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宣称半小时就能充满的极速快充,在实际使用中却往往需要排队许久、功率打折,甚至充不满电?充电桩专家李峰指出,这背后不仅是技术参数的宣传落差,更是基建滞后、成本高昂、标准不统一、用户行为冲突等多重因素的交织困境。比如,一个液冷超充桩的成本高达8-12万元,是普通桩的三到五倍,维护成本也最终转嫁到用户头上;而节假日集中出行的爆发式需求,让充电桩即便数量增加也难以缓解排队压力。技术在进步,但基础设施和用户习惯的落差依然明显——只有当我们对充电的认知和服务同步跟上,才能真正享受便捷,而非每次出行都与排队展开心理博弈。
哈喽大家好,欢迎收听我们的播客,我是主持人小鱼。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充电桩专家李峰老师,来一起聊聊高速充电的那些事儿。大家好,我是余枫。很高兴能帮大家解答一些疑问。驭风老师,咱们今天要聊的问题是,为什么宣传的那么厉害的极速快充在实际使用中还是那么慢。对,这个确实是个大家都很关心的问题。那我们就开始,咱们第一个要聊的就是,基建滞后,就是充电桩的数量是上去了,但是为什么还是不够用尤其是在节假日的时候,虽然说现在充电桩的数量在不断的增加,但是它的增长速度还是没有办法跟电动车的销售速度去相比,所以这就导致了在很多地方,尤其是热门的城市和节假日的时候,充电桩海是供不应求。听起来说,充电桩的布局也不太合理,没错,很多服务区的充电桩本身就很少,然后再加上它那种分布不均,经济发达的地方就装多中,西部的话,就装少,再加上那些老的。公路上面的桩,它还跟不上。所以这就导致了大家就是说,即使有车也不能随便跑。对,就还是有很多限制。那你觉得这个充电桩的成本和使用的矛盾到底体现在哪些方面?充电桩它其实分很多种类,有那种普通的,有那种液冷的超充的那液冷超神桩,它的单桩的成本是高达8到12万对是那种传统的风冷装的三到五倍。停起来,维护起来也不简单。对,然后每两年还要换一次冷却液,要花2000块钱。这些钱其实最后都是要转嫁到充电的服务费上面,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公共的充电桩勇气来这么贵,很多人就只能去挤破头,去用那种高速的充电桩,那这个其实就又推高了大家的使用的成本。行,关羽充电桩数量和基建之后的问题咱们就先聊到这儿,休息一下马上回来。那我们现在就来聊一聊这个技术参数和实际的体验之间的落差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就是这个宣传的和实际的,有这么大差别,就是很多车企他宣传的时候说的那个充电功率,比如说,他说,我1300千瓦,我是500千瓦。那它其实是在实验室里面,在理想的状态下测出来的。那实际使用的时候,它经常会因为电压达不到,然后电流又被分流,所以它的实际功率会打一个大的折扣。对,那这个时候你还要考虑到电池的保护机制,那你宣传的那个半小时快充,其实它指的是从20%冲到80%,那如果你想要充满的话,它可能就要一个小时,甚至一个半小时。那大家岂不是很容易被误导。对,那这个时候大家就只能去相信厂家的话,那厂家又各搞各的,那这个标准不统一协议不互通,那大家就只能在充电的时候掉链子。那这个时候大家就会觉得这个技术落地的时候,总是差那么一口气。为什么有的时候,大家在充电的时候,会发现实际功率远远没有达到宣传的那个水平,其实背后有很多原因,第一个就是充电桩它要分给很多辆车用,然后它每个人的用电的名额被限电了那这个时候你就算有充电桩但是你其实分到的功率是很有限的听起来好像就是资源被共享了。没错,而且就是电池的管理系统,它也会自动的去限制你充电的功率,那这个时候你就算有那个。超充,但是你电池它不支持的话,那你也充不快。那这个时候,你还要考虑到整个的充电的协议的标准,还没有完全的统一,那这个时候你不同的品牌的车和充电桩,它是有可能连不上,或者说,你连上了之后,它的功率也上不去。那这个时候厂家又各搞各的,那兼容性就成为一个非常大的问题。所以为什么大家经常会遇到这种充电的时候时快时慢,不稳定这个其实就是因为充电桩它其实是一个充电桩,它要供很多辆车用,然后它整个电网的负荷也是有限的,那这个时候,你如果在用电高峰期的话,它就会自动的去降功率,那你就算有那个超充,你也只能充到那个限定的功率。那如果你是在一个老旧的线路上面,那它可能还会出现这种充电桩过热,然后保护性断电这种情况。那你这个时候就算有新的车,新的装,但是它如果一多的话,它整个系统就会不稳定,那你平均下来,每个人的体验就会大打折扣。聊了这么久的充电技术参数和实际体验落差感觉信息量不小,咱都歇会儿喝口水,待会儿继续。咱们来进入到第三部分,咱们今天要聊的这个主题是多因素交织下的充电困境。好吧,那我们先来聊一聊,初心和充电的用户行为冲突到底会给节假日的高速充电网络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节假日的时候,大家都是集中初心。那这个时候不光是新能源车越来越多,而且大家这个初心的半径也变得更长了,那这个时候充电的需求就是爆发式的增长。那这个时候,你就算有再多的快充,它可能也跟不上增长的速度。所以说光靠增加充电桩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没错,而且很多人他都不想耽误时间,那他就会不管多长的队伍,他都要去冲,那这个时候你服务区里面电东车是排长队那有的人,他就只能在主险上面堵着,那这个时候不仅你的充电的体验下降,而且你的安全也有隐患,那这个时候你整个交通的效率也被拉低,那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充电桩的空闲和满负荷,它怎么就会这么不稳定,其实这个背后的原因很现实,就是高速上的充电桩,它其实是一个一个桩要供很多辆车用,那这个时候,它其实是一个共享的资源那它有的时候,你会觉得好像到处都是桩,但是其实有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说,我要排长队。那这是因为在用桩的高峰期,那所有的车都得抢资源。那这个时候你就算有大的充电桩,它也只能是说,通过一些智能的系统去尽量的平衡,但是它根本就平衡不过来,所以说高峰和低谷这么剧烈的波动会给充电桩的运营和规划带来哪些挑战?节假日的时候,它的用电的需求是平时的好几倍那这个时候,你老的变电站它就会直接带不动。那这个时候,你新的桩它甚至都要被迫的降功率,那这个时候你整个的电网和充电设施都是处于一个超负荷的状态那很多地方它甚至都没有办法去扩装那这个时候你只能就是说去逼着用户去错峰,但是这个又跟大家的生活习惯是相违背的,那这个时候你导航软件再一诱导大家去热门的服务区,那这个时候大家都挤在一起,那你的公平性和效率就是一个。很难的两难的选择。对,今天咱们聊了这么多,其实归根结底,就是技术在进步,但是基础设施和用户的习惯,这种落差是始终存在的,那这个时候可能只有大家的知识和服务都跟上之后大家才能真正的享受这种便捷,否则的话,排队的现象就还会一直伴随着,我们每一次出游可能都要跟他进行一场心理的博弈。行,那咱们今天就先聊到这儿了,感谢大家的收听,咱们下期再见。
全部评论 (0)