需要一个反应迅速的“大脑”。

这台车是第一款搭载了英伟达Thor芯片的轿车,这颗芯片的计算能力非常强大。

当激光雷达和摄像头这些传感器把海量的信息传递给它时,它能在一瞬间就处理完毕,并结合名为“千里浩瀚辅助驾驶H7”的软件算法,做出最合适的判断。

所以,它开起来的感觉更像一个驾驶技术娴熟的人,既不会过于激进地猛加速、急刹车,也不会因为过度保守而导致通行效率低下,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地让驾驶过程变得顺畅自然。

当然,对于一款面向家庭用户的中大型轿车来说,光有聪明的头脑还不够,动力和经济性同样是大家关心的重点。

特别是作为一款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很多人会担心它会不会为了省油而牺牲了驾驶乐趣。

领克10 EM-P给出的方案是全系标配智能电混四驱系统。

这套系统的好处在于,它能很好地平衡性能和节能。

当你需要急加速超车或者想体验一下驾驶激情时,电机和发动机可以同时工作,提供媲美性能车的强大动力。

而在日常上下班通勤的场景中,它又可以完全依靠电力行驶,不仅安静平顺,还能实现零油耗,长续航版本能够满足大多数人一周的通勤需求,大大降低了用车成本。

汽车智能化加速,领克10 EM-P登场,技术落地新标杆-有驾

这种设计,可以说既满足了人们对驾驶乐趣的追求,也解决了日常用车的经济性问题。

看完了这些硬核的技术,我们再来看看车内的乘坐体验。

毕竟,车子作为“移动的第二个家”,舒不舒服、用着顺不顺手,直接关系到我们的幸福感。

领克10 EM-P在内饰用料上可以说是下足了本钱,像NAPPA真皮座椅、手感很好的翻毛皮材质,这些通常在更高级别的豪华车上才能见到的配置,它都给到了。

但更打动人的,往往是一些贴心的细节设计。

比如,它在后排设计了一个可以承受15公斤重的小桌板,这对于有孩子的家庭来说非常实用,孩子可以在上面写作业、画画,出差人士也可以临时放个笔记本电脑处理工作。

还有一个冷热一体的车载冰箱,夏天能喝到冰镇饮料,冬天能喝上温热的牛奶,这种设身处地为用户着想的设计,远比一些华而不实的功能来得更有价值。

在智能化座舱方面,它搭载了最新的高通骁龙8295芯片和LYNK Flyme Auto车机系统,确保了中控大屏的操作像我们使用旗舰智能手机一样流畅顺滑。

同时,那个25.6英寸的超大抬头显示系统(AR-HUD),可以直接把导航、车速等关键信息投射到前挡风玻璃上,让驾驶员的视线不用离开路面,既有科技感,也实实在在地提升了行车安全。

最后,我们来看看价格。

当领克公布19.2万元到22.2万元的预售价格时,市场上的反响是相当大的。

因为如果把我们前面提到的激光雷达、英伟达Thor芯片、智能电混四驱、NAPPA真皮座椅等等这些配置单独拿出来看,任何一项在过去都足以成为一个车型的高配甚至顶配版本的卖点。

而现在,领克10 EM-P把它们全部作为了标准配置。

这背后反映出的,是中国汽车品牌在技术积累和供应链整合能力上的巨大进步。

它们已经有能力将过去非常昂贵的核心技术成本控制下来,并以一种“普惠”的方式提供给广大消费者。

这不仅仅是推出了一款性价比高的产品,更深远的意义在于,它正在重新定义这个级别车型的价值标准,推动整个市场从过去单纯比拼参数、比拼价格,转向更加注重综合体验和技术实用性的良性竞争。

这对于我们普通消费者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意味着我们能用更合理的价格,享受到更安全、更舒适、更智能的出行体验。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